《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修订版)》试读:第10节 ┃ 论文以及要说服人的文章就是一部推理小说

对于我们来说,写论文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其整体要论述或者说明的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如果别人问道“你的论文想要说明的是什么?”你的回答却是“其实论文中要说明的事情很多”,这是相当危险的信号。 在一般的情况下,论文中有价值的东西并不很多,然而只有一个话题或是中心思想才是研究价值的所在,只是我们有时候自身不知道而已。 事实上,这不仅仅适用于学术论文的情形,所有的文字材料,尤其是想要说服人的,在这一点上都是相通的。 100个学术论文之中最为广泛阅读的是? 有这样一个问题:“已发表的学术论文,最常被几个人阅读?”。令人吃惊的是,统计的结果竟然是仅仅被一个人阅读的学术论文最多。 并且,据说所谓的那一个人正是作者自己,接下来的顺序是被两个人阅读的论文最多,然后是被三个人阅读的论文最多。这对于研究者来说并不是件可笑的事。 当然,论文中也有被上万人阅读过的作品,其领域的所有人员都阅读过的非常优秀的论文也有,但是,从概率上来说,这种论文的概率仅占0.000…。 那么,什么样的论文才称得上是优秀的论文呢? 如果论文中包含了划时代的构思,杰出的结果,更通俗的说法就是,论文中包含了有价值的内容,能够得到读者“的确如此,好像是这样考虑的”这样令人颔首称赞的论文才能被称为优秀论文。 相反,即使论文具有划时代的构思及杰出的内容,但如果没有传达给读者一个故事情节,就不会得到读者的阅读和认可。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好的脚本、情节,就无法称得上是一篇论文。 论文里也需要悬念和紧张感刺激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写论文呢?我是这样对我的学生说的:“论文就是一部推理小说。” 在推理小说中,针对一个杀人事件,通过侦探的层层解密,最终水落石出,这样的话,读者自然而然对这个过程很感兴趣。而在论文中,作者需要对其中的事件,也就是所谓的研究课题,提供一个逐层剖析的过程。这就是我所认为的“论文是推理小说”的由来。 在我看来,推理小说有以下四个特点: ① 悬念感——“到底怎么了?”有种捏一把汗的心情。 ② 惊奇感——如果没有“难道是?”“啊,是这样的啊”的这种惊奇的感觉,就显得索然无味。 ③ 满足感——阅读完毕会让读者有一种“真不错,解决了”的满足感。 ④ 代入感——把读者置身于情节当中,让读者把自己当成侦探,带着解决问题的兴趣去考虑“为什么会这样?犯人究竟是谁?” 具备了这四个条件,就可以说是像优秀推理小说一样的论文。 一篇论文只能论述一个主题 我常常对我的学生说“只要看一篇论文的题目和目录,你就能看出是否是一篇好的论文”。 如果只看题目就能够丝毫不差地看出论文想要论述的内容,那么这就是一篇了不起的论文。 为论文定题,只要把论文想要论述什么,试着全部写出即可。例如,限定问题或者目标范围的词语,“关于自动驾驶”、“彩色图像”、“人脸识别”,等等;或者是一些指定方法的词语,像“通过因式子分解法”、“使用激光”等;还有表示结果或能力特征的词语,“1秒钟可以进行100次”、“即使黑暗中也能看得见”等。将这些关键性词语写出以后,考虑清楚自己最想表达的内容,然后选择出能够传达这个内容的最简练的词语,作为一个整体以最佳的顺序罗列出来作为论文的标题。 在这里我要说,日本人平时很喜欢使用新奇的(novell)、柔软的(flexible)、适合的(adapt)、强壮的(robust)等这样的形容词,其实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没有任何意义的词语只是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印象。比如说“具备柔软性的语音机器人·机器·接口的方法”,读者读到这样的标题,根本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如果的确具备“柔软性”,并且想表达该意思的话,应该注意使用“可以重复说明”或者是“无需训练”等有具体含义的词语来表达。 另外,章节的构成是文章想要论述内容的一个脉络,这是非常关键的。是否只看目录就能够想象出论文的内容,可以问问别人,或者问问自己。如果觉得目录写得很好,可以试着挑出每章开头和就结尾的段落读一读;如果能够理解论文的主题,说明论文的确写得很好。 在编写论文的时候,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所谓的“一个单元一个话题”。首先一篇论文只能论述一个问题。比如“A是B”、“A是做什么的”等,必须只能讨论一个问题。有的日本人喜欢使用这种方式进行论述:“though……(虽然)”“while……(与此同时)”,不过在我看来,这种方式还是不要的好。 举个例子吧,例如,“迄今为止我们一直使用这样的方法,但这种方法有问题”说这种话的时候,是要表达三个意思: ① 过去一直使用该方法; ② 但是该方法有问题; ③ 因此我对此有一个新的想法。 对这一句话能清晰地区分出这三点至关重要。 一个段落也只限于论述一个论点。如果开始写了“迄今为止的方法有这样的问题”,那么这一章节只能记述该方法的缺点,而不要记述相关的修正方法。当然,在接下来的章节中就可以很自然地开始详细说明其修改方法。 再例如,“过去使用顺序方法,存在这样一些问题”,这里把“顺序”这个词语放在了里面,之后论述并行方式的时候就体现了它的效果。这时,必须设置其他语句来突出顺序与并行的对立。如果只是说“过去使用顺序方法,我现在的方法是非顺序的方法”,这种说法虽然意思也表达清楚了,但显得过于平淡,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同样,每个章节也只论述一个话题。 下一步,需要对论文进行整体检查,看每个标题中使用的语句是否得到了清晰的说明。如果在题目中写了“黑暗中也看得见”,那么就要检查,是否写明白了,用的什么方法,能在多黑暗的程度下有效果。但是如果无论如何都要使用“柔软性”这样的形容词,那么就要具体地表达清楚它的含义、实现方法及有效性。 总之,写论文时一定要做到论题明确,这对于我们所从事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修订版)

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修订版)
作者: [日本] 金出武雄
副标题: 科研成功之道
原作名: 素人のように考え、玄人として実行する―問題解決のメタ技術
isbn: 7121250950
书名: 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修订版)
页数: 256
出品方: 博文视点
译者: 马金城, 王国强, 绝云(校)
定价: 69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 2015-4
装帧: 平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