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试读:自序

我写苏东坡的一生其实并没有别的理由,只是想写罢了。多年来,为他作传之事一直挂在我心上。1936年,我携家赴美,随身除了带着一套精选精刊的国学基本丛书,还带了几本苏东坡所著及与他有关的古刊善本书,完全没有顾虑到它们要占很大空间。那时候,我就希望写一本有关他的书,或翻译他的一些诗文,就算做不到这些,在我出国期间,也希望有他陪在身边。书架上有这样一位魅力无边、创意无限、廉正不阿、百无禁忌且卓尔不群的人所写的作品,会让人觉得有无比丰富的精神食粮。现在,我终于可以全心来为他写传,实在是一大乐事。 生动活泼的人物个性始终是个谜。世上有了一个苏东坡,以后再难有第二个像他这样富有个性的人。对这种人下定义,通常只是徒劳而已。对于一个多才多艺、生活又多姿多彩的人物,要从他的生平和性格中挑出一些让读者钟爱的特质并不难。我们可以说苏东坡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亲民的官员,大文豪,新派画家,大书法家,造酒实验者,工程师,假道学的反对者,静坐冥想者,佛教徒,儒学政治家,皇帝的秘书,酒鬼,厚道的法官,坚持自己政见的人,月夜游荡者,诗人,或者谐谑的人。然而,这些恐怕都无法构成苏东坡的全貌。或许我可以这么作个总结——在中国,一提到苏东坡,总会让人露出真挚而钦佩的笑容。比起其他的中国诗人,苏东坡的人格特质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丰富、广博和幽默感,具有超绝的智力和无邪的赤子之心,犹如耶稣所描述的,兼具了蛇的智慧与鸽子的温顺。不可否认,这种罕见的结合,世间少有,而苏东坡正是其中之一,他终其一生都让自己保持全然的自然与真诚。政治上的钩心斗角、权谋巧诈与他的品格格格不入;他灵光乍现时写下的,或为了批评他厌恶的事情而作的诗文,都是他心灵自然的流露,顺乎天性,正如他写过的“春鸟秋虫声”;也可以比拟为“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他一直深陷政治斗争之中,却始终超越于钩心斗角之上。他不忮不求,一路吟咏、作文、评论,纯粹只是为了表达心中的感受,从未考虑可能会对自己造成不良后果。也因此,在今天读者仍以欣赏他的作品为乐。他始终关心时事,直抒己见。他的作品散发着生动活泼的个性,语言或戏谑或庄重,视场合而定,但永远真挚、恳切、忠于自我。他写作没有别的理由,只因爱写;今天我们欣赏他的作品,也没有别的理由,只因他写得如此优美、如此豪爽,且字字出自他纯真的内心。 分析中国一千年来为什么历代都有许许多多苏东坡的热情仰慕者,我得到了第二个理由,与第一个理由相同,只是换个说法罢了——苏东坡有魅力。正如女人的风韵、花朵的美丽芬芳,容易感受却很难说出其中的成分。苏东坡的主要魅力在于,他是一个经常让他妻子或最爱他的人操心的奇才,不知道是该敬佩他大无畏的勇气,还是该阻止他免受他人的伤害。显然,他性格中有一股力量,谁也挡不住,这种力量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开始,直到死亡合上他的嘴巴不再让他谈笑才停止。这种力量即我行我素。他挥洒自如,可以古怪或威严,戏谑或庄重,我们从他的笔尖就能听到人类情感的心声,有欢乐、欣喜,有幻灭、觉醒,有顺从、忍受。他喜好欢聚宴饮。他说自己性不耐烦,遇到厌恶的事物就如“食中有蝇,吐之乃已”。他不喜欢某位诗人的诗句,就品评道:“正是京东学究饮私酒、食瘴死牛肉,醉饱后所发者也。” 他开玩笑不分敌友。在一次盛大的朝廷盛典上,他当着所有大臣的面嘲弄某位道学家,刺痛了对方,也因此尝到苦果。然而,别人不能理解的是,他会因为一件事情生气,却绝不会憎恨别人。他恨罪恶之事,对作恶之人却不记在心上,只是不喜欢而已。怨恨是无能的表现,他从未才不如人,因此他从来不知何谓怨恨。大体说来,我们得到一个印象,他一生优游吟咏,怡然自得,悲伤和不幸降临时,他也能一笑置之。在下一支拙笔想要描写的就是这种风骨。他能成为众多中国读书人所钟爱的诗人,原因也在于此。 这本书是关于一个诗人、画家、百姓之友的故事。他感触深刻,思想清晰,文采华美,行动果敢,从来不因自己的利益或变动的时势而见风转舵。他从不顾及自己的利益,对同胞的福祉却异常关注。他仁慈慷慨,虽攒不下一文钱,却自觉富比帝王。他固执,多言而妙语如珠,口无遮拦,是光明磊落之人;他多才多艺,好奇,有深度,玩世不恭,举止浪漫,文字却优美典雅。他为人父兄、丈夫,俨然是一纯儒,骨子里却是道家风范,讨厌一切欺瞒和伪善。他的文采为其他文人学者所望尘莫及,因此他根本用不着嫉妒别人;他的伟大,已达到温柔敦厚的地步。他单纯真挚,向来不会装腔作势;公事缠身时,他会自比为套上缰索的野鹿。他活在乱世,自然就成为政治风暴中的风向标,对颟顸自私的官僚来说,他是敌人,在反压迫的人民心目中,他则是斗士。虽然历任皇帝私底下崇拜他,连皇后也成了他的朋友,但他却落得被贬谪和逮捕的下场,一直活在屈辱之中。 苏东坡的最佳名言,是他对弟弟子由所说的话,也是他自己最好的写照: 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苏东坡一生行事都关乎性灵。难怪他快活无比,无忧无惧,一生如一阵清风拂过。 在玄学方面他是佛教徒,知道生命是某物暂时的形态,是短暂躯壳里的永恒灵魂,但是他不能接受生命是负累和苦难的理论,他认为并不全然如此。至少,他自己时时刻刻都过得很快活。他有印度佛教的思想,性情却是地地道道中国的。由佛家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和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思想观念中冶炼出一种新的混合人生观。人的一生充其量只有“百年”,但也够长了,纵使他寻找长生不老仙丹失败,只要还活着,生命中的每一刻依然美好。他的肉身难免要死,但是他的灵魂在来世则可能化成天上的星辰或地面的河川,照耀、滋润、供养所有的生命。在这一世,他只是永恒无常中出现的一粒微尘,至于是哪一粒则无关紧要。生命毕竟是永恒的、美好的,他活得很开心。这就是这位乐天才子的部分奥秘。 我不想给本书正文附加太多注,不过我的描述必有出处可循,而且尽可能引用原文,只是不明显罢了。因为所有资料都是中文,脚注对大多数美国读者并不实用。在附录二中的参考书目中可以找到对资料来源的概括说明。为了避免读者被中国名字搞昏头,不太重要的人物,我已省略其名,有时只提姓氏。在古代,中国文人常有四五个名号,所以提及一个人,也有必要首尾一贯,只用一个名字。音译中国人名,我舍恶劣的“hs”,改用“sh”,这样才合乎常理。有些诗词我将之译成英文诗,有些则因用典之故,译起来十分古怪,诗意尽失,不加长注又怕意义含糊,索性改写成英文散文 [[1]〔译注〕本书中已还原成诗词。 ]。

>苏东坡传

苏东坡传
作者: 林语堂
副标题: 最新修订精装纪念典藏版
isbn: 7214136309
书名: 苏东坡传
页数: 336
译者: 宋碧云
定价: 28.00元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4-11-1
装帧: 精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