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s·视觉004:需要什么,年轻的身体便去找寻》试读:海报封面+书摘-奢侈的7年


-海报和封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7年’。”弗兰齐斯卡·豪泽(Franziska Hauser)的一位老师曾这样对她说,“那7年里,你不想工作,也找不到目标,但在那过程中就慢慢长大了。” “那时我很想问她:这7年结束后,你做了什么?听起来像小孩儿故意挑衅。于是我像个成年人一样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试着猜测她可能的回答。我想她会表情严肃地告诉我:‘然后我就开始工作了。’” 很多年以后,弗兰齐斯卡才确定:她的“7年”是从那张女人拖着树根的照片开始的。 那是2003年,她去参加一位朋友的生日聚会,带着3岁的儿子在后院闲逛。德国4月的天气依然寒冷,满是尘埃,她一边走,一边拿相机寻找着自己想要的画面。 一个女人进入了取景框。她就住在附近,在邻居院子里发现了一个已经枯死的苹果树根,尽管大家都觉得它不可能活了,她还是打算把树根拖回自己的院子试试。弗兰齐斯卡随意拍下了她拖树根的样子。 刚从杂货铺取回照片时,这张照片的意义还没那么清晰。渐渐地,她发现这张照片框定了自己的视野。“那个女人拖着树根,艰难地走着,就像我在路上,寻找属于自己的地方。” “你要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一位老师给过弗兰齐斯卡这样的告诫。但她知道自己缺乏这方面的能力,“我只是本能地喜欢创造优美的事物,拍下那些我想保留下来的东西”。 “16岁那年,我就想要孩子了。”弗兰齐斯卡说,“谢天谢地,事情没发展成那样。” 那时她觉得,只有有了孩子,她才能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么,以及哪些才是生活的重心。“但我错了。我24岁的时候,亨利出生了,我一边做舞台设计,一边学习摄影,还要做一个妻子和一个母亲。”但身份的复杂并未让她更理解自己。 为了更多地陪伴孩子,她放弃了工作,摄影也成了记录生活的方式。“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却没钱,只能带着孩子去我朋友家玩。”她笑着说,“即便在德国,逃火车票也不是很难。” 在乡下朋友家,弗兰齐斯卡喜欢跟着孩子们出去玩。“一片草地、一个水池就能满足他们简单的需求。我观察着他们的世界,想保护那个世界,留下那些珍贵的东西。慢慢地,我发觉孩子们就是我的主题。” 和孩子们在一起时,弗兰齐斯卡一直拿着相机。 弗兰齐斯卡的前夫这样评价这些照片:“画面的形态、色彩、滤镜效果和多重曝光都渗透着摄影师的渴望,对这种渴望比较恰当的描述是——童年的乌托邦。这个乌托邦式的意境存在于意识之下,就像回忆一样缥缈无形。小时候,我们都沉浸其中,然而不久之后,它便消失了。摄影师寻找着她心中的孩子,和她对视,并尝试把这个孩子带到画面中。” 弗兰齐斯卡出生在民主德国的一个犹太家庭。“整个家族80多个人,纳粹大屠杀之后只有6个人活了下来。祖父是个坚定的共产党员,很严厉,家里从来没人提过宗教的事,只有社会主义。”她回忆道。 也许是这种压抑的氛围,让她学会了自己探索生活中的趣味。“我是三姐弟中的老大。”她说,“小时候,我是个安静而且专注的孩子,在家里甚至显得有些孤立。我喜欢观察一切事物,比如落在沙地上的树荫、天空和流水。我会仔细分辨郊外100万种不同的绿色,而且永远不会厌倦。” 尽管已进入不惑之年,弗兰齐斯卡偶尔还会觉得自己的行为像个孩子。“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拒绝长大,成年就意味着责任和严肃。其实我也担心自己看起来很蠢,别人会笑我。比如我坐在栏杆上拿着矿泉水瓶发呆,在地铁里绕着车厢中的扶手柱转圈,穿着特别艳丽的裙子,头发湿漉漉地就去了超市……小时候,做这些一点儿也不奇怪。” 慢慢地,给孩子们拍照似乎成了她自己成长的方式。她一边通过孩子们的视角观察事物,一边学着担负起让孩子们理解这个世界的责任。 “小的时候,大人们都会告诉孩子,等你长大了,你就可以改变世界。但我觉得,你首先要改变世界,才能在那个世界中长大。”弗兰齐斯卡说,“做一个成年人,就是要学会接受事物本来的样子,让一切井然有序,待在固定的地方。但我首先必须找到那个地方,才能去接受,不然就必须自己创造一个。” 为了让两个孩子能在这样一个“地方”成长,她试着改变他们生活的环境。虽然孩子们仍住在柏林市中心,但很多时候,他们都在大自然中充分享受着田园生活。 弗兰齐斯卡还会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接触复杂的事情,给他们观察这个世界的机会。当前夫向她坦白自己爱上了另一个女人时,她主动建议3个人坐下来谈谈。他们甚至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并试着和孩子们解释这一切。“我想,既然他能爱上这个女人,我一定也会喜欢她,事实也是如此。只是有一次,小女儿看见她爸爸和一个女性朋友吻别,生气地嚷嚷起来:‘爸爸,你已经有妈妈和乌尔丽克(前夫的女友)还不够吗?你不能再亲别的女人了!’”弗兰齐斯卡希望孩子们能学会接纳、忍耐,但内心又是绝对自由的。 时间在一张接一张的照片中流逝,她也亲眼看着孩子们的童年慢慢结束。 当孩子们还小的时候,给他们拍照很容易。“小孩子不会在乎相机,但是等他们到七八岁的时候,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世界,不愿让我打扰的世界。比如儿子,他就喜欢和朋友们一起运动,喜欢自己玩电脑。他们会介意你随时记录他们的样子,如果你真的想拍,他们就会提出要求,自己想摆什么姿势,想要什么样的照片。” 弗兰齐斯卡开始担心起来。“那时候,我能感觉到,这一切就要结束了,我就要偿还这奢侈的7年带给我的一切了。我的艺术家朋友们劝我,艺术也是工作。可我不这么认为。艺术不像在医院里看病那么复杂,艺术是无限接近简单的,就像吃饭、睡觉和性。我卖过纪念品,做过手工台灯,当过楼梯保洁工,还教过小孩儿防身术,但我还不想把艺术当作职业。” 于是,拍下那张女人拖着树根的照片7年之后,弗兰齐斯卡开始尝试写作。“我发现写作和摄影很像,都能用来表现我的想法。”弗兰齐斯卡说,“跟着孩子们探索世界让我保留了那些我珍视的品质。现在,他们好像也在告诉我,‘别只在我们这里找你想要的东西了,你应该去别的地方看看,去观察别的人也许能有新的发现’。” 她知道:“我必须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了。而留在我这里的,是我的身体、我的作品以及我的照片。每次看到这些照片,我都很清楚地记得当时发生了什么。我会带着这些故事,就像那个拖着树根的女人,每隔7年,在一片新的土地上将它埋下。”
3人

>Lens·视觉004:需要什么,年轻的身体便去找寻

Lens·视觉004:需要什么,年轻的身体便去找寻
作者: Lens
isbn: 7508656342
书名: Lens·视觉004:需要什么,年轻的身体便去找寻
页数: 176
定价: 42.00 元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