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年编剧的信》试读:第三十封信 阻力

所有的故事,都是有关于阻力的,你的故事能不能有价值,取决于你是否发现了社会新的阻力;你的故事好不好看,取决于你戏剧的钩子下得是否准确。以爱情故事为例,回顾一下故事的流变,看叙事艺术家是如何寻找发现阻力并下钩子的。 爱情是人类最永恒的一个命题,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爱情就变成了我们需要解决的难题,或者说我们享受它的甜蜜也接受它带来的苦恼。在人类不会说话之前,我们表达爱情用肢体语言;发明语言之后,我们会说很多的话,虽然最终还是要到达肢体语言,但是中间是人类漫长的历史和文化史。我们所能找到的最早的爱情故事,包括神话故事,它们爱情的阻力首先来自于女方的父母,或者父母共同体,我们也可以称之为长辈。 中国的《天仙配》,还有《牛郎织女》,阻力都是长辈不同意,然后怎么办。这是爱情故事最早的阻力。这俩故事还有一个共同的钩子,可以称之为细节的钩子,就是牛郎偷拿了织女的衣服,董永拿了七仙女的衣服,然后织女也跑不了,七仙女也走不掉。中国古代神话中还有一个公鸡打鸣的故事,也是一个渔夫拿了仙女的衣服,仙女走不了跟他成了亲,后来找到衣服飞走了,这哥们儿变成了一只公鸡,对着仙女飞走的方向打鸣。我很不喜欢这个拿衣服的钩子,男人不能随便拿女人的衣服,这太不厚道了。古代故事中有这样雷同的钩子,说明了当时妇女地位低下,社会荒无人烟,衣服可以随便被拿走,而且被拿走就意味着是对方的人了。另外还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那时候的故事创作水平非常低下,觉得你拿衣服这个设计挺好,那我也拿一件,你要敢说我抄你的,我就说我拿的衣服跟你的不一样。你的是丝绸,我的是麻布,所以谁也没抄谁。 接下来,爱情故事就发展到了双方长辈都不同意,也可以称之为家族血仇。这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阻力,就诞生了非常经典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个家族血仇导致这两个人相爱而不能在一起的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最大的一个钩子是一个情节的钩子,就是朱丽叶想为赢得爱情假死,却导致罗密欧为情真死,朱丽叶醒来之后,不想独活人间,为情殉葬。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悲剧,也是一个极佳的情节的钩子。 家族血仇之后叙事艺术家找到的新的故事阻力是战争。比如最经典的《乱世佳人》,核心钩子是一个人物关系的钩子,郝思嘉以为自己爱的是艾希里,但最终发现自己爱的是身边的白瑞德,等她发现的时候,白瑞德已离开了她。这是一个经典的钩子,现在很多爱情故事还是这样设置。 1895年以后,进入了经典好莱坞时期,1934年的一部电影是卡普拉导演的《一夜风流》。《一夜风流》的爱情的阻力是地位的不同,今天很多爱情电影都从《一夜风流》中得到了启示。《一夜风流》中有一个高潮的钩子—最后一分钟营救。后来最后一分钟营救泛滥于好莱坞,撒播于全世界。 接下来的经典好莱坞时期出现了非常棒的作品《卡萨布兰卡》,它是一个混合类型,有政治剧的成分,有爱情剧的成分,但它以爱情为核心,爱情的阻力是战争。《卡萨布兰卡》里边充满了各种钩子,细节的钩子,悬念的钩子,人物关系的钩子。在《故事》这本书里,罗伯特·麦基对这部电影有精彩的分析。 1953年的《罗马假日》是一部经典爱情电影,它实际上跟《一夜风流》互为镜像,可以叫“一日风流”。它的爱情的阻力也是地位,跟《一夜风流》的地位的阻力一样,但落差更大,一个是富家女与记者,一个是公主与记者。《一夜风流》是大团圆结局,《罗马假日》是低落式结局,都很好看。经典好莱坞时期一直延续到1967年。1960年有一部特别好的爱情电影《公寓春光》,阻拦这一对人相恋的是权力。《公寓春光》中有一个细节的钩子下得特别好,就是男主人公回来的时候,听见屋里有枪声,非常吃惊,实际上是女主人公开香槟的声音。 1967年开始,美国电影进入了新好莱坞时期。1967年一部特别经典的电影叫“邦妮与克莱德”,它的主类型其实不是爱情片,但是它的内在的线索是爱情,阻拦爱情的是疲倦、无聊。因为1967年美国整个社会进入了一个疯狂、虚无、迷乱的时代,电影就出现了相应的类型,一对无聊的人浪迹天涯。这部电影还有很多隐喻的钩子,比如男主人公的性无能。 1967年还出现了另外一部电影《毕业生》,它的阻力是姑娘的母亲。这就回到了我们讲故事最早的时候,最常规性的阻力是姑娘的母亲不同意,但是她不同意的原因非同一般,正好体现了美国那个时代伦理的一个悖反。她不同意的原因是她跟自己女儿的男朋友上了床。这个电影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一书中也有分析。 1977年之后,美国电影进入了数码好莱坞时期,故事艺术家不再去寻找新的爱情阻力,他们可以用视觉效果去获取观众,就诞生了1975年的《大白鲨》,它是数码好莱坞时期的一个前奏。《大白鲨》之后是《星球大战》,这些故事都是常规性的阻力,但是它的手段是不一样的,它突然带给你很多的视觉奇观。技术使电影出现了新的局面。 在80年代初到90年代之间,全世界的艺术家都陷入了爱情阻力的常规性之中,再没有找到新的爱情的阻力。这个时候中国的一个导演横空出世,这个导演就是王家卫。王家卫老师在90年代中期拍了《春光乍泄》,这部电影动人的地方在于他拍的根本不是同性恋,而是爱情。当大家找不到爱情阻力的时候,王家卫找到了性别的阻力,性别是一种爱情的阻力。是不是拍同性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又找到新的爱情阻力,又可以借此考察我们人类的爱情关系。 再回到1933年,1933年有一部特别重要的电影叫“金刚”,这部电影不断被重拍。《金刚》也是个爱情电影,讲的是一只大猩猩爱上了一个人,这种爱当然是不可能的,它的阻力实际上来自于种族,这样我们可以发现,只要我们能找到新的爱情的阻力,就可以写好的爱情故事。 时间到了1998年,卡梅隆老师的《泰坦尼克号》出现了,《泰坦尼克号》这个题材之前被拍过《冰海沉船》。《冰海沉船》是当灾难片拍的,卡梅隆老师又把爱情片植入到了灾难片的背景中去,这个爱情的阻力也是来自于姑娘的母亲,它是常规的,但是它发生的地点不是常规的,是在一艘船上,这艘船没有常规到岸。也就是说当你用的故事元素是常规的时候,你的手段、背景、目的地、故事的载体要非同寻常。 在《泰坦尼克号》之后我们又找不到新的爱情的阻力,到了2002年,李安老师拍了一部《断背山》,《断背山》用的阻力跟《春光乍泄》的阻力相同,但他用了更新的手段。在《春光乍泄》里边性别阻力是唯一的,但是在《断背山》里边,他引入了两个家庭,双方又成家了,接下来如何面对阻力。《断背山》之后,再没有艺术家找到令人耳目一新的爱情阻力。 在这些爱情故事的主要阻力之外,还有一些次要阻力,也出现过很多好的爱情电影。比如失忆。《我脑海中的橡皮擦》就是有关于失忆的,《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也是关于记忆被抹掉以后的爱情故事,张艺谋导演的《归来》也是关于失忆的。1961年,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影片《长别离》也是关于失忆的,它有一个非常棒的动作的钩子,就是当所有人都在呼唤那个失忆者的名字的时候,他突然举起了双手—这是在集中营留下的后遗症,然后他开始奔跑,被车撞死。还有一些叙事艺术家会有独特灵感,比如岩井俊二的《情书》,以同名同姓开始,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但这种灵感可遇不可求。 跟爱情故事的类型一样,我们无论写什么样的故事类型,首先都要寻找它的阻力,这取决于我们的智慧;然后我们在阻力中下戏剧的各种钩子突围,这取决于我们的技巧。智慧决定了我们的高度,技巧决定了我们的广度。讲故事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非天才不能,非有毅力去磨炼故事手艺的天才不能。

>给青年编剧的信

给青年编剧的信
作者: 宋方金
isbn: 754114407X
书名: 给青年编剧的信
页数: 256
定价: 49.00元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 ONE BOOK
装帧: 精装
出版年: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