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要懂沟通术》试读:前言

重要的会议 身在中国的时候,沟通于我而言是头等大事。我是住在重庆的美国人,因为不懂中文总是很被动。在中国的4 年期间,我学习了大量中文,但只能顺畅地和别人聊聊天气、食物或机场这类话题。我是个聪明人,拥有跨文化交流硕士学位。但再聪明也比不上住在中国会说中文方便。沟通不畅,我就去不了要去的地方。事实证明,这和企业中的设计师的情况一样。即使公司所有同事都说同一种语言,有效沟通对你的生存和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我住在美国伊利诺伊州,最近飞往旧金山参加了一次客户会议。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会面。客户公司里十几个来自不同部门的人将为某大型零售网站的CEO 演示自己的设计。副总裁、董事、产品负责人和用户体验设计师都参加了这个持续3 小时的会议。这次会议将决定整个季度的项目规划,前提是这些人的方案能够得到这位CEO 的认可。 整件事始于几个星期前,当时我参加了另一个会议,会议内容与这次重要的会议有关。其他的产品组在几周前就已经开始制订计划,而我们的项目却在上一次提交给CEO 审查时被忽略了。他问我们为什么没有展示项目,于是其余的团队成员坚持让我出席下一次会议。然而这对我来说非常不方便。我前一周刚去过旧金山,而现在又要为了参加这一次会议再去一天。更糟糕的是,我需要为每一个产品团队的展示提供设计支持,因此必须做很多准备工作。不过这都没关系。为了确保会议成功,每个人都甘愿停下手头正在忙的事情。 我和几个产品经理合作并参加了另一个为向CEO 汇报而开的准备会议,最终列出了需要完成的设计工作,然后立即开始行动。正式会议前的那个周五,我参加了一场长达4 小时的电话会议,在此期间团队的每个人都向副总裁展示了设计,而副总裁提供了反馈和建议,帮助大家理解如何向CEO 更好地展示创意。 所有工作都围绕着一件事:向CEO 展示设计创意并争取获得他的认可。正式会议前开过很多次准备会议,讨论过CEO 可能会说什么,熬夜确保一切准备就绪,重新安排日程以确保一切顺利。就我自身而言,仅仅为了这一场会议我在路上奔波了16 个小时,住了两晚酒店,在会议室待了整整一天。幸运的是,会议非常成功,CEO 接纳了我们的方案并提供了有效的反馈,每个人都开始认真实现他们之前设计的界面。 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关于整件事我感受最深的是,和一个人沟通设计思路居然需要这么庞大的工作量。与在找到最佳设计沟通方式上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相比,其他设计师在创作原型上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简直微不足道。每个人都很清楚:设计得不到认可,就无法立项。沟通设计比设计本身更加重要。 你可能并未置身于这么大的团队,也可能不需要跟将向CEO 汇报视为一件大事的大公司合作,但是原则都是一样的。我们与干系人沟通设计的方式决定了项目的成败。 本书的主旨 这本书旨在帮助设计师成为更好的沟通者,使他们能够向其他对项目有影响的人熟练地表述自己的设计决策。本书围绕向客户或者干系人展示和谈论设计决策的一场会议展开。所有与会议相关的事情都有所涉及,阶段横跨会议前、会议中甚至会议结束后。我们将详细讨论会议中所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帮助你在会议中进行更加出色的引导和沟通,甚至扭转败局。 有时候这种会议的参与者众多,但是大部分情况下只涉及几个人。“会议”有可能发生在会议室,也可能仅仅是走廊里的会话。因此,请勿拘泥于会议形态,真正需要关注的是适用于各种情况的基本原则。这里的目标是保持灵活,在不同情况下快速应变。 我们要细致入微,记录一切,多问问题,打磨倾听能力或创作多样的设计。看起来,你似乎需要花上几周的时间准备如何与他人聊你的设计,但实际上这个过程非常快。有时候你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其他情况下你则需要随机应变,迅速回复。正因如此,学习这些技巧并养成相应习惯十分重要。我们希望你最终能够毫不费力地表达设计决策,而不再需要刻意运用本书所提供的建议。 与他人谈论设计似乎是基础技能,但实际上很难掌握。我的经验表明,设计师要想跟非设计者有效、准确地沟通设计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请继续阅读,学习如何更好地与干系人沟通,保持头脑清醒,交付出最好的用户体验。 谁应该看这本书 本书首先适用于那些需要与非设计出身的干系人一起工作的设计师,包括平面设计师、网页设计师、用户体验设计师、交互设计师、界面设计师和视觉设计师。另外,本书无关技术,而且涉及很多常见的设计流程问题,因此公司中其他人员也能学习这些小技巧和最佳实践,并从中获益。 设计师 如果你曾经有过干系人坚持要求更改而你却无力争辩的经历,那么这本书非常适合你。设计师经常觉得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判断被那些对设计知之甚少的干系人碾压。本书旨在跨越这道鸿沟,帮助你说服他们,让他们明白你的决策是最好的选择。 资深设计师 你可能认为自己从业时间足够长,具备了清晰表达设计的能力,但我保证本书对你也大有裨益。除了验证你的宝贵经验,你还可以在此找到很多可操作的策略,你可以运用它们提升实践能力。你有没有画过鸭子?你画过,但你还是不够了解它。 开发人员 如果感觉和设计师合作很吃力,或者不知道如何应对干系人针对界面提出的无益修改,本书所提供的极佳见解和技巧将能帮上你的忙。虽然我不与开发人员直接接触,但我发现许多开发人员对设计非常熟悉,他们也可从本书中获益不少。本书将帮助你学习如何用更易理解、更实用的方式谈论设计。 管理者、高管、产品负责人、项目经理和营销人员 所有与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和创造相关的人员(尤其是Web 从业者)都能从本书中获益,因为这里提供了高效沟通设计的通用框架。事实上,第12 章就是特意为你们写的!无论你是关心用户体验团队工作的管理者,还是每天与设计师搭档干活的一线产品负责人,本书都将为你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你更好地和其他人谈论设计。 本书的结构 在开始讨论设计师与干系人的会议之前,我首先在第1 章快速回顾了Web、应用和用户体验设计这些年发生的变化,重点关注这些变化如何影响和促使我们成为更好的设计沟通者。回顾行业自身的发展过程非常重要,这有助于理解我们的处境和未来。第2 章进一步阐述了设计沟通为什么是当今组织中设计流程的重要一环。设计本身并不会说话,所以我们必须明白,清晰的设计沟通为何会成为众多设计流程中缺失的部分。 第3 ~ 11 章围绕与干系人的会议,以线性方式展开。我们分析了沟通和演示设计的会议全过程。每一步,你将通过一个时间轴(参见下图)看到我们正处于会议的哪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讨论如何理解干系人的期望,换位思考,与他们会面前有什么必要的预备工作,诸如此类。在会议中,我们不仅关注隐含的信息,也在意明确的倾听技巧,此外也学习在回应前保持正确的心态。接下来,我提供了一些简单的策略和公式,帮助你通过最有效的回应为设计获得认可。即便是在会议结束之后,跟进和调整自己的作品以保持最佳的用户体验也非常必要。自始至终,这些章节包含了你在与干系人会面讨论设计决策时所需要知道的全部事项。 然而,与他人共事并不总是精确的线性过程,所以我也提供了一些与工作的其他领域有关的技巧和最佳实践,比如,第4 章和第10 章详细论述了记笔记的技巧,这一技巧的运用与设计流程的每一步都息息相关。 最后,我用非常重要的两章结束本书。 第12章 这章为非设计师出身的干系人所写,旨在为任何与设计决策有关的人提供资源。开发人员、高管和产品负责人都将因学会更有效地与设计师共事而受益。我鼓励设计师将这一章内容与没有设计背景的同事分享。 第13章 这章并不讨论如何让干系人相信设计师的决策是合理的,而是聚焦于如何跳出现有框架, 以设计愿景来论证设计优劣。也就是说,要将设计沟通延伸到会议之外。这需要一种领导心态,需要认识到创造和清晰表达长期愿景与关注当下事务一样重要。 我为什么写这本书 老实说,我惊讶于这本书引起的反响。几年前为圣路易斯设计大会准备演讲主题时,我想到了很多有趣且实用的设计实践,但不包括这本书的主题。我每天都在实践这些沟通技巧,已然有些厌烦了。听说这本书真的有效地帮助人们更好地与干系人沟通后,我开始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试图理解为什么我的经验能够在设计沟通方面帮助到其他人。 这一过程使我认识到,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有很多更好的沟通催生更佳设计的例子。我意识到,我最喜欢的设计师都能够清楚地解释自己的设计。我发现我给自己团队的反馈主要关乎如何展示设计,而不是针对他们的设计技能。自那以后,我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与其他人谈论设计的方式对我们能否成功地创造绝佳体验有重大影响。这是许多设计师甚至资深设计师所缺失的能力。我们的作品是否成功取决于我们能否得到团队中所有人的支持, 如果不能,我们的设计就将永无出头之日。 说得再直白些:设计师不要有“对抗”的心态,不要认为设计师永远正确,而干系人则总是作出糟糕的决策。清晰地阐述设计决策是在创造一种环境,让干系人清楚地领会设计师的专业知识和思考过程,与设计师达成一致意见。这是在用引人注目和令人信服的方式创造信任,证明有效性。 我写这本书是为了帮助设计师和公司创造更好的体验,但设计师和干系人之间存在巨大的沟通鸿沟。为了填上那条沟,我提供了真正可以立即在工作中应用的实用性建议。在行文过程中,我理清了沟通如何影响设计,这就是我日常自觉运用的技巧。本书是我自己的设计沟通守则,我也很兴奋能够与你分享,希望它能为你所用。 欢迎关注我的微博:tomgreever。 还有我的网站:http://tomgreever.com。 Safari® Books Online Safari Books Online(http://www.safaribooksonline.com)是应运而生的数字图书馆。它同时以图书和视频的形式出版世界顶级技术和商务作家的专业作品。技术专家、软件开发人员、Web 设计师、商务人士和创意专家等,在开展调研、解决问题、学习和认证培训时,都将Safari Books Online 视作获取资料的首选渠道。 对于组织团体、政府机构和个人,Safari Books Online 提供各种产品组合和灵活的定价策略。用户可通过一个功能完备的数据库检索系统访问O'Reilly Media、Prentice Hall Professional、Addison-Wesley Professional、Microsoft Press、Sams、Que、Peachpit Press、Focal Press、Cisco Press、John Wiley & Sons、Syngress、Morgan Kaufmann、IBM Redbooks、Packt、Adobe Press、FT Press、Apress、Manning、New Riders、McGraw-Hill、Jones & Bartlett、Course Technology 以及其他几十家出版社的上千种图书、培训视频和正式出版之前的书稿。要了解Safari Books Online 的更多信息,我们网上见。 联系我们 请把对本书的评价和问题发给出版社。 美国: O'Reilly Media, Inc. 1005 Gravenstein Highway North Sebastopol, CA 95472 中国: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2 号成铭大厦C 座807 室(100035) 奥莱利技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O’Reilly 的每一本书都有专属网页,你可以在那儿找到本书的相关信息,包括勘误表、示例以及其他信息。本书的网站地址是:http://bit.ly/articulating-design-decisions 对于本书的评论和技术性问题,请发送电子邮件到:bookquestions@oreilly.com 要了解更多O’Reilly 图书、培训课程、会议和新闻的信息,请访问以下网站: http://www.oreilly.com 我们在Facebook 的地址如下:http://facebook.com/oreilly 请关注我们的Twitter 动态:http://twitter.com/oreillymedia 我们的YouTube 视频地址如下:http://www.youtube.com/oreillymedia 致谢 让我先感谢显然最应当感谢的人吧。我妻子认为我最好首先感谢家人,包括(至少)五个孩子,他们容忍了我写作期间的种种不厚道和睡眠不足。 我衷心地感谢审校人员:Dennis Kardys、Christy Ennis-Kloote、Anthony Armendariz 和 Heather Wydeven。他们的帮助让本书更加准确,措辞更加严谨。如果书中内容冒犯了你, 请告诉我,我会帮你跟他们取得联系的。另外,Nick Lombardi 是我在O’Reilly 最好的伙伴。你可能还不知道,他不仅仅是个编辑,还是个发掘忍者的伯乐。下次你参加会议的时候,一定要留意这个人。 最后,我想用两段话来感谢我现在和曾经的客户与干系人。没有你们,也就不会有这本书。这不是开玩笑。Barb,如果你没有因为我写的邮件而气愤,我怎么可能在第3 章中阐述对人际关系的理解。第4 章中减少认知负荷的重要性是我在与Jenny 共事时学到的。CEO 按钮的灵感源自我共事过的每一位高管!感谢Carrie 的过于礼貌,让我学会了体会言外之意。Josh,你是个怪小伙,但我也从你身上学到很多。实际上,要感谢的人太多,恕我无法一一提及。 我也要感谢重庆邮电大学的同事。在中国的很多美好经历影响了我在本书中的观点和想法。如果没有所有中国师生和管理人员的影响,本书可能是另一番模样。我感激你们在我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时对我的包容。中国对我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 我必须提到的一点是,实际上所有和我共事过的人在某种意义上都为本书提供了帮助。因为你们,我变得善于沟通设计。这都是你们的功劳!在这些年与你们的共事过程中,我学会了这些技能,现在是时候与全世界分享了。 电子版 扫描如下二维码,即可购买本书电子版。

>设计师要懂沟通术

设计师要懂沟通术
作者: [美] Tom Greever
isbn: 711547107X
书名: 设计师要懂沟通术
页数: 180
译者: UXRen翻译组
定价: 59.00元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