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理论》试读:前言与致谢

本书将对现代文学和艺术理论进行阐述,其构想主要是(但也并非完全是)为人文学科的学生提供理论建构的入门知识。因而,我所选择的理论涵盖类别较广,为的是强调我们对艺术进行概念化所使用的多种不同方式。 每一种文学理论都把艺术转变成认知,而这需要搭建一个基本框架,它从一个假定前提出发,在其之上建立了一些结构,服务于特定的功能,该功能的实现通过特定的运行模式来组织。为了使理论足够明晰,我将只对这些理论的构成要点进行阐述。既然编写这本手册的目的是使对理论感兴趣的学生熟悉理论建构的方法,因此我对理论的阐述会尽量保持客观公正,避免做价值判断,更不会进行批评。是好是坏,交由读者自己去评说。实际上,没有必要赞同这里所概括的任何理论,因为本书的目的仅仅是阐明它们的论点和取得的成就。 除了少数几个例外,对每一种理论我只选择一个代表性人物来解释认知框架据以建立的方式。把不同理论家提出的概念拼凑在一起不会有什么意义,即使他们属于同一个阵营,因为这会扰乱理论建构的连贯性。我试图通过大量引述来让这些作者自圆其说,从这一点来说,本书就是重要理论陈述的结集。必须指出的是,这里挑选的并不都是特别重要的理论,但为了评价它们所取得的成就,就需要考虑它们在范围和深浅上的差别。 一些读者可能想知道,为什么本书对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及互文性几乎未有任何涉及。诚然,这些现象自然很重要,它们在人文学科领域也时常引起激烈的争论。然而,它们并不是理论;它们或许启发了一些理论,调整了它们的论点,形成了它们的目标,但就它们本身而言,它们是各种各样的思潮,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是某个时期出现的一些概念,是竞相凸显自己的各种力量,最多引起“反对理论”的抗议声。为了提供理论构成的全面综述,我选择避开所有这些“主义”。 有些读者可能会提出同样的理由来反对我把女性主义包括进来。我得承认,我发现在没有提出完全成熟的观点的情况下,只有为数不多的尝试是朝着真正的文学理论的方向发展的。但是,我要把这点用来为我选择女性主义辩护,因为其他理论从基本前提出发来寻求解释,而女性主义则从基本前提出发来寻找理论。 就我所选择的理论而言,某些评论家可能会对这样的取舍表示异议,对此我首先表示赞同。假如有更多的篇幅,我肯定会大大拓展我的选择。举例来说,要把一般系统论、艺术的社会学理论、分析语言理论以及符号逻辑理论略去不谈,是个很艰难的决定。我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它们所具有的理论结构复杂细致、技术性强。阿诺德•盖仑的社会学艺术批评方法就是这样,纳尔逊•古德曼的《艺术的语言》更是如此。它们的基本结构在逻辑关系上错综复杂,除此之外,它们只对人文学科的学生具有吸引力,而手册性质的书应该集中在广为讨论的话题上。 也许有必要说一下选择安东•艾伦茨威格来代表艺术精神分析理论、选择埃里克• 甘斯来代表人类学理论的理由。艾伦茨威格既是一位精神病医生,又是一位美术史学者。他并不是要利用艺术作品来证实精神分析的研究结果或阐明精神分析理论的原则,恰恰相反,他运用精神分析理论的目的是阐明艺术家的创造过程。我们很难找到一个精神分析理论可与艾伦茨威格提出的理论相提并论。虽然它曾一度不被看好,但现在正重新浮出水面,即使在专业精神分析界也是如此。 我选择甘斯有几个理由。首先,他独自创建了一门新的学科,即生成人类学。为了实现他的目的,其理论必须具有普适性并且推理要严密。这就使它成为理论建构中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因为它必须涵盖人类的兴起、人类文化的发展、艺术的必要性,以及从希腊到后现代主义这段文学史。不必说,如果要把这些混杂的现象纳入一个囊括一切的解释模式中,那么这个理论所需要的框架便难免有简单化之嫌。不论这种解释模式是否令人信服,这一理论本身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完全建立在一个模式之上,而其他理论则来自现实存在,如知觉、意识、符号的使用等等。甘斯以自己的方式实现了其他人类学家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功能美学”。 出版社的一个要求,就是对理论进行概述之后要附以实例加以说明,目的是让理论有血有肉。由于理论不仅仅只是为解释提供方法,因此这里提供的例子也不是理论的实际应用。假如应用理论是为了这个目的,就需要对给出的例子进行更为详尽的阐释。除此之外,我举这些例子的目的也不是确认有关理论的有效性,尤其是因为——正如读者将会看到的那样——理论本身常常利用例子来说明自己的基本论点,而此时解释则无能为力。这样,例子就被用以弥补概念所无法把握的东西,因此,举例意在提供认知框架无法提供的一般性原则。这一做法绝不仅限于艺术理论范围,而是在当今大量的理论话语中被普遍采用。因而,这些例子只是要展示一件艺术作品如果依据相关理论来考察会是什么样子。 同样依据出版社的愿望,我提供了一个专业术语表。所有出现在表中的术语在本书中第一次出现时都以黑体印刷,以区别于那些在文中被解释的术语。 最后,我要感谢安德鲁•麦克奈里先生,是他委托我写此书并说服我完成它。我也对我的朋友大卫•亨利•威尔森怀有感激之情,感谢他敏锐犀利的批评,也感谢他替我润色英文。最后同样重要的是,我要向芭芭拉•卡德威尔致谢,感谢她编写了索引。

>怎样做理论

怎样做理论
作者: [德]沃尔夫冈·伊瑟尔
原作名: How to Do Theory
isbn: 7305208507
书名: 怎样做理论
页数: 254
译者: 朱刚, 谷婷婷, 潘玉莎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9-9-12
装帧: 平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