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
村上君的《after dark》是当做枕边书来阅读的,11点上床躺着翻书,11:30学校准时熄灯,放下书翻身下床洗漱睡觉。此间是宿舍一天之中最忙碌的时光,着睡衣的女子们出出进进,洗洗漱漱,钻进我宿舍要讲义,闲聊而门庭若市。
捧书阅读,感觉有互文之感。村上以欧洲电影的感觉有一搭没一搭的讲述暗夜里的故事,我们的还不够夜的夜晚,喧闹而无聊。
提到夜晚,天黑,不知有否注意过夜晚的云朵,隐隐秘密。在路灯的散射下小心仔细的盯着看才能看出所以然,似乎饱含了汁液,白日里热闹喧哗的烟火之气升腾到天中,到了夜里升华才组织成如此的云朵,黑暗而不绵远。城市里的人都是恐黑症患者,边边角角留一盏灯不紧不慢的闪过一团光线才心安。也因如此,我们才有机会看到灯光下的云。如果是月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恐黑族只好躲藏在屋子里不肯出来才能维系自己的安全感,黑夜里无人气,无故事,云朵无汁液,城市无暗涌,村上无故事。(我刚又有点跑题,终于转回来说村上的书了)
不完全黑暗的黑夜里,村上来带我们观世间万象。
仍是以往的风格,村上君不甘心在现实的世界写字玩耍,文字中总是生出了实虚两个世界。猜测他暗地里不一定是忠实的科幻小说迷,熟悉有关平行宇宙的所有定理。他精心构筑一个奇迹般的幻想世界,姑且叫永无国,让我们信以为真。村上在处理实和虚上是喜用很平静的叙述手法的,不对两个世界发表看法,但暗地里使劲的扭那条连接两个世界的跳点,比如说在一个不可能存在的地方吃无比真实的三明治作为现实世界的投影,和电影里的大虚幻小真实是一个道理。读他的书很自然的在两个世界中交替前行,也没有任何不爽或者说对村上构建出的世界的疑问之感。
这次村上的书,和以前一样对细节的迷恋,JAZZ,没有了意大利面,多了金枪鱼三明治,削得很尖的V(没记清楚)牌铅笔。看他怎么给我们说故事。用了电影开头很老套的鸟瞰手法开头,开始时是一片高楼森林,镜头推近再推近,故事在我们面前展开。村上在此小说中假扮了摄影镜头和上帝的角色,读者是被他控制的第四者。
第三者角度即是摄影镜头下看到的几个场景。
上帝呢,则是我感觉村上手中拿着几张扑克。因为GOOGLE到村上君如此的话:我寫「afterdark」這本小說,花了一年多的時間,雖然什麼都沒有準備,但是開頭的場景,「Denny’s、深夜、女孩在讀書,男孩進來,走過再退回來,去問淺井瑪麗」的這個部分,是在我剛寫完「海邊的卡夫卡」之後不久,不知道為了什麼已經寫好了,好像是素描的底稿般,然後放到抽屜裡,心想什麼時候可以用,之後一年多,我一直在腦中裡想著,但是什麼小說也沒寫,當然不是什麼都沒做,我寫些散文、做些翻譯,不過這個場景好像是無止境的錄影帶在腦裡播放,同樣的鏡頭反覆播來播去,在腦裡輾轉了一年多,突然有一天,覺得已經可以就此寫小說,便開始動筆了,寫得相當快,二、三個月就寫好了。他手中的扑克分别是Denny’s、深夜、女孩在讀書,男孩進來,走過再退回來,去問淺井瑪麗,如何讲述完整的黑夜里的故事则需要他以上帝般的伟大权利,组合,联系,完成整幅的牌面,胜券在握。
这书,其实在我看来是村上的强弩之末之作。林少华的译本依然阴柔,可是村上虽然如此细致的写一个晚上一个女孩的重生,留在脑海里的是书里的那个拔掉了电源,电讯号突然出现后消失的电视机,什么都没有,除了空白。荧屏刚关闭的时候还能留存些静电吸一层尘土,时间再久点什么也没有了。
村上下次还能带给我们什么呢?
身为村上作品的习惯购买者,真是可悲。
PS:没写此书的内容的分析感觉,只是因为这书还是新书,怕扫了还没看书人的兴致:)
捧书阅读,感觉有互文之感。村上以欧洲电影的感觉有一搭没一搭的讲述暗夜里的故事,我们的还不够夜的夜晚,喧闹而无聊。
提到夜晚,天黑,不知有否注意过夜晚的云朵,隐隐秘密。在路灯的散射下小心仔细的盯着看才能看出所以然,似乎饱含了汁液,白日里热闹喧哗的烟火之气升腾到天中,到了夜里升华才组织成如此的云朵,黑暗而不绵远。城市里的人都是恐黑症患者,边边角角留一盏灯不紧不慢的闪过一团光线才心安。也因如此,我们才有机会看到灯光下的云。如果是月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恐黑族只好躲藏在屋子里不肯出来才能维系自己的安全感,黑夜里无人气,无故事,云朵无汁液,城市无暗涌,村上无故事。(我刚又有点跑题,终于转回来说村上的书了)
不完全黑暗的黑夜里,村上来带我们观世间万象。
仍是以往的风格,村上君不甘心在现实的世界写字玩耍,文字中总是生出了实虚两个世界。猜测他暗地里不一定是忠实的科幻小说迷,熟悉有关平行宇宙的所有定理。他精心构筑一个奇迹般的幻想世界,姑且叫永无国,让我们信以为真。村上在处理实和虚上是喜用很平静的叙述手法的,不对两个世界发表看法,但暗地里使劲的扭那条连接两个世界的跳点,比如说在一个不可能存在的地方吃无比真实的三明治作为现实世界的投影,和电影里的大虚幻小真实是一个道理。读他的书很自然的在两个世界中交替前行,也没有任何不爽或者说对村上构建出的世界的疑问之感。
这次村上的书,和以前一样对细节的迷恋,JAZZ,没有了意大利面,多了金枪鱼三明治,削得很尖的V(没记清楚)牌铅笔。看他怎么给我们说故事。用了电影开头很老套的鸟瞰手法开头,开始时是一片高楼森林,镜头推近再推近,故事在我们面前展开。村上在此小说中假扮了摄影镜头和上帝的角色,读者是被他控制的第四者。
第三者角度即是摄影镜头下看到的几个场景。
上帝呢,则是我感觉村上手中拿着几张扑克。因为GOOGLE到村上君如此的话:我寫「afterdark」這本小說,花了一年多的時間,雖然什麼都沒有準備,但是開頭的場景,「Denny’s、深夜、女孩在讀書,男孩進來,走過再退回來,去問淺井瑪麗」的這個部分,是在我剛寫完「海邊的卡夫卡」之後不久,不知道為了什麼已經寫好了,好像是素描的底稿般,然後放到抽屜裡,心想什麼時候可以用,之後一年多,我一直在腦中裡想著,但是什麼小說也沒寫,當然不是什麼都沒做,我寫些散文、做些翻譯,不過這個場景好像是無止境的錄影帶在腦裡播放,同樣的鏡頭反覆播來播去,在腦裡輾轉了一年多,突然有一天,覺得已經可以就此寫小說,便開始動筆了,寫得相當快,二、三個月就寫好了。他手中的扑克分别是Denny’s、深夜、女孩在讀書,男孩進來,走過再退回來,去問淺井瑪麗,如何讲述完整的黑夜里的故事则需要他以上帝般的伟大权利,组合,联系,完成整幅的牌面,胜券在握。
这书,其实在我看来是村上的强弩之末之作。林少华的译本依然阴柔,可是村上虽然如此细致的写一个晚上一个女孩的重生,留在脑海里的是书里的那个拔掉了电源,电讯号突然出现后消失的电视机,什么都没有,除了空白。荧屏刚关闭的时候还能留存些静电吸一层尘土,时间再久点什么也没有了。
村上下次还能带给我们什么呢?
身为村上作品的习惯购买者,真是可悲。
PS:没写此书的内容的分析感觉,只是因为这书还是新书,怕扫了还没看书人的兴致:)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