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叙述》阅读笔记
当代思想或者当代理论的深刻分歧,可能更多的冲突来自于历史领域。“了解之同情”的前提,即确立什么样的“历史态度”,这一态度既是学术的,更是政治的。而在“当代中国”这一范畴中,“历史态度”指向的是“弱者的反抗”,在这一基础上,我们确立了这样一种“历史态度”,即对中国革命的正当性的强调。但我们不可能仅仅停留于此,在这一正当性创造出巨大的经验形态的同时,也生产出了它的无理性。因此,我们需要回到更为复杂的历史脉络之中,也即历史的整体结构和运动过程以及其中多重的逻辑缠绕。
中国革命其实是“五四”这一政治/文化符号的更为激进的继承者。但是,“革命中国”所追求的“现代”又决不能完全等同于资产阶级现代性,这一点,在根本的意义上,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而这一对现代性的挑战和反抗,同时具有一种浓郁的本土色彩。正是这样一种“地方性”的政治经验——同时也是一种“地方性”的文学经验——如同“革命中国”和“现代中国”之间多重的逻辑缠绕一样,“革命中国”和“传统中国”也呈现出极其复杂的关系,有时,这种关系甚至是悖论的。一方面,中国革命极为彻底地颠覆了传统的等级秩序,甚至瓦解了乡村的宗族社会,这一瓦解显示了“革命中国”的现代性质,但是,另一方面,它又利用了多方面的传统资源并同时加以成功地转换为一种“地方性”的现代形态。
作者的叙述重点并非完全在于“革命”,而在于“革命之后”(的中国)。如果说,革命的理念构成了革命的根本动力,那么,“革命之后”的中国社会主义却在回应这一理念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命题。因此,社会主义不仅仅是一个普遍性的政治理念。中国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运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充满了一种自我否定的紧张乃至继续革命的冲动;中国的社会主义也是一个“场域”,它是国际的,也就是说它本身处在一种地缘政治的结构之中,同时它也是国内的,各个阶级和集团的存在和彼此之间的利益博弈构成了一个场域;这一“革命之后”(制度化)的社会主义,也是某种生产性的“装置”。
而作者讨论历史的目的在于探究,在这样一段具体的历史运动过程中,文学叙述了什么?文学怎样叙述?文学提供了哪些想象?这些想象构成了怎样的观念形态?考察这一时代的文学,必须将其置放在和政治的关系之中,才能更深刻地进行讨论。
在某种笼统的意义上,这一时段的文学主要集中在国家/世界、个人/群体、民族/阶级等等的想象范畴中,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正是对国家、民族和阶级的强调,构成了这一时段的文学的强烈的政治化特征。而国家政治的视角给这一时段的文学提供的是一种非常深刻的观察世界的叙事方式,作者将其概述为一种“自上而下”的叙事。这一叙事角度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形式经验。这一经验不仅表现在对一种“大历史”的叙事把握上,也表现出一种对民族-国家的政治想象。
但是,即使这一时期的文学和国家政治保持了亲密的关系,其中依然有某种超越性的形态。一方面,当国家政治和写作者的立场发生冲突时,其中的关系会变得非常暧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或许是,即使在这一文学和政治的亲密关系中,我们如何讨论一种更隐秘的“超越法律、国家和社会制度的整体”的写作倾向。这一超越性的写作倾向,来自于一种平等主义的价值观念。
全书共分七章:
第一章主要讨论在“革命之后”的社会主义的历史语境下,国家和地方的关系,包括现代性和地方性知识之间的相互纠缠。
第二章主要谈论所谓的“动员结构”以及处于这一结构之中的各个群体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主要谈论“青年”、“爱情”、“自然权利”和“性”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主要谈论“革命之后‘的社会主义,为何要重述革命历史,以及在这一重新讲述的过程中,形式的变迁和相应的变化。
第五章主要讨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始终存在着的(未必那么清晰的)边界,即所谓的“主人”问题。
第六章主要讨论在所谓的“革命中国”的叙述中的“劳动”这一重要概念。
第七章主要讨论1960年代的文化政治或者政治的文化冲突。
而在结束语中,作者重申了自己的历史态度,一方面我们必须认真总结中国革命成功的经验形态,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对社会主义进行一种危机化的处理,这一处理既设计社会主义的生产装置,也涉及到对这一危机的克服以及克服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