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若斯》的矫情和“修闲”

有几天没有更新blog了。其中很大的原因要怪刘小枫的这本叫做《凯若斯》的书。据扉页文字的提示,我知道,凯若斯者,时机女神之名讳也。于是乎,自然想当然的把书名理解为一种关于时机的神圣意蕴的揭示。这似乎也是与反“祛魅”而行之的刘氏一贯风格。
一个月前,当我读到刘小枫为《凯若斯》所写的名为“弁言:小学与古典的气息”的序言,第一个感觉就是矫情。但不得不承认,对于一本古希腊语教程来说,实在是一篇好的不能再好的广告文案。看得我一边大掉鸡皮疙瘩,一边心向往之。不过可惜的是南京的各大书店很就未见有售。
逛书店对我来说似乎是一种娱乐。因为这两年我光顾书店极少是为了买书。一是因为无暇阅读,二则无书可读(时下学术图书出版质量诚可忧),三是无处可放。于是,极少买书。之所以找来《凯若斯》,实在是心中的某种情结在作怪。
当年,手捧洪堡大学古典语文学专业的Zulasung的时候,心中多少有点心潮彭湃。可是,想想在拉丁和希腊故纸堆里讨生活的前景,如何能成为筹措经费的合法理由?家境一般的我不能不考虑成本和收益的问题。谁会自费去Deutschland学这些?一念之差,可能说明我还是个俗人。不过,对于希腊罗马的语言文字,也落下时时留意的怪癖。
既然有刘氏为我们提供了亲近爱琴海“咸湿味道”的“凯若斯”,怎能不把握时机呢?翻阅全书,果然符合刘氏序言里的预告。秉持古典语文学的传统风格。从语言教材的角度上来说,既说不上通俗易懂,也谈不上本土创新。刘小枫署名编修,实不我欺,亦不自欺。加之,书中多次以嘲讽的笔调调戏结构主义语言学及其门徒。
看来,这是刘氏有意而为之,特地突出古典语文学之家法。(这样的说法是有实际例子的,比如对于古希腊语语音完全应当使用国际音标标注,传统拟音作为参考。《凯若斯》在这点上处理完全是传统语文的模式。考虑该书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的自学读者,这样的做法加大了学习的难度。)
在这个意义上,刘氏此书颇有几分文化保守主义的嫌疑。特别是其中的一些言语,和近来颇有点臭名昭著的蒋庆的成名之作《公羊学引论》颇为近似。《公羊学引论》的发表的影响并不在于催生了几个现代公羊家,事实上也没有;《凯若斯》的出版的影响也不会在于教会了几个人读古希腊文,事实上也不太可能。倒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古典情怀,颇可能一时颠倒众生。
刘氏在使用说明的文字里说,该书可以用来作为学生学习的教本,也可以作为“修闲”。这个“修闲”其实涵义很深。西文School(学校)一词据说就来此古希腊语“闲暇”一词。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实刘氏所谓“也可”的那几个“修闲”之徒,方才是本真意义上的学生呢。而刘氏此书的矫情也就在于其标榜的,本真意义上的古典之学吧。
http://blog.donews.com/klaas/archive/2005/10/27/604531.aspx
一个月前,当我读到刘小枫为《凯若斯》所写的名为“弁言:小学与古典的气息”的序言,第一个感觉就是矫情。但不得不承认,对于一本古希腊语教程来说,实在是一篇好的不能再好的广告文案。看得我一边大掉鸡皮疙瘩,一边心向往之。不过可惜的是南京的各大书店很就未见有售。
逛书店对我来说似乎是一种娱乐。因为这两年我光顾书店极少是为了买书。一是因为无暇阅读,二则无书可读(时下学术图书出版质量诚可忧),三是无处可放。于是,极少买书。之所以找来《凯若斯》,实在是心中的某种情结在作怪。
当年,手捧洪堡大学古典语文学专业的Zulasung的时候,心中多少有点心潮彭湃。可是,想想在拉丁和希腊故纸堆里讨生活的前景,如何能成为筹措经费的合法理由?家境一般的我不能不考虑成本和收益的问题。谁会自费去Deutschland学这些?一念之差,可能说明我还是个俗人。不过,对于希腊罗马的语言文字,也落下时时留意的怪癖。
既然有刘氏为我们提供了亲近爱琴海“咸湿味道”的“凯若斯”,怎能不把握时机呢?翻阅全书,果然符合刘氏序言里的预告。秉持古典语文学的传统风格。从语言教材的角度上来说,既说不上通俗易懂,也谈不上本土创新。刘小枫署名编修,实不我欺,亦不自欺。加之,书中多次以嘲讽的笔调调戏结构主义语言学及其门徒。
看来,这是刘氏有意而为之,特地突出古典语文学之家法。(这样的说法是有实际例子的,比如对于古希腊语语音完全应当使用国际音标标注,传统拟音作为参考。《凯若斯》在这点上处理完全是传统语文的模式。考虑该书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的自学读者,这样的做法加大了学习的难度。)
在这个意义上,刘氏此书颇有几分文化保守主义的嫌疑。特别是其中的一些言语,和近来颇有点臭名昭著的蒋庆的成名之作《公羊学引论》颇为近似。《公羊学引论》的发表的影响并不在于催生了几个现代公羊家,事实上也没有;《凯若斯》的出版的影响也不会在于教会了几个人读古希腊文,事实上也不太可能。倒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古典情怀,颇可能一时颠倒众生。
刘氏在使用说明的文字里说,该书可以用来作为学生学习的教本,也可以作为“修闲”。这个“修闲”其实涵义很深。西文School(学校)一词据说就来此古希腊语“闲暇”一词。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实刘氏所谓“也可”的那几个“修闲”之徒,方才是本真意义上的学生呢。而刘氏此书的矫情也就在于其标榜的,本真意义上的古典之学吧。
http://blog.donews.com/klaas/archive/2005/10/27/604531.aspx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