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争议如何给出结论?
这本书重点阐述了这样的批判性思考场景的方法论:对于一个复杂的有争议的问题,我们如何看待?我们怎么避免墙头草,听听这个人说的有道理,听完反方说的又被说服?在看似正反都有道理的建议中,我们怎么去区分各方的出发点,从而做出一个相对合理的决策?
批判性思维的书很多,但对于上述场景,这本书是我目前读到最棒的一本了。翻译也非常好。
接下去是部分书评。
马东在奇葩说里说过,美国的小孩从小接受一种训练,不断被问:事实还是观点?这个训练很好地一点是,有助于批判性地对待“观点”,而不是盲从。
《权衡》中把“观点”作进一步细致地区分,把它分成3种判断,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思考。
判断的 3 种类型
我们日常作的判断,可以大致分为 事实性判断、评价性判断和诠释性判断。
判断这个词其实是有点模糊的,我不太能确定它的粒度多大。个人理解,类似于一个观点,一个结论。
作者的这个区分是非常智慧的,它作为批判性思考,或者用书中词汇“探究”的起点,为更好地思考指明了方向。也很好地解答了批判性思考的一些争议点,也是个人经常遇到的困惑。
为什么要区分
事实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要求不同种类的 *判断*,是由不同种类的*论证*来支持的,也是根据不同的*标准*来评价的。
事实性判断
包括描述性判断和解释性判断。
描述性判断
描述性判断比较简单。就是对于事实的描述。
例如中国包括多少个城市、二战中死亡了多少人等等。
解释性判断
解释性判断包括因果解释和理由解释。
这里作者区分地比较细致。因果解释主要是某件事的原因。
例如“糖分导致了多动症。”
理由解释,理由这个翻译比较有歧义,在中文语境中和原因很同义。按书中说法,可以理解为目的。
政府为什么不提高最低工资?
政府是否在担心竞争?他们是否要迎合商业支持者?
这些是目的不是原因。(不过我还是觉得目的原因比较难区分。)
评价性判断
评价性论断表达了对一个对象、行为或者现象的评价或者评估。
包括伦理判断、审美判断、工具性判断、价值判断。
伦理判断
它处理的问题:什么是对的或者错的,好的或坏的,道德上值得称赞的或应该指责的。
例如正义、平等、公平、美德、权利。
它的评判标准是?
对于伦理判断来说,什么是适当的标准是可以讨论的,但其中有几个核心问题:
* 该行为的道德特质
* 该行动者的义务和责任
* 该行为的后果
审美判断
美的、丑的、协调的。
不同领域有不同评判标准。
例如电影包括表演的质量、剧情的张力、电影特技的使用等。绘画需要考虑协调性和统一性等。
工具性判断
实用性、有效性、成本收益等。
价值判断
什么是值得的、重要的。
这个有点像基于上面三个判断的二阶概念。
他可能涉及两个同类判断或一个同类判断的两个子类,或不同类判断间抉择的问题。
例如伦理相对于实践、手段相对于目的、成本相对于收益,以及不同的伦理价值之间的冲突。
诠释性判断
这个我没懂。我不明白它和评价性判断的区别在哪里。
摘抄一下定义。
诠释性判断处理的是关于意义的问题。它们涉及在一个特定的框架内使得数据和现象具有意义。...我们可以对艺术作品进行诠释,例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反映了战争的恐怖。我们可以诠释科学实验的结果,例如水在 95 摄氏度的时候沸腾,这一事实意味着我们是在海平面以上的。
争议点
争议点通常来自事实性判断和评价性判断的混淆。
自然主义谬误
指的是混淆事实性判断和评价性判断。对评价性判断应用事实性判断的标准。
当我们试图单纯基于事实性的考虑,来对一个具有评价性维度的问题达成一个判断的时候,我们的判断通常是错误的。......*仅仅描述一个事态的事实,这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L 认为如果“二战中投放原子弹是否有助于结束战争?”这个问题得到肯定回答,那么投放原子弹这一行为可以被认可。
但是即使这个问题得到肯定回答,也不能知道这一行为是否能从伦理角度得到认可。我们还需要考虑:攻击平民在道德上是否可以被允许?使用这种具有如此大破坏力的非人道手段在道德上是否可以被允许?
也就是说,*是什么和应该做什么是不同的,回答它们是基于不同的标准的*。
暗含价值假设
指的是价值性假设暗含在事实性判断中,通过作出事实性判断从而默认某种价值判断是对的,或者从而默认作出了某种价值判断。
这种情况也需要警惕,需要把价值判断单独拎出来。
一个问题的评价性维度可能不是那么明显,价值假设隐含在问题中,或是被表述的方式中,并与事实性的考虑交织在一起。
也是书中的例子: 我们是否应该吃来自工厂化农场的肉类?
如果我们考察了农场的信息,动物的饲养方式,得出结论可以吃。实际也默认了在道德伦理上是可以的。但这种伦理假设,即人类是否可以工厂化饲养动物,是需要被论证的。
以及另一个例子:
关于提高最低工资的争论有赖于关于公平和应得的不同假设,因而不能仅仅通过查看统计数据来解决,尽管一些统计信息对于我们的考虑来说是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