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根源在于“加杠杆”

非常棒的一本书。
尤其是第十三章对金融工程和金融衍生品的论述,给我普及了现代金融知识,也找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根源来自过度杠杆。
金融行业的生意本身就是给全社会加杠杆,传统银行信贷增加货币供应量—加杠杆,这个普通人感受得到,也受到严格监管,金融行业进一步拓展新的生意,为自身寻找利润增长,在近代金融理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创新生意,创造出复杂多样的金融衍生品,这个情况就距离行业外的人越来越远了,监管也是落后于创新的,但是金融衍生品根本上仍旧是给全社会加杠杆,但这些工具加杠杆的力度太大、貌似很专业、成为资金在金融行业内空转、没有财富创造却消耗了大量的交易成本,这种操作不可持续,直至杠杆加到崩溃。
这本书第二个崭新观点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源自更早一点的日本经济危机,同样由于经济增长一帆风顺,全社会逐渐的加杠杆,资产价格水涨船高,良性循环直至加杠杆的成本超过金融行业之外的行业创造的财富,到达一个不可持续的时间点,然后逆转,恶性循环形成资产价格的崩盘,引发实体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崩盘—危机。
本书逐一点评了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尼、香港和大陆,前四个国家的危机的发生与上一段我分析的日本很类似,但是香港就很大不同,它的危机反映了一个有限总量的经济体,面对全球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经济崩溃导致的危机是传染性非常强的,香港抵御不了,同样遭受伤害。
对大陆作者赞赏有加,但是大陆的独善其身是因为大陆隔绝于世,加杠杆加的还不够大。
接着说,2008年之后,大陆国内在商业银行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的发展,与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全社会加杠杆,游离监管之外,资金在金融行业内空转,所以才有了脱虚向实之说!
下一步我想了解一下影子银行的知识。
© 本文版权归作者 静下心来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