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写些零碎读后感

1.可能因为都是关于普通人的第一手的采访,而且采访离事发的日子已经有一段时间,内容有很多趋同重复的,而且感受已经归于平淡,阅读感受相对无聊。但是非常敬佩村上的这个采访计划。本书提供的一个微观视角非常好,只是此书大概需要配合别的社会学的宏观的调查阅读才能显现它的意义。村上后记写得一般,那文人玄学分析再经过林少华的巧手简直惨不忍睹。但是大致意思fair enough,说的是人放弃了自己的是非判断把自己交给集体,尤其是一些封闭的而断绝和外界交流的集体,很多时候毁灭性的邪恶就是这么来的。
2.我对这个事并没有太多的深入了解仅限于几个维基页面,但是它的确是现代人类高密度社会的一个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悲剧,现代社会的各种漏洞被精准地捅破了。大规模陌生人高度聚集,只要有极少数的恶鬼出现,后果就是毁灭性的。里面描述的那个场景:“一出地铁站,行人一个个倒下,然后自己也慢慢开始不行了”,总觉得是很多日系末世灾难作品的经典画面。光从有限的证言里也听出,警察和消防的应付突发灾难的水平不行,人们基本靠自救。不过我倒是想起别处看来的一个观点说现今的民主国家都是对灾难高度敏感以至于仿似反应过度但是却是有着其必要性的。看了这本书收集的证言倒是对这个观点能够感同身受。村上在后记指出灾难需要追问到底——我猜并不是说对公共机构安什么罪名,而是需要透明化和不断反思才能进步避免历史重演之类的。
3.沙林毒气的物理破坏力,在这书里所呈现出来比我原来所想象的要略微轻微一些,但是往后的PTSD——集体出现的对人流密集的场景的恐惧,有点陌生人的互信危机的意思。恐怖分子如果成功摧毁这种普遍的互信,大概就是其所能造成的最深远的危害。不过日本人素质真高啊,很多人第一时间都是对中毒的人伸出援手,可能正就是社会的恢复力所在吧。
4.还有有一点引起我注意,这里面除了地铁以外,电视新闻也是一个重要的载体。正是因为现代社会的共时性,那几包毒气的威力才被急速地放大,演变成全社会在同时经历着一场巨大的灾难,成为一个时代的集体创伤。但是与此同时,也是因为信息在快速自由流通,一个医院的有效的判断被快速传播到别的医院,还有毒气信息迅速传播让有症状的人及时就医,在急救的过程中极大地减少了伤亡。除了科技中立之类不痛不痒的话,就是这些采访者的叙述听起来觉得这社会协作能力都好高,人们自身恢复力以及社会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