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性的思想

自己的见解之一,想要学习知识,多多的上些课,写一些笔记,把想要学的方面的大致框架弄明白。
然后知道框架的模样,里面有哪些方面,自己更倾向于哪个方面,从那点出发,了解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之间的逻辑是怎么样的。再然后就是各式各样的细节之间的关联与逻辑,当这些都了解了之后,就学会了一方面的知识。任何人都可以做到,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学习,有足够的记忆力和逻辑能力就够了。
以上所表达的在于,自己始终任何对于经典的阅读,其实不会比系统的学习一门学科给人带来更多科学的见解,带来的更多的只是一种逻辑能力。于是自己不太在意这本书是否是一系列的,他的知识体系必然不会比现代人总结过的更加于自己有用,在科学性以及是否正确的方面。
而自己更惊叹于的事情是,这些伟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他们可以从一个生物的构造思考到浩瀚星空,从地貌的变化思考到人性的变化,从左到右,从表及里,这是他每一本书籍都可以表达出来的思想。并非全部阅读完才能看到那样的光辉,也并非全部阅读完所以你比别人更加了解这个人,学到的更多。
一如毛选,许多哲学性的思想自己都理解不来,因为没有任何的经历去对比。但却总能在经历之后看到那些优秀之处,那些伟人之所以为伟人的原因。
据说布封特别瞧不起卢梭,为人处世也十分的随意,只有在谈论自己的领域时才有那种令人倾佩的见解。我想这也是他可以做到令人羡慕的将文学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因,在原来的生活上便将严肃与幽默统一在了一致。
我想那些经典最伟大的地方便在这里,透过时间传达一种无人可以质疑的思考方式与逻辑,令你可以透过这个复杂的社会看到真实的本质,指导自己的人生。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宋先生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