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愛做烏龜

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 我一向是個講求速度的人. 無論做什麼, 我總覺得應該要以最快的時間完成: 工作要快, 說話要快, 走路要快, 吃飯也要快!
最經典的一幕是我穿了三寸高的高跟鞋, 口中明明說腳足踝很痛要走慢一點, 但最終仿是於整群人中走得最快的一個.
為什麼要這樣快呢? 因為我覺得只要凡事都做快一點點, 我便可以積累多些時間, 讓我做更多我喜愛做的事. 我常常想, 只要我快點完成手上的工作, 我便可以馬上進行去看電影、聽歌、練結他、做運動、 寫blog.... 我的人生就好像會充實一點點.
事實上, 我一直都很proud of 自己做事的速度. 特別是身處廣告行業, 根本沒有人可以容忍你做事情比人慢. 我記過我第一個上司, 見到初出茅廬的我做得手忙腳亂, 她的忠告是: “唔駛急, 最緊要快!”. 行外人可能覺得這樣的老闆很殘酷, 但是如果你的客戶天天都跟你大叫: “We want this NOW!” 的時候, 你便明白你的老闆只是想 “點醒你” 而已.
直至我上個月讀了 Carl Honore 的In Praise of Slow, 我才發現自己這種凡事講求快捷的態度徹底毀了我這二十多年的生活. 原來, 我多年來的忙碌, 不能令我live my life fuller, 相反地, 我把自己拉得太緊, 到頭來只有一個 “累” 字, 什麼都沒有做好.
大家讀到這裡, 可能會擔心Carl Honore 的In Praise of Slow會不會不是 “心靈雞湯” 類的self help books. 絕對不是! Carl 於書裡並沒有什麼教訓給我們讀者, 他只是客觀的把人類與時間的關係寫出來: 從沒有時鐘的日子, 到人類漸漸掌握時間的概念, 並利用時間來規劃生活 (例如發明lunch hour 來控制工人的休息時間), 到人類愈來愈追求速度, 要最快的車、最快的電腦…
不過, 這種追求速度的趨勢雖然有助文明社會的發展, 但到了二十世紀, 這種生活模式卻把我們應有的自然 (即想吃便吃, 想睡便睡) 的規律打破, 令身心都承受不了. 我最喜愛書裡的有關瑜珈的例子: 做瑜珈的人明明是希望透過這個運動去relax, 但卻他們繼續愛快的性格, 結果近年因為做瑜珈而拉傷的人大幅增加, 得不償失.
正因如此, 近年來於發達國家都興起了Slow movement, 以對抗這個潮流.Carl Honore 於書中便介紹了Slow Movement的發展和方向. 現時最廣受歡迎的是slow food, 亦即是用心吃地食. 這可以是吃一些有質素的食物 (而不吃Fast food), 可以是多點花時間煮食 (即使是最簡單的菜式), 甚至只是吃東西時多點欣賞食物的味道.
其實Slow movement並不是一個很extreme 的movement, 它並不反對有一些事情是需要有效率的. Getting slow 並不等如Against everything fast; 速度只是相對性. 如書中所說, 我們沒有可能從此脫離城市, 歸園田居; 因為這並不是我們最希望擁有的生活. Slow movement 提倡的是, 於繁忙的生活裡, 應該要有可以慢下來的空間, 而不是想停也停不下來. 所以, 只要於可行的範圍, 嘗試把自己的生活slow down a bit, 就已經是參與了Slow movement.
我自己看完這本書後, 就特別把我工餘的 schedule 重新安排過. 以前我努力的把schedule安排得密密麻麻, 而如果不能做得到, 便會覺得很frustrated, 而且會愈來愈憎恨自己的工作, 覺得是它令我不能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現在, 我把schedule 上面的item 減少, 反而是remind 自己,做什麼也好, 都要做得盡情一點. 就這樣輕輕一轉, 我的性格真正是180度的轉了過來, 連我的同事和朋友都嚇了一跳, 不相信常常杞人憂天的我, 竟然開朗了這麼多.
所以, 我絕對推介大家讀一下這本書, 因為你會更加了解時間運用的可能性 ; 而無論你最後認不認同slow movement 的理念, 你都會更清楚自己對時間運用的選擇.
但有一樣東西, 不論你最後的選擇是怎樣, 都一定要改一下: 就是不要再把 “Slow” 這個字看成是negative, 因為慢不一定是壞, 慢也可能很有道理!!
最經典的一幕是我穿了三寸高的高跟鞋, 口中明明說腳足踝很痛要走慢一點, 但最終仿是於整群人中走得最快的一個.
為什麼要這樣快呢? 因為我覺得只要凡事都做快一點點, 我便可以積累多些時間, 讓我做更多我喜愛做的事. 我常常想, 只要我快點完成手上的工作, 我便可以馬上進行去看電影、聽歌、練結他、做運動、 寫blog.... 我的人生就好像會充實一點點.
事實上, 我一直都很proud of 自己做事的速度. 特別是身處廣告行業, 根本沒有人可以容忍你做事情比人慢. 我記過我第一個上司, 見到初出茅廬的我做得手忙腳亂, 她的忠告是: “唔駛急, 最緊要快!”. 行外人可能覺得這樣的老闆很殘酷, 但是如果你的客戶天天都跟你大叫: “We want this NOW!” 的時候, 你便明白你的老闆只是想 “點醒你” 而已.
直至我上個月讀了 Carl Honore 的In Praise of Slow, 我才發現自己這種凡事講求快捷的態度徹底毀了我這二十多年的生活. 原來, 我多年來的忙碌, 不能令我live my life fuller, 相反地, 我把自己拉得太緊, 到頭來只有一個 “累” 字, 什麼都沒有做好.
大家讀到這裡, 可能會擔心Carl Honore 的In Praise of Slow會不會不是 “心靈雞湯” 類的self help books. 絕對不是! Carl 於書裡並沒有什麼教訓給我們讀者, 他只是客觀的把人類與時間的關係寫出來: 從沒有時鐘的日子, 到人類漸漸掌握時間的概念, 並利用時間來規劃生活 (例如發明lunch hour 來控制工人的休息時間), 到人類愈來愈追求速度, 要最快的車、最快的電腦…
不過, 這種追求速度的趨勢雖然有助文明社會的發展, 但到了二十世紀, 這種生活模式卻把我們應有的自然 (即想吃便吃, 想睡便睡) 的規律打破, 令身心都承受不了. 我最喜愛書裡的有關瑜珈的例子: 做瑜珈的人明明是希望透過這個運動去relax, 但卻他們繼續愛快的性格, 結果近年因為做瑜珈而拉傷的人大幅增加, 得不償失.
正因如此, 近年來於發達國家都興起了Slow movement, 以對抗這個潮流.Carl Honore 於書中便介紹了Slow Movement的發展和方向. 現時最廣受歡迎的是slow food, 亦即是用心吃地食. 這可以是吃一些有質素的食物 (而不吃Fast food), 可以是多點花時間煮食 (即使是最簡單的菜式), 甚至只是吃東西時多點欣賞食物的味道.
其實Slow movement並不是一個很extreme 的movement, 它並不反對有一些事情是需要有效率的. Getting slow 並不等如Against everything fast; 速度只是相對性. 如書中所說, 我們沒有可能從此脫離城市, 歸園田居; 因為這並不是我們最希望擁有的生活. Slow movement 提倡的是, 於繁忙的生活裡, 應該要有可以慢下來的空間, 而不是想停也停不下來. 所以, 只要於可行的範圍, 嘗試把自己的生活slow down a bit, 就已經是參與了Slow movement.
我自己看完這本書後, 就特別把我工餘的 schedule 重新安排過. 以前我努力的把schedule安排得密密麻麻, 而如果不能做得到, 便會覺得很frustrated, 而且會愈來愈憎恨自己的工作, 覺得是它令我不能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現在, 我把schedule 上面的item 減少, 反而是remind 自己,做什麼也好, 都要做得盡情一點. 就這樣輕輕一轉, 我的性格真正是180度的轉了過來, 連我的同事和朋友都嚇了一跳, 不相信常常杞人憂天的我, 竟然開朗了這麼多.
所以, 我絕對推介大家讀一下這本書, 因為你會更加了解時間運用的可能性 ; 而無論你最後認不認同slow movement 的理念, 你都會更清楚自己對時間運用的選擇.
但有一樣東西, 不論你最後的選擇是怎樣, 都一定要改一下: 就是不要再把 “Slow” 這個字看成是negative, 因為慢不一定是壞, 慢也可能很有道理!!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