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断河
据说这是王安忆试验性的作品。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让整本书无比厚重且难读,与现在小说普遍的两三句就分一段的格式不同,一页看下来往往只有一行空白予以分割。因此,你必须认真仔细,有时需要重复阅读,稍不注意你就会错过人物转变的某些重要瞬间。
书中人物的行为通过心理牵引,心理活动又使其行为合理化,人物的处境随着心理在无声无息或者陡然之间改变,这种改变往往是绝决的,是断然的,它们塑造了张达玲身边的人,那些人和事又反过来推动着张达玲的改变和成长。
例如,张达玲对郭秀菊母亲的印象。她听了郭秀菊的描述,被这个可怕的形象缠绕。
“她摆脱不了这梦境了,这梦境很险恶地缠绕着她,叫她日夜不得安宁,她小小的年纪开始失眠。她几乎是彻夜地难以入眠,那些裸着的故事越来越失去了催眠的作用,使她疲惫不堪,又使她亢奋不安。她被这故事折磨着,却又放弃不得。……她挣扎得极累,又绝望,忽然之间,她头脑里犹如一座冰山崩陷,轰然一声,她失去了知觉,一动不能动弹知觉却又陡地清醒,她眼前的被月光照白的窗外,犹如雪亮的闪电掠过,迅速而猛烈地明暗着,耳边却如雷鸣,,一阵压倒一阵,远处,冰山在塌陷。雪亮的闪电灼痛了她的眼睛,雷鸣则袭击她的耳膜,她要瞎了,要聋了,刹那间要疯了,要变成一个白痴了。”
再例如,陈茂在和张达玲第一次肢体接触后离开上海的心情。
“她如拦路抢劫的强盗却劫了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她又如乞讨的叫花子却缠上了个穷极潦倒的人。而她却又固执,不甘罢休,非要弄个水落石出。她与他只得展开一场厮拼,他们如在厮拼,如在拼搏。她拼命而徒然得从他身上撕剥着什么,使他深受威胁,他想逃跑,却被她追捕……他们互相扑灭了希望,他们互相讨伐了爱心,他们彼此都是刽子手,彼此都是受害者,他们互相地灭了做一个自然之子的机会。他们都做不了一个自然之子了。”
这些描写有的形象有的抽象,可以看出,它们拉动了角色间彼此的关系。关系和人物的想法要么通过动作表现,要么通过直接的心理描写。通过这样切合的第三人称的叙述,读起来会觉得好像那是自己的想法,变成了第一人称的视角。但读起来总体还是有点累,有些词语太书面,加上本身心理描写就是要边代入边琢磨。(所以我断断续续看了一个月
再说到张达玲,王安忆显然是给她的性格悲剧加了很多宿命的意味,从出生就没来由的哭泣到后来对自己对同伴对亲人的冷漠,她的冷漠是用来稀释她脆弱的善心的,表面无所谓冷淡其实内心渴望被爱和爱。时代悲剧和性格悲剧让张达玲失去了家人的关爱、唯一的朋友和懵懂的爱情。
然后文化大革命的下乡将她的生命截为两段。但这本书应该算不上是伤痕文学,只是单纯的记录张达玲的三十岁之前的事。作为小说,情节性也没有太戏剧化,童年的朋友,少年的情愫,都因为错过而永远的消失在生命中,还蛮符合现实的。最后偶然出现的恋人被描写为童年一面之缘的人,涉及的章节也并不是很多。
总体来说,有点头重脚轻的嫌疑,后面成年卷感觉像是收笔过快,其实可以继续写下去的。是工程太大了吧,毕竟要写一个人的一生还是很费力的。而且张达玲三十年的生命河流在书里已经到了相对开阔的境地,她终于完成了与大多数人的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