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解放军学习》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为了追求效率,解放军有自己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原则。管理思想:组织要有目标、要有纪律;管理方法:通过培训、激励、沟通和竞争实现组织的成长;管理原则:追求稳定、追求和谐。
一、为人民服务——崇高的使命,明确的目标。
心胸有多宽广,事业就有多大。使命是组织的灵魂,目标是组织的血肉。使命是组织的终极目标,是短期内不可实现的;目标是使命的阶段性体现,是短期内可实现的。使命和目标是组织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当一群人有一个共同目标,而这个目标单个人又不可能完成时,组织才能产生和继续存在。组织的使命,决定了这个组织的性质。但要使全体组织成员忠实地履行宗旨,就必须把这个相对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组织不同时期的具体目标。
共同而明确的目标,使这个组织产生了强大的竞争力。解放军组织的运作,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个“目标管理”的过程:1、目标明确。2、对目标的认同,是通过说服而不是压服的手段实现的。
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建章立制、确定游戏规则,确保组织效率。
使命和目标是指组织要干什么;而建章立制则主要是指这个组织和组织成员不能干什么。组织的效率来自组织的执行能力。执行能力的具体表现就是“服从命令听指挥”。 只有制度化才能使成员的“服从”成为一种习惯和自觉,所以服从是建立在统一和规范基础之上的。统一:从个体来讲,就是服从、是不讲价钱、千方百计地接受并执行的;规范:从组织来讲,就是你的“命令”必须是可以操作的(如同“齐步走”口令,在执行中包含了:(1)士兵听到口令后先迈出左腿;(2)每一步的步幅为75公分;(3)每分钟的步频为116步。这些内容需要组织的统一和规范,有量化的标准,否则执行就是一句空话)。是科学管理,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简单的事情可操作化,把可操作的事情可度量化、数字化,把可度量、数字化的事情可考评化——执行需要简单!这样,使组织按照同一机制和程式发展、扩张,从而具有了无性繁殖的能力(无性繁殖是说,一个组织需要有“自己复制自己”的功能)一天只干一件事,一年只干一件事,一生只干一件事。始终如一,何事不成?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从细节、从养成抓起。使组织成员把“一切行动听指挥”变为自觉。能不能抓部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衡量军官有无带兵能力的标准之一。
P.S为了保证能够将国际先进的管理体系不走样地移植过来,任正非下了死令:“5年之内不许进行任何改良,不允许适 应中国特色,即便不合理也不许动。5年之后把人家的系统用惯了,我可以授权进行局部的改动。至于结构性的改动,那是10年之后的事情。”这便是任正非著名的“三化”理论:先“僵化”接受,再“固化”运用,后“优化”改良。这种态度坚决的流程改善和制度建立,保证了华为至今在持续超常规发展中没有出现过大的管理失误。
三、解放军是所大学校——通过培训带动组织和个人的成长。
通过不断的培训、有计划的岗位锻炼,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同时,也使这些人实现了“从奴隶到将军”——从普通青年到企业高级蓝领、高级白领的跨越。为每个人都搭建了成长的平台,让成员梦想成真。在这样的企业,员工队伍整体有一种蓬勃向上的拼搏力量,员工自然会用业绩与忠诚回报组织。
同时,无论官位多高、功劳多大,都是组织培养的结果,使干部永远保持了一种“归零心态”,因此,永远不能骄傲自满,要始终保持普通一兵的本色。使解放军中没有能够凌驾于组织之上的将领。
四、关心士兵生活——成员与组织共赢。
一个没有使命的组织是走不远的,而一个忽视了组织成员物质利益的组织则是没有生命力的。企业的成长需要员工分享。让企业员工分享企业成长的快乐,是企业具有竞争力的基础。让组织成员分享到组织成长、成功的快乐,是其成员积极参与组织行为的重要原因,也使“企业靠员工发展、员工靠企业生存”得以在不断提高中实现
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激励规范行为,推动目标达成。
解放军十分注重培养成员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人是要有一种精神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会为组织创造无法估量的效益。军队对组织成员积极性的调动,是从激励开始的。组织的成长需要两种武器:正激励“胡萝卜”、负激励“大棒”。解放军组织在使用管理的“大棒”和“胡萝卜”这两种武器时,更多的是以“胡萝卜”为主的激励。这使所有参加过这个组织的人都有极大的成就感,也使他们对解放军这个组织具有心灵的依恋:那里是他们曾经取得成就的地方。
而在激励作用的发挥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在解放军组织中具有现实意义。解放军这个组织深信,只要有了模范,就有了学习的榜样,就有了规范——这是组织最有效、最好的激励。带兵秘诀是:连队需要什么,你就表扬什么。“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树立榜样,不是树立一个高不可攀的“神”,绝对不是造神,实际上是在成员身边树立一个可以感觉、可以学习,也可以达到的榜样、标杆。
企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激励机制,从不同时期员工价值诉求的特点出发制定合理的、有效的激励方案,根据高科技企业发展的特点,设立多条激励的跑道,只激励一条跑道,一定会使跑道拥挤不堪,所以一定要激励多条跑道,这样才能使员工真正安心地在最适合他的岗位上发挥能力。
在正激励的同时偶尔利用你的权威对负面的人和事进行“威胁”式的激励,会及时制止他们消极散漫的心态,激发他们发挥出自身的潜力。
六、天下是谈出来的——有效沟通创造无限价值。
“专业水平”和“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40%,其余60%取决于良好的“沟通”。社会组织行为学认为,组织的出现是人类沟通的结果,在组织内融洽的同事关系,能直接影响组织效率的高低。解放军用谈心谈话的制度和方式,简单便捷地实现了任何组织都希望达到的建立组织沟通,从而提高组织效率的目的。善于与别人沟通的管理者,能用诚意换取下属的支持与信任,即使管理过于严厉,下属也会谅解而认真地执行,不善于与别人沟通的管理者,即使命令再三,下属也不愿意接受,其结果必然是怠慢工作。
全体员工都站在上司的立场考虑问题,关键要使他们感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然而如何谈心谈话?首先就需要营造一种宽松、可以信赖的、平等的氛围;其次,谈心谈话要有目的;第三,企业的赢利性质,决定了谈心谈话也是有成本的。所以,有效的谈心谈话需要“打有准备之仗”,即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效益和效率。
七、军歌嘹亮——打造快乐组织。
建立一个快乐的组织,在于为成员提供一个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解放军的“文化”是部队无情的“刚性制度”和“如山军令”的有情补充。纪律和军令是刚性的、无情的,是没有讨价还价余地的,但组织需要用有情的“文化”来中和。一个只有严明的纪律而不能使成员心情舒畅的组织,是无法发挥其成员的主观能动性的,这个组织就没有创造力和战斗力。文化之于企业,对内具有“凝聚力”,对外具有竞争力。创建一个文化型组织是中国各类管理者的唯一选择。 文化是企业提高效率的倍增器,是融合组织内部关系的润滑剂,是企业竞争的加速器。
八、稳定压倒一切——制度建设解决委托代理问题。
军心不稳,地动山摇。但如何才能稳定呢?要正确的处理信任和授权的问题,除了依靠教育,更要靠有效的制度管理:一、制度怀疑。用人要疑,所谓怀疑不是人对人的怀疑,而是建立在制度上的怀疑(现代西方企业制度,先假定人是要犯错误的,于是就用制度来约束);二、监督、检查和控制。缺乏检查,制度就容易在执行中走形;三、授权给“德才兼备“的人。“德”,主要表现为对组织文化的认同,并遵守组织价值观;“才”,则具体表现为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组织需要的工作能力和技能。达到这两点,就是组织需要的“德才兼备”型人才。
九、经常拉响战斗警报——在应对竞争的过程中实现组织的成长。
竞争对手是磨刀石,一个没有对手的企业和产品,是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必然被市场淘汰。一个具有效率、具有竞争力的组织,首先应该感谢敌人。解放军之所以拥有强大的战斗力,在于她时时刻刻有“敌人”。所以,一、危机意识长存,“制造敌人”。企业家应该随时保持备战状态,永远“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二、就需要组织建立起一套灵敏的神经反应系统,知道谁是“敌人”,“敌人”在哪里?三、不打无把握之仗,先生存后发展。安全与退出,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机制之一。要先进行沙盘推演,并反复数次,后而行动。
十、让所有人参加比武——通过内部竞争实现组织成长。
组织的生存与成长,一方面在于他对外界刺激变化的迅速接收与反应;另一方面则在于通过自身的调整以应对。这就是变革了。外部环境发生急剧的变化时,昔日的成功模式可能成为今日的桎梏。所以,对任何组织来说,变革都是关乎生存的大事。内部创新和整合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外部适应,适应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然后等待时机,再来做大的动作。先有生存再有成长。
变革需要有“自己人打自己人”的胆略和智慧,这是为了激发竞争和组织活力。人们不会做你希望做的事情,只做你检查的事情。而解放军运用“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方式,目的是让所有成员和作战单位都参与竞赛。同时一个组织有无活力,要看有没有自己革自己命的勇气。通过这种竞争,淘汰或者说放弃没有竞争力的部分,将组织做强。
十一、成绩是总结出来的——在总结中积累成功。
一、只有不断总结,才能找到成功的规律。规律的探索是个不断总结和不断思考的过程。解放军的规律寻找和总结,不仅是对成绩,更是对问题、错误和失败的总结。总结成功经验,以争取更大的成功;总结失败教训,以避免再次失败。世界上任何优秀组织之所以优秀,任何卓越的企业之所以卓越,一定是他们对事物规律进行探索并遵循的结果。
二、只有不断总结,才有不断提高,哪怕每天只进步1%。优秀的组织,实际上都是从小事情、小地方做起的。小事情,重复千百万次,就变成了大事情,变成了伟大的事业。
三、解放军的总结是有制度保证的——固定的时间去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