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知为不有,是谈史学者极大的罪恶。

一篇篇看,到最后几论就几乎是匆匆翻过。说实话是没什么心思看。反复讨论引申的并没有多少内容。
中国近代史学的迷茫,就像前次说的,从唯物一统论被开放的现实所打开以后,矫枉过正的现象是无法避免的。平心而论,唯物史观除了在中国经常被用来强奸历史民意以外,其唯物主义根源对探究历史是很得体的。偶然性和必要性相结合,这种解释多美妙。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罗志田更多是立在一个史学史或者学术史的角度来阐述他的理论。他用胡适重新发现崔东壁作为例子来说明民国学界的问题。这不禁是对很多意图将民国学界推举上历史高度的一种反讽。平心以论,民国史学界成绩丰饶,但主旨不明。吸收新学科新名词西方用科学研究历史,也无法舍弃了旧精神旧思想乾嘉考据的眼光,大杂烩的一搅。一直到四九以后也不过是唯物皮乾嘉骨。于是乎,开放以后,看见海登怀特说历史是诗啊,木然遥望西方,不知所措。
罗志田在书里引了傅斯年的一句话,“以不知为不有,是谈史学者极大的罪恶。”这句话他一直引用,但是没有列出出处。他在给茅海建《天朝的崩溃》写的书评里也用了这句话。他对该书的评论主要还是体现在对于如何使用当时的观点来看待当时的事情。用章实斋的话来说就是“临古必敬”,“论古必恕”。其实也就是经常所说的设身处地的看问题。
今人必然没有古代精神,所以要设身处地看问题显然就更难。无法设身处地就根本谈不上什么敬,只求能恕已是万幸。
中国近代史学的迷茫,就像前次说的,从唯物一统论被开放的现实所打开以后,矫枉过正的现象是无法避免的。平心而论,唯物史观除了在中国经常被用来强奸历史民意以外,其唯物主义根源对探究历史是很得体的。偶然性和必要性相结合,这种解释多美妙。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罗志田更多是立在一个史学史或者学术史的角度来阐述他的理论。他用胡适重新发现崔东壁作为例子来说明民国学界的问题。这不禁是对很多意图将民国学界推举上历史高度的一种反讽。平心以论,民国史学界成绩丰饶,但主旨不明。吸收新学科新名词西方用科学研究历史,也无法舍弃了旧精神旧思想乾嘉考据的眼光,大杂烩的一搅。一直到四九以后也不过是唯物皮乾嘉骨。于是乎,开放以后,看见海登怀特说历史是诗啊,木然遥望西方,不知所措。
罗志田在书里引了傅斯年的一句话,“以不知为不有,是谈史学者极大的罪恶。”这句话他一直引用,但是没有列出出处。他在给茅海建《天朝的崩溃》写的书评里也用了这句话。他对该书的评论主要还是体现在对于如何使用当时的观点来看待当时的事情。用章实斋的话来说就是“临古必敬”,“论古必恕”。其实也就是经常所说的设身处地的看问题。
今人必然没有古代精神,所以要设身处地看问题显然就更难。无法设身处地就根本谈不上什么敬,只求能恕已是万幸。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