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 Song,As Life。

偶然原因,遇到这本书。很厚。一杯咖啡的时间是读不完的。
感动于姚谦老师在书中收录的作品之多,不仅有自己的作品,还有华语乐坛跨度愈三十年的优秀词作。原来《鲁冰花》的词是出自姚谦老师之手,原来特别喜欢的《秋天的海》也是他的作品,原来陈粒的《当我在这里》也是他的作品。才发觉原来陈绮贞《旅行的意义》歌词之中,差不多80%的句子开头的字都是“你”。
翻过几页,被“不论什么年纪,迎向爱情时我们都是新手”这句话击中,刚好看一个朋友微博猜是因为感情心情低落,把这一页拍照发过去作为安慰。
因为有磁带、CD、MD、MP3到在线音乐等音乐介质都有使用经验,而我至今仍保持对喜欢的音乐作品要购买实体唱片的习惯。当音乐响起,你翻开词谱,那一首歌的时间,在你翻阅词谱的时间,是你与歌者以及音乐人之间建立的一段不被打扰的时间的联结,看着词谱上的歌词,听着歌,会对歌词的印象更为深刻。
姚谦老师的这本书,犹如词谱的一个高解析版本,讲述一首音乐作品歌词创作背后的故事,道出某个句子,某个词击中听者心灵的原由。愈350页的认真、耐心和诚恳,是一个文字工作者对文字最大的敬意。
喜欢《当我在这里》中:
“闻到 秋光
沐浴 蝉鸣
枕着 白雪
听见 杨絮”
每个人心中不仅有一首李宗盛,也一定还有一首姚谦,听姚谦老师解析《家2》罗大佑的词也好厉害。这本书也很适合放在枕边,每天“读”两三首,会让你想起那首歌陪伴你的日子,遇见的人,生活过的城市,还有自己的样子,然后就会有一个很好的睡眠。
© 本文版权归作者 qb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