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在新的一摞绘本中,昨天信手拿来一本《一寸虫》给开涤读。
她并没有太多感觉,还没读完最后一页,小眼睛就飘到别处去了,但是我读完自己倒是想了很久,觉得这是一本写给大人的绘本呀。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一寸长的小虫子,总有小鸟来让它丈量长度,比如丈量不同鸟类的嘴巴、尾巴、腿……有一天,来了一只夜莺,请它丈量自己的歌声有多长。一寸虫就让它边唱,自己边量草的长度,最终伴随着歌声兀自走到了草地当中,再也看不见了。
这个故事其实是作者的自传。
作者李欧.李奥尼是出生于1910年的美国人,获得过经济学博士,人生的很长一段时间在做广告设计,拿了很多奖。直到49岁那年有了孙子,信手给孩子画绘本,一发不可收拾,画出了一大批获得全球最高奖项的绘本,直到89岁去世。
在《一寸虫》的故事里,前半部分好像在说,自己有绘画的才能,就像一寸虫会丈量,但是在社会分工中长期为他人服务,卖自己的技能为生,直到遇到夜莺,才通过自己的技能找到了最想去的地方,回到心灵的宁静。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这种从官场离开,重新回到田园生活的心情,跟一寸虫多么相似。
人生的目的,可能不是用自己的才华去换多少钱,而是可以选择自由。这似乎是两位中美老头最终共同的体悟。
因为李欧.李奥尼的画风自成一派、故事有哲思,在一本叫做《共读绘本这一年》的书中,有一个幼儿园的实验是带着孩子们读了一年他的书,一起去讨论、去演绎,把这一年的细节写成了书,豆瓣打分很高。
我喜欢这样的教育。最近在家里附近给开涤看托班,有一个比较贵,安排每天3节课,每节课30分钟,孩子如果乱跑会有老师陪同回到座位上;另一个是散养型,课程时间很短,之前有一个孩子喜欢浇花,可以让她整天都在浇花。
我特别欣赏后者,3岁左右的孩子,就让她顺从自己的好奇心去做事、去练习,大人觉得无聊的重复,就是孩子们获得喜悦的方式,只要她能够专注就好。不想用教室框住她,学习遵守与服从。
就像《田鼠阿佛》,也是这个老爷爷的绘本。有的田鼠,为了过冬采集玉米、坚果和小麦,阿佛却傻乎乎的站在一边,他说自己在采集阳光、颜色和词语。
对于孩子来说,希望她享受好奇心驱动下的自由,对于自己,也希望像”一寸虫“这样,把自己的能力献给好奇心的满足,而不为了标价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