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归来时满头白发,老屋已不在

不少老作家的后期作品读完后,给我的诸多感触里有两点很雷同,一个是“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式的惆怅;另一个是坦然,如齐邦媛先生所言的那种:“当跑的路我已跑尽,所信的道我已守住。”《我们的老院》也是这样;也许在冯唐和小四那里也能读出这些感触,但总觉得难以叫自己信服;更不要讲《乖!摸摸头》了。
在肖复兴这部充满回忆的散文集里,不一样的人物和故事在同一块巴掌大的四合老院里亮相和上演、荣光和谢幕,而所历的时间跨度却有整整半个多世纪。少年归来时满头白发,老屋已不在。
每一则故事、每一个人物……甚至老院里不起眼的草木一荣一枯,随着时间、通过作者视线,慢慢地拼凑、慢慢地拼凑,拼凑出一部属于那几代人的老院交响曲,时而浅唱低吟,时而壮怀激烈,甚至山呼海啸,不变的是——曾有过希望的苦难。
“自古皆悲恨,浮生有屈伸。此邦今尚武,何处且依仁?”,但愿未来,真的多点孔仁,少点孔武,尽管这个世界的实质是人吃人。
记得在某群里看到有人讲不要读中国当代作家(他的本意是多读五四前后的近现代作家),我为他将错过最靠近自己的声音而遗憾。
© 本文版权归作者 mohicaniano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