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成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冯唐的新书,《成事》,用了近三天时间吧,仔细看完。之所以说仔细,确实时逐字逐句去读,往常一本常规书的读速约380-450字/分钟 ,而读此书为270字/分,算是比较认真的对待了。
如果说此书有多好?其实并没有,只是近半年来,对于“曾国藩”这个圣人比较有兴趣,一些较专业的书也都一一拜读,至少在心里,有一个相对成型的曾国藩。而冯唐此书,是从其个人理解上对于曾国藩嘉言钞的解读,更直白一点说,应该算是一本读后感,至于为何细读,也是对于这些感悟的认同,虽远不及冯唐的成就及思想深度,但也算经历过一些世事,对于其解读,也加以自身的感悟,还不错。
<成事>开篇,冯唐说了一下自己写书前的思考:“我抵制了总结归纳的诱惑,像《论语》一样,每一篇都可以读起,每一页都可以直接放下”。其实我想,每一个人,对于自己认真想做的事,都给予极高的地位。在其心里,何尝不是想写一本可以经久不衰、可以跨越时间的书呢 ?只是,太难,放眼古今,也才出了一本《论语》而已。文中说了很多道理,但人毕竟是人嘛,真有几个能淡然看待“贪嗔痴”呢?所以,正常。
书中所强调的道理,其实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吧,都是从小到大被任何一个人念叨的,勤能补拙、脚踏实地、坚持、自省、修身、修心,每个人都能说出一堆。为何如冯唐之才,写书要念叨这些呢,我想,在经历过后,才能理解,最简单、最朴实的道理才是真理,才能经久不衰、才能跨越时间。当走过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的历程后,回过头,原来最开始的,也才是最真的。经历的过程,是验证的过程,是摒弃的过程,是提炼的过程,是去粗取精的过程,是沉淀的过程,是升华的过程。只有经历后,才能更加深刻的认同,才能毫无疑虑的去践行。
我想,之所以认真读,也是因为,自已也算经历过一些世事,真的绕过很远的路,也慢慢理解,哪些才是真的有意义。
这有些自夸,但实际体会,尤其一个“笨”字,能解决无数问题。
当“笨”时,就不会去想太多,会认同,会不停的去做。真正成事的人,有几个是靠聪明呢?我想,绝大多数,也都是建立在“笨工夫”基础上,加上运气,而已。而我们绝大多数人,一定认为自己是聪明的人,聪明的人一定热衷于走捷径,那么,就离万事起来越远了。所以,承认“笨”,才能真的去做事,也才有机会做成事。
书本身没问题,但从一个小的角度,提一点建议。有人会说“你有什么资格给冯唐提建议?”,是的,并没有,只是一点想法,也无论对错,至少在我看来,这个时点提出的这个问题,对于我的知识范畴是对的。如果考虑“冯唐是不是接受”,那是我真的有点不自量力了。并不求结果,只提观点。
我们看书的目录,有几人能看出书的内容?我相信,冯唐也不知道,这对于一些娇情或认真的读书人来说,我都不知道你想说什么,凭什么要听你说?就放弃了。
如果,可以为每一个章节,加一个总结,至少可以让别人一眼知道。如道德经,每一节都精简成精华,然而精华又凝炼成四字概括,让每个人都可清晰的知道。天地之始,功成弗居,圣人之治,和光同尘。多好。
也许,冯唐本人,近阶段对此书的满意度很足,也有较高期望,而豆瓣7.4的评分是很让人失落的。但再过几年,我想冯唐也会有遗憾,其实《成事》可以更好的,可以更真诚,更给人以思考。
近两个月来,在读书时养成了一个习惯 ,看到好的句子划线,看到更好的句子会加批注。其并非为了显耀自己多么高水平,只是读书时的有感而发,记录了,也就记下了,不记录,也就自然消散。所以,为自己留下那么一点点东西,哪怕写的不好,但承认是自己的。就像上边所提,“笨工夫”是值得的,没有笨工夫的慢慢积累,不不太可能 写出更好东西的。
别憋大招,长考出臭棋。
最近听过的一句比较经典的话,醍醐灌顶。我们总是想要一鸣惊人,总是想一下子就做成一件什么事,可这真的现实吗? 所以,先从笨做起,先从小做起。
以下一些句子,是在读《成事》时的一些批注,主要为自己复习一遍,温故知新,也算做一点分享,共同探讨。
这是一个苦差事,网易蜗牛没有批注导出功能,只能一点一点粘出来。
1. 《成事》:诚实和可信是用人的最重要品质
无为批注:诚实,可信,用简单的理解就是:靠谱。当说一个人靠谱的时候,就在内心里认同一点:让他做事放心。
2. 《成事》金句:管理是一生的日常,成事是一生的修炼。
3. 《成事》:我的古书单子包括:《道德经》《论语》《史记》《汉书》《资治通鉴》《曾文正公嘉言钞》《毛泽东选集》,等等。
无为批注:古之大贤的思考深度远高于当代,基于当时的人文历史背景,没有多少能分心,也没多少欲望的时代,潜心,用一生思考一个问题,反复淬炼后,经久不衰。如《道德经》,是可以选择背诵的。
4. 《成事》:我渐渐理解了孔子后人和梁启超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没有试图建立一个不重不漏的体系:总结归纳难免遗漏和变形,不如像草木流水一样把文字放在这里,读过之后,读者自然有自己的总结归纳或者再读一遍的欲望。
5. 《成事》:关键是要“耐得住”
6. 《成事》金句:曾国藩在另外一个场合提到: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
7. 《成事》:安于规,一生安稳。创新轨,一生颠簸。同样的一生,可以是截然不同的过法。
无为批注:我感觉此处的立意并不好。没有人不想成大才,做大事业,但真正能成事的万中无一,大部分人,即使风风火火的忙干一生,也未能成事,活的也不畅快,就是被这种思想所害。立意太高,想法太多,不如规规矩矩的做一个“笨人”,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做事,反而不经意间有了成事的资本,曾国藩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吗。也如德国的教育方式,培养职业技术人才,是认可大多数人一定不会成事,而给予活着的职业机会,反而成就了很多匠人,匠心品牌。
8. 《成事》:承认自己的局限性
无为批注:“认识到自己不行”,太难,大多数人,认为“我太NB了”。
9. 《成事》金句:做官成功之道是耐烦,做官积德之道是别折腾。
10. 《成事》:不贪财,不怕死(承平时期就是不怕犯错),不惜力。能做到这“三不”的中层干部,我没见过干不好事儿、带不好人的。
无为批注:不惜力,不知疲倦的就是干,免了偷奸耍滑的小聪明
11. 《成事》金句:模棱误国,呵呵误事
无为批注:有自己的态度,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底线,有自己的胆量。不摇摆,不退缩。
12. 《成事》:一个公司一个团队,一个好的工作氛围,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而是说实话、做实事,有针砭、不怕痛。
13. 《成事》:
第一,不分白天黑夜,和团队打成一片;
第二,不着急,慢慢来;
第三,亲力亲为,现场有神,要盯住。
14. 《成事》:做人,成事,如果想突破,要敢不同,敢坦诚,敢尖锐
15. 《成事》金句:尽人力,天意随。
无为批注:比“尽人事,听天命”更深了一层。努力了,成不成看运气,与努力了,好运随至。与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异曲同工。
16. 《成事》:真正在人间成大事的人,他的底色往往是悲观,他对人性没有太多期待,他的心血往往不被世人理解。
17. 《成事》:只能自救,“久病成医”的人,是守成之人;可以破敌,“因病成妍”的人,是创业(为功)之人。
无为批注:
尽人事,天命随。
屡败屡战。
因病成妍
18. 《成事》:再猛的人,最圆满的人生状态不是得到一切,而是满足
无为批注:知足常乐?志得意满时有几人能做到
19. 《成事》:所谓读书人的中年危机,不是中年皆油腻,而是中年正处在一个岔路口,既可以往上走,会当凌绝顶,也可以往下出溜,成为一枚油腻猥琐中年男(正可圣可狂之际)。在这个人生关键点上,曾国藩说,好朋友之间,不是互相抬轿子、互相让对方爽,而是互相挑刺、互相督促,一起做个好人。
无为批注:35至40岁之间,可能就是这样的尴尬。能者,已成事,成事之人也易放松甚至放纵,从心理到生理到身体,30岁发福者居多,35以上更甚之,源于对身体的放纵,便一发不可收拾。而在这个阶段,强迫一下自己,用一年时间,先给自己一个结实、紧凑、耐操的身体,应算是自己之大幸。看这书古文多了,写字也忽的文绉绉起来,很有意思。
20. 《成事》金句:敬,对自己严;恕,对别人宽。
21. 《成事》:这段话讲述了成事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明。
第一要指出的是,在成事的诸多要素中,如果排除“命”“运”等非自身要素,“明”是第一重要的元素。临事,“明”字为第一要义。现代汉语中和这个“明”字接近的词汇是“智慧”。
“明”字有两层意思:高明和精明。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高明和精明与现代汉语常用的词义不同。
高明是指有大局观,能跳脱具体事物、具体人物、特定时代、特定心性,看到不变的规律、问题的核心、处理的原则,类似佛教中的“觉”。有了觉,超越了无明之苦,才能有戒、定、慧。能高明,能见山河之旷远、人心之顽固、世间之轮回,也就能降心抑志,窥见万事万物寂静涅槃的底色,也就渐渐归于平实。
精明是指有精密度,调查研究获取足够详尽的信息,不想当然,多方推理、反复论证,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不拍脑袋。能事事求真、求精、求准,俯下身段,实事求是,从不“我以为”,从不走捷径,也就渐渐变得实在,也就渐渐归于平实。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高明是大处着眼,精明是小处着手。做事没有真正的捷径,于高明和精明两个角度反复做实事,反复磨炼心性,就是捷径。
无为批注:此处须反复读
22. 《成事》:敬,敬天悯人,尊重常识和积累,不走捷径。恒,在对的事儿上坚持投入时间和精力,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不求速效。
无为批注:能做到恒,一切均可行。很多牛人,就是两个事,笨工夫+坚持。长期下来,有如复利。而笨工夫与恒,却是绝大多数人看不上和做不到的,所以,大成者少。
23. 《成事》:要揣摩不因时间流逝而变、不因空间转换而变的真、真理和大美
无为批注:经典才能抗住时间的检验,厚积薄发。追热点,一阵风而已。
24. 《成事》:骄、惰未有不败者。勤字所以医惰,慎字所以医骄。此二字之先,须有一诚字,以立之本。(与李申夫)
无为批注: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惰至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傲至败。出自“曾国藩”,应该与此处所指一致。
25. 《成事》金句:总结成事公式:成事=诚×(勤+慎)
26. 《成事》: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
无为批注:有原则,不得瑟,逻辑清晰,不吹牛B
27. 《成事》金句:平时做不到的,临敌也做不到。
28. 《成事》:平时就是战时,不能拿“平时”当借口,每天必须早起、习劳、忍饥耐寒。
无为批注:如衡水一中教学法,统考次数比别校高出10倍,每个人对待高考时,就像刚刚过去的考试,家常便饭而已。没有任何负担,习惯成自然,自然成者居多。
29. 《成事》金句:君子越退让,小人越狂妄。《论语》说“当仁不让”。
30. 《成事》:曾国藩讲养生,也是大实话:少操心,少纠结,少烦恼;多走路,多健身,多运动。
31. 《成事》:天妇罗。日本餐点中,用面糊炸制的菜品,统称天妇罗。
32. 《成事》居高位者,做管理的人,职责就是两个:第一,知人善用;第二,懂得做事的规则和逻辑(晓事)。
无为批注:从所用之人,看其水平,从小事的细节看其水平。
33. 《成事》:“耐烦”二字,是做事的首要修养,做任何事的首要修养。既然要成事,就要做事。做事哪有不烦的,既然要做事,就要耐烦。
无为批注:忍得住琐碎,禁得住烦躁,抗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
34. 《成事》:规则。建立规则容易,执行规则难。
35. 《成事》:宜浅不宜深——别考验人性,考验人性的人都输了
36. 《成事》:把逆境当成机会,不是逢低抄底的机会,而是修心的机会。
37. 《成事》:知道分子,一无是处。
无为批注:只知道,不深究。知道100个,不如了解10个。自省吧
38. 《成事》:至于其他反天性、不害人的心思,只要察觉到闪烁,也去行动吧。比如去跑十公里,比如开始读一本又厚又难读的书,比如少吃半只肘子。
无为批注:反人性的事,总归比较难,当突然想做的时候,马上去做,犹豫一分钟,自己就打败了自己。不给犹豫的机会,机会更大。
39. 《成事》金句:拖,一定不能成事。慢,一定伤人。
40. 《成事》:喝酒之后,手一定要远离手机。
无为批注:肺腑之言。
41. 《成事》:偷奸耍滑、机巧权变,都是油腻。
无为批注:小聪明是真的蠢,以诚相待,以真相待,反而容易拉近距离。
42. 《成事》金句: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到,又要简捷。
43. 《成事》金句:行百里者半九十。
无为批注: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原文的意思是: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才开始一半而已。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越要坚持到最后。
44. 《成事》:好公司的五大成事要素:一个明强的CEO,一个三观一致但是能力互补的班子,一个制胜战略,一个有吸引力的奖励计划,一个在战略执行过程中越来越坚实的核心能力。
无为批注:一个NB的老大,一帮能干活、能抗事的兄弟(中高层),一个可成的不小的事,一个相对公平的分钱方案,一个逐渐形成并强悍有力的企业文化。
45. 《成事》:知耻近乎勇。
无为批注: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能不断反思自己的品行,已经可以说很强悍勇敢了,只是做到扪心自问太难。
46. 《成事》金句:吃苦耐劳在很多时候比聪明伶俐更重要。
47. 《成事》:治骄傲的第一有效方法:管住嘴,不轻易嘲笑别人。
治懒惰的第一有效方法:不恋床,不睡懒觉。
无为批注:酒后的嘴容易秃噜,控制饮酒,适当饮酒。不懒床,目前不算不错,只是难于早睡。
48. 《成事》金句:第一,不要后悔自己做错的地方;第二,不要议论别人做错的地方。
49. 《成事》金句:时间,善待埋头做事的人。
50. 《成事》金句:用平常心,处世;用进取心,做事。
51. 《成事》:往往积劳之人非即成名之人,成名之人非即享福之人。
无为批注: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有些大事需经几代去完成,完成前的所有积累,是大事成的必要条件,如秦皇岛的秦帝国,如果没有秦孝公的始,前几代的坚持,不可能一促而就。有些大才也须经历几世,如曾国藩,祖父曾兴刚的仕途思想坚定,持续的投入、准备,经历曾父曾鳞书,才成就大才曾国藩。当然,曾的大才主要并非于此,但如果没有前两世的准备,也不可成。
52. 《成事》:奢、俭,都是物质层面的事。更重要的是“念”,是内心和精神层面。所谓修行,就体现在这里。阿玛尼和窝窝头,鱼与熊掌,兼得与否,在乎心。
无为批注:奢过之后,才能更进一层,体会俭的真谛,且必须是在奢的基础之上,古今史上能做到由奢入俭的不算少,由俭而享受俭的,万中无一,毕竟未体会过奢的华。释迦牟尼如果不是厌弃了太子的奢华,怎可顿悟?难道冯唐自己不是吗?
53. 《成事》金句:认命,不是投降;认命,是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然后,努力去做,是谓“安命”。
54. 《成事》金句:学习控制愤怒,是一项重要的人生技能。
55. 《成事》:到了人生后半场,他悟到了,带大队伍不是这样,也不能这样,推功揽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成大事者让他人成大事。
56. 《成事》:不惯着。不惯着自己,不惯着团队,不惯着孩子,不惯着父母。越惯着,人性的恶越显现,越坚忍耐烦、劳怨不避,人性的善越显现。
57. 《成事》:天赋还是硬硬地在那里,天赋还是比后天努力更重要。
无为批注:我操,有实真话确实比鸡汤难以让人接受,又不得不接受。但绝大多数人,都远触不到天花板。
58. 《成事》:能戒烟,无事不可成。连烟都能戒的人,要敬畏,要小心。
无为批注:能成功减肥者,亦无事不可成。当做成过一件极难之事后,心态的自信,会提高所有成事的机率。
59. 《成事》:在能否修炼成成事人这点上,我反而相信后天大于先天。聪明、文笔、书法等,先天起决定作用;能否成事,很大程度看习惯,特别是能不能对自己狠,习惯的养成,后天重于先天。
60. 《成事》:所谓学习,只有笨功夫;所谓“快乐学习”,扯淡!
61. 《成事》:德不配位是常见的大忌。你想想,你的本事和你得到的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你还坚持,劈你的雷也在坚持要劈你的路上了。
62. 《成事》:老天爷不喜欢三种东西:巧、盈、二。取巧、自满、不定。
无为批注:古语的精炼表达,一个“二”字,说出很多问题,一定,不专心,不持续。
63. 《成事》:不能早起的人,不足以托重任。
64. 《成事》:不要和很多人的集体人性抗衡,不要和人类共同的弱点死磕,基本都会输。
65. 《成事》金句:不要走捷径,捷径都是通向邪路最快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