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皈依后就进入了佛门,以后一定要守持皈依的戒律。第一,从今以后对上师三宝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心,不退失信心。第二,恭敬对待上师三宝。不要把佛像、经书、僧衣和佛教用品等放到地上或其他不清净的地方,更不能跨过去。第三,将上师三宝作为自己唯一的依估。
佛教的寺庙或者佛教徒家里一般都会供养佛像、佛经佛塔等三宝所依。佛像和佛塔首先要装藏,如法装藏的佛像、佛塔具有殊胜的加持力,并能调节外在的地、水、火风、空这五大元素。
装藏所需的物品,比如五金、五木、五宝石、五药、五谷、五布、五经咒等在经文中有详细具体的说明;进行装藏的必须是戒律清净的出家人,要求也很严格,比如装藏期间不能吃肉和葱蒜,并最好守持八关斋戒:装藏用的经文不能损毁;装藏的过程要严格按照仪轨、如理如法。装藏过程中丝毫的错误都会有很大的因果,对装藏的人有非常大的影响。
开光是由具德上师念通佛菩萨制定的开光仪轨,迎请诸佛菩萨降临,将加持融人佛像、佛塔、经书等。对主持开光的上师的资格要求与灌顶上师完全相同。首先进行开光的应当是一位具德上师,不过以往有高僧大德开示过,念通七遍以上的缘起咒,佛像就可以成为三宝所依,具有很大的加持;另外,应当依照佛菩萨与传承上师制定、加持过的仪轨进行开光。具足这两个条件的话,真正的具德上师一定有能力迎请到诸佛菩萨。
一些古老的佛像、经书非常珍贵,是因为在历史上,有很多位传承上师曾为它们进行过开光。开光后的经书、佛像与没有开光的经书、佛像相比,加持与供养的功德天差地别。
金刚乘
在末法时期遇到佛法很难,遇到金刚乘的教法就更难,因为金刚乘的教法只在普严劫先生王佛、贤劫释迦牟尼佛、华严劫文殊师利佛的圣教中才出现。
莲花生大士是密宗的祖师,他从印度将金刚乘的教法完整地带入藏地。莲师之前也有密宗大师进藏,但是因为各种违缘都没能广弘密法。莲师以其不可思议的神通降伏了当时藏地的邪魔外道,但最重要的是他具有无所畏惧的慈悲之心,面对被业力牵引的众生愈硬愈强,毫无退却,所以他被尊为“邬金第二佛”。
金刚乘被称为速疾解脱之道,具有众多积累资粮的方便,不需要按显宗经典所说的经三大阿僧衹劫,或肝脑涂地等极大苦行即能证果。这对于生在末法时期,缺少耐心又弱的我们来说,真是一个好消息。
社会上对密法有很多误解,比如学密法的可以肆无忌惮地喝酒、行淫、杀生等等。事实上,密法的行持与修行人的证悟境界、修法的场合等密切相关,只有达到境界才能做相应的行为,否则会造下严重恶业,果报惨烈。西藏有句老话:普通人不能做瑜伽士的行为,瑜伽士不能做大成就者的行为。
学习密宗需要以显宗为基础。藏传佛教中是显密共修许多显宗的修法,都会拿出专门的时间进行修持。显密共修对修行人来说是很殊胜的。
佛陀的教言可以通过文字流传下来,但佛法的真谛只存在于上师的心里。它的传承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以心传心。
密法中大圆满法的传承从普贤王如来至今,法脉没有断过。
如法获得灌顶以后,才真正进入金刚乘,没得灌顶的不是密宗弟子。获得灌顶前要先皈依,没有皈依就求灌顶不如法。
获得灌顶的机会非常稀有,能获得灌顶是往昔积累的无量福德在此时的显现。在灌顶以前,传统上要求上师和弟子相互观察很长时间,所以我在汉地给居土们灌顶的次数不多。
得到灌顶后就成为密乘弟子定要护持密乘戒律。有人误认为只有出家人才需要持戒,其实在家人一样需要守持戒律,尤其是求到灌顶后更要严格守持。得到密乘灌顶的在家人比只持沙弥戒的出家人戒律还要严格。
清净的戒律是一切功德的根源,是获得暂时和究竟解脱的基础。得到灌顶之后,比灌顶更重要的是护持密乘戒律这是每位密乘弟子必须遵守的。
密乘戒律很广很细,其中有五条根本戒,进一步扩充又有十四条根本戒。
密乘五条根本戒的第一条:不含无上密法,是对周围的切显现,看到的、看不到的,全部观为清净,观为诸佛及诸佛之清净刹土。净观是迅速积累福慧资粮、清净业障的殊胜方便法门。
自心不清净,才会见到不清净的外界显现。实际上,我们眼前的一切本质上就是清净法界。净观不是把本来不清净的硬观想成清净,而是实相本来清净,凡夫因为迷乱习气障碍无法见到而已。
不舍无上是守持一切哲言修行的命根,根本戒中很多与它相关,这一条戒律非常清净的话,很多戒律都会清净。
在闻思、修持金刚乘教法时,要把上师观想成佛,法身普贤王如来、邬金莲花生大士、报身金刚萨埵或者阿弥陀佛;闻法地点观想成佛的浄土,密严法界宫、铜色吉祥山莲花光宫殿、东方现喜刹土或西方极乐世界;把闻法众眷属观想成持明、勇士、空行;所闻之法是无上大圆满;时间是从普贤王如来到现在的根本上师之间,口耳相传连续不断的常有相续。实相本来就是这五种圆满,所以这样观想。
密乘五戒的第二条是:密法弟子要恭敬上师,不能诋毁、诽谤上师,不能对上师有邪见。显宗里有同样的要求,但是密宗更注重这一点,并且有很系统的讲解。
密乘五戒的第三条要求不间断密咒手印,就是不要间断念通本尊的心咒和观想本尊,念咒和观想时不要忘记手印。
“不间断手印”这条戒律里说的手印通常指四手印:明观本尊身的大手印、思维的法手印、言说的誓言手印、变结的业手印。如果不了解这些手印的意义和行持的方法,合掌就可以,能代表所有的手印。
得到灌顶后要坚持修法,不能间断。密宗弟子如果连续六十天不修持佛法,很容易破密乘戒。
不间断”最起码是从接受灌顶后到这一世生命结束,严格地说是直到成就菩提之果。“不间断”还有一层含义是:上等修行人需要不分昼夜,至少每隔三四个小时就修行一次,差一些的也要每天修行一次。如果生起了舍弃勤修本尊心咒、手印的念头,就是破戒。这条戒律简单说就这些,实修起来要有长久的打算。
密乘五戒的第四条是慈愍已入正道者。这条戒律要求所有密乘道友,尤其是依靠同一上师、同一坛城受灌顶、窍诀的金刚兄弟,从入道起一直到菩提果之间,不断绝亲近之情。内心舍离就破了这条根本戒。
在金刚乘中,金刚上师与弟子之间、金刚兄弟之间的关系比世俗间的父母、兄弟姐妹的关系要近得多。广义地说所有获得密宗灌顶的人都是金刚兄弟,但同坛灌顶的金刚兄弟,关系更为密切。
第五条根本戒是不泄露密法。对暂时不了解和不接受密乘见解、不堪为法器的人,不要宣说密宗的甚深见行,也不要泄露上师和金刚兄弟叮嘱保密的事。如果明明知道还诉说这些内容,就触犯戒律。
保密的对象主要有三类:失坏密乘戒律的人、未得灌顶的人、不信密法的人。密法里有很多秘密的窍诀和方便的修法,有人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理解,甚至产生邪见。对密法生邪见、诽谤密法的果报很大。
学密法的人不要告诉别人自己学法过程中的不共窍诀修法和观点。一般来说,密宗的甚深见解、深沉行为、本尊名身、修行瑞相这四种,无论何时都不应说出去。
密宗的供物、资具等不要对外张扬,要保密地使用,这主要是为了避免不了解密宗的人起邪见或损害修行人的悉地。有些很秘密的修法如果泄露出去,会对自己的修行产生很大的障碍。上师或金刚兄弟特意嘱托要保密的事,也一定不要外传。
藏语中,拜师求法叫“喇嘛拉登巴”,“喇嘛”的意思是上师,“登巴”的意思是依靠。世俗之事,一般人也能帮你解决;而成办解脱轮回的大事,只有依靠上师。
问:如果有轮回,为什么世界比以前多了那么多人口?多出来的那些是哪里来的?
答:佛教的轮回讲的是六道轮回,众生跟随业力在天道、阿修罗道、人道、旁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之间生死流转,不是只在人道循环。其他道的众生在耗尽福报或偿尽业报之后,会堕落或上升到人道来;而人在一期生命结束后,也会随善恶果报或升天或堕入三恶道或继续投生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