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对父母的期待,也许相处起来会更自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坦白来讲,阅读《不成熟的父母》这个过程对我来说比较痛苦。书中的很多案例使我回想起在成长过程中遭受到的种种否定和批判,而我也意识到这正是父母情感不成熟的一种表现,我现在所需要做的,一方面是提高自己的情感成熟度,另外一方面是尽量避免父母对我的影响。
在导读部分作者介绍了如何判断你是否出生于一个父母情感不成熟的家庭,情感不成熟父母的四种类型以及孩子应对不成熟父母的两种方式。
当你有如下感受时,你可能出生于一个父母情感不成熟的家庭:
1.不敢肯定自己的感受,为自己的不高兴而感到愧疚;
2.有“一定要照顾好父母”的念头;
3.有一种孤独感;
4.感觉和父母交流起来很困难,他们很难被取悦,他们的自尊建立在别人的服从上。
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情绪型父母:他们的情绪极为不稳定而且难以预测,他们依赖别人来安抚自己的过分焦虑,他们会把一点点沮丧放大到世界末日的地步,当他们崩溃的时候,会让孩子也跟着自己经历激烈的绝望和愤恨。
2.驱动型父母:他们追求完美,如果孩子不够成功,他们就会感到孩子令自己蒙羞。虽然他们会因为忙于自己的工作而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的情绪,但是他们很乐于花费时间和精力来掌控孩子的生活。他们会选择性地夸孩子,迫使孩子走上他们所设想的成功道路,而不管孩子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
3.消极型父母:他们回避自己的情感并逃避问题,他们可能很爱孩子但却无法成为孩子的依靠。当家庭遭遇危机、孩子因此受伤时,消极型父母往往视而不见,而选择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
4.拒绝型父母:他们更乐于自己待着,并回避与人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如果对方坚持要获得情感上的回应,他们会变得愤怒甚至有暴力举动。
面对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孩子主要有两种应对方式:外物掌控与自我掌控。外物掌控的小孩在受到伤害时,会从外界找原因,当他们内心产生不适情绪时,会用冲动行为把内心痛苦表现出来。而自我掌控的小孩则更倾向于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认为被情感不成熟的父母伤害是自己先犯了错,并认为要想改变父母,得先改变自己身上的问题。
在第一章到第七章,书中列举了大量的案例来说明情感不成熟的父母是如何影响孩子的生活并对导读中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感到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所经历的事情与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比如在第一章“苏菲的故事”中,苏菲希望与交往多年的男友杰里结婚,杰里知道苏菲的想法但却一直回避这个话题,甚至用装了纸条的戒指盒跟苏菲开玩笑说:“现在你可以告诉你的朋友,我向你‘求婚’了。”苏菲把这件事请打电话告诉自己的母亲,而母亲竟然站在杰里这边,还对苏菲说:“这只是个玩笑,你何必生气呢?”
这个故事使我想起,在大学的时候,每当我有烦恼打电话回家,期望得到父母的安慰时,我的妈妈总是会说:“这有什么啊。别人那么做肯定有他们的道理,你别那么多事。”后来我开始不对他们说自己的事情,如果他们问我,我就说都挺好的,但渐渐地我开始觉得这么做有些“无聊”。我觉得我的“报喜不报忧”和别人的“报喜不报忧”不一样,别人是不希望父母为自己担心,而我是不希望再多一个人给我批评。
在第二章“埃莉的故事”中,埃莉的母亲在未经埃莉允许的情况下把她的猫送人了,“因为它把家里弄得一团糟”,同时她的母亲还告诉她:“我们只负责给你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至于你的感受,我们根本不在意。”
在这个故事中我仿佛看到了《狗十三》的影子,同时“我们只负责给你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至于你的感受,我们根本不在意。”这句话也使我回想起在初高中的时候,我刚刚进入爱美、喜欢打扮自己的年纪,很想买喜欢的衣服。但我的妈妈总是说:“为什么你总是想要那么多?我们两个供你吃、供你穿、供你上学已经花了很多钱,咱们家的条件就是这样,别总跟别人比吃比穿,多学习比什么都强!”于是我再也不敢提出过分的要求,我羡慕那些每天穿得漂漂亮亮的女生,然后自己默默学习。
这件事情的后遗症是,我对漂亮的衣服似乎一直有无法抑制的欲望,但同时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即使我自己挣钱了,可以买得起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也总是不舍得花钱,不舍得买品质好的衣服。跟家属认识以来,他一直都鼓励我买所有我想买的东西,所以我也经历过疯狂花钱的时期。最近的一年来仿佛是“花够了、看开了”,对衣服、包包、化妆品这类东西逐渐开始不在意,把更多的钱花在了投资理财、提升自己上面。
除了阅读到很多令我感同身受的案例之外,这本书也使我意识到我自己也是一个情感非常不成熟的人。在第二章:认识情感不成熟的父母中,作者介绍了情感成熟的人和情感不成熟的人分别都有哪些特点。
情感成熟的人已经充分从原来的家庭关系中独立出来并且建立了自己的生活,他们有很好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感,并且很珍惜他们最亲密的关系。相反,情感不成熟的人固执、抗压能力差、喜欢做让自己舒服的事、主观、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理心。
作为一个外物掌控者和自我掌控者的混合体,一方面我非常独立,不喜欢麻烦别人,但另一方面我也是一个在感受到情感不适时容易习惯性从外界找原因的人。情感不成熟会弱化人们应对压力和与他人建立亲密感情的能力,他们害怕与别人尤其是自己的孩子建立亲密关系。这大概也可以解释我在大学及研究生期间一直单身以及我现在有些害怕要一个自己的孩子的现象。
对我帮助最大的是这本书的第八章:如何避免被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影响。作者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如果你在和父母交流的过程中,你的目标是改变父母的心意,那么就此打住,并好好想想其他明确的、可操作的目标。”
作者介绍了三种与情感不成熟的父母相处的方式:独立观察、成熟意识法和从角色型自我中走出来。当你在与父母交流时,最重要的三点是:1.表达之后就不再把事情放在心上,不要去试图控制他人给你的回应,只要清楚地表达了自己就可以;2.专注于结果,而非关系;3.不要与对方建立密切关系,要善于控制。
这些方法听起来似乎都不是“正常”的亲子关系,因为它指导你在和父母交流的过程中不要过分表达自己、追求亲密关系,相反只是建立一段“关联”关系,对情感不要有过高的要求。但仔细思考会发现,这其实正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反思自我,其实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希望通过不断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改变父母,使他们能够“理解我、支持我”。但显然我的努力都是徒劳无功的,我的母亲反而会通过“你怎么这么任性。你真让我失望。别人都怎样怎样,你为什么要这样。”等等一系列反馈来使我感到内疚,使我觉得我是“异类”,听她的话才是最正确的做法。我对我们的情感亲密度要求太高了,如果只有我一个人希望能够改变我们长久以来的相处模式,显然是做不到的。
在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中,我们常常被灌输类似于“所有的父母都爱他们的孩子”,“父母将永远支持你”,“父母无论如何都会爱你”,“不论父母做什么,他们都是为了你好”。而这本书促使我们跳脱出来去思考:我的父母真的是全心全意为了我好吗?我真的需要与父母建立对彼此开放、保持情感互惠的关系吗?
我想接下来我应该会尝试减少对于父母“理解我、支持我”的期待,把他们同样当做独立的个体而非我“父母”这样的角色去相处,建立一种新的相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