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者必读书单《芬奇论绘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达·芬奇(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意大利著名艺术家、科学家。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并称意大利“美术三杰” ,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是一个博学者:在绘画、音乐、建筑、数学、几何学、解剖学、生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地理学、物理学、光学、力学、发明、土木工程等领域都有显著的成就。他全部的科研成果保存在他的手稿中,大约有15000页,爱因斯坦认为,达·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当时就发表的话,科技可以提前半个世纪。
《芬奇论绘画》就是整理出来的他的手稿,这是本老书估计也只能在二手市场上买得到了。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论绘画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叙述了绘画的实践技术。
文艺复兴石时期绘画被归于手工业,不成体系没有社会地位。芬奇通过辩证的方法将绘画与当时高雅的艺术诗歌、音乐、几何、雕塑以及与手工业的区分等做详细的对比。如:达芬奇认为诗歌富有创造力的艺术,但人与诗歌之间缺少了一种整体的延续性。人们需要一段一段的读和理解文字,往往是上一个感觉有了读到下面就忘了或者说转移了。绘画就不一样,它直观、迅速,用人类最直接接触外界事物“视觉”,一看就能产生情感并将这个主题的感给大脑。音乐它不具有留存性,音乐一段以后就是另一段不像绘画可以经得起人反复观看,体会。与几何的对比达芬奇谈到了绘画中的透视、光学,以及所出的著作。而与雕塑,雕塑家会学习解刨人体认识线条美和比例美却缺少明暗、光影等知识。绘画却不然,画家要比雕塑家懂得更多更广。在那个时代达芬奇势必要将绘画推到高雅的艺术行列中,让它自成一派,受人尊敬。作为习美术者,虽然现在我们不需要去考虑这些问题,但在当时我敬佩他,也受益他。或许就是因为他的努力我们绘画艺术才能够那么快成为一系,有自己的语言和研究人员,才能有那么多历史留下来供我们学习与参考。
绘画实践部分是达芬奇的自己的绘画总结,第一部分讲了作为一个绘画者我们该有的一些素质和品行。达芬奇认为不要为了钱多钱少而却改变绘画作品的质量,这是不可取的。画家也应该有画家自己的游戏,如几个人一起比一比谁估计的瓶子高度最精确。第二部分讲到透视,透视分三种距离透视、色彩透视、清晰透视。根据距离的不同物体大小会产生变化书中也提到了变化的比例问题。色彩会减弱并融入环境这与眼睛与物体之间存在的媒介空气有关。清晰度也会产生变化,以及变化的比例。后面还讲到素描明暗,构图,就不一一叙述。
以前一直想找这类书籍来读一读,这本书确实是值得去看的好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