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手不释卷的历史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中学时要能看到这样的历史书,估计考试分数能过及格线。
后半部梳理了《论语》、《老子》、《庄子》的思想脉络,以及它们分别成型的时代背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性情不同倾向不同,书里可以看出作者对孔子的认可与感情,而我个人还是喜欢《道德经》的大道至简,尽管它被作者评为“用道来操控人生”。😂
给4星,扣1星是因为跟01重叠的内容有点多。
摘抄:
周人的四个遗产:
1.世界观:“天”的观念与“天”的信仰
2.宗法封建制
3.非表音文字(中国文字在周朝固定了字形,也固定了文法,就此维持了两千多年不变)
4.中国文明核心地理区域
你活在一个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中,你运用什么样的语言,就决定你如何思考以及你能够思考什么。语言、文字系统所带的价值,不断地从最根本的地方影响你,甚至训练你如何去看如何去听,看见什么,听见什么。
我们能看到的历史,经过了前人多次的改写和诠释。在不同的时代,人们会戴上不同的眼镜,从历史中看到不同的东西。人们会倾向于了解和自身环境相合的经验,对于和自身环境有较大差异的经验,则要么予以忽略,要么去除其陌生性,改造成自己能理解的面貌。
周和后来的朝代大不相同。周的实体,是上千个到处散步,具有相当独立地位的“城”。这些“城”借着封建和宗法组合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庞大又细密,松散却又明确,维持了西周几百年的和平发展。
从各种史料看,文王的本事和成就,都指向高度的联盟手腕。他懂得如何利用周人的资源去笼络附近的各方势力,环绕着周人建立起一个能够有效协同运作的组织。这是周人快速壮大的秘诀,也是商人不得不接受他为“西伯”的主要原因。
因为有了孔子,礼与伦常从原来的封建宗法规范转型为一套抽象的思考与原则,因而在中国文明组构中占据了最核心的位置,要看清楚此后的中国文明特质,我们不可能忽略孔子,绕过孔子。
“老”是对于“道”的运用,以“道”来操控人生;“庄”却是反知识,更反人世间任何操控、算计形式的,追求的是一种体验的安慰、体验的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