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读的书

这几日在翻多识仁波切的《密海灯塔》——在林芝新华书店买的,大约是本密宗常识性质的书。这类书通常回到日常环境中就读不进了,所以借着在兴头上,想一鼓作气扫荡了。最让人感兴趣的是密宗对人心理、意识的训练。
大概是从95年左右之后吧,基本看不进佛教的东西,理由和林语堂在《信仰之路》里说的类似,通俗点说就是生活不够艰苦,呵呵,不肯完全着眼来世。当然,以前的了解很浅薄,所以现在读常识性书籍才会有收获之感。
在装束雷同的旅行者中,在街上与来处并无多少不同的建筑与行人中,我们百无聊赖地寻找乐趣。把水烧开,泡一杯茶。在树阴下看着不远处高高的宫殿、佛堂,等待夕阳柔和一些的光,绕着池塘勘探倒影,对凑上前的小贩说不。
逛夜市,竟然买回来几本旧书,呵呵,路上“啪啪”拍去书页里的积尘。
想去一个寺庙看看,据说它是完全按照坛城的模式修建的。明天吧。
《密海灯塔》里有句话,大意是:密宗是象征主义之集大成者。具体到坛城中的每一粒沙都有对应的象征。这很有趣,大概可以刺激博尔赫斯写出一个短篇集子来了。
大概是从95年左右之后吧,基本看不进佛教的东西,理由和林语堂在《信仰之路》里说的类似,通俗点说就是生活不够艰苦,呵呵,不肯完全着眼来世。当然,以前的了解很浅薄,所以现在读常识性书籍才会有收获之感。
在装束雷同的旅行者中,在街上与来处并无多少不同的建筑与行人中,我们百无聊赖地寻找乐趣。把水烧开,泡一杯茶。在树阴下看着不远处高高的宫殿、佛堂,等待夕阳柔和一些的光,绕着池塘勘探倒影,对凑上前的小贩说不。
逛夜市,竟然买回来几本旧书,呵呵,路上“啪啪”拍去书页里的积尘。
想去一个寺庙看看,据说它是完全按照坛城的模式修建的。明天吧。
《密海灯塔》里有句话,大意是:密宗是象征主义之集大成者。具体到坛城中的每一粒沙都有对应的象征。这很有趣,大概可以刺激博尔赫斯写出一个短篇集子来了。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