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学术评论的胡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出身》和《不平等的童年》这两本社会学专著的翻译出版,我不知道在中国社会学领域有什么地位和影响,但是,作为普通读者的中国人看来,这两本书切切实实打在一个命门上——现实中的阶级固化。
经过长久的革命和再发展,我们现在站在一个路口上,仿佛前路就是基础教育里马克思老先生教导我们的阶级社会,口子似乎马上就要封闭了,如果能在闸门掉下来之前钻过去,你和你的后人就会进入上等人的上等阶级,错过这次机会,你和你的后人就只好留在被剥削阶级里,永世不得翻身。
我们知道美国已经现代化民主化很久了,革命早已远去,这个社会早就是个阶级固化的社会。那么这个世界里,阶级是如何运作的呢?这两本书加在一起,给我们一个科学的答案。
《不平等的童年》讲述的是中产阶级和下等阶级在教育子女上的差异,也就是下等阶级的人是如何“输”在起跑线上的。比如,教养方式从根本上分为两种,自然式养育和协同式养育。后者是中产阶级的标配:孩子们每周要参与4-5种课外活动班,每一种都尽可能地做到专业,整个家庭作为支持,不光支持钱财、还有时间和精神上的鼓励。这背后是雄厚的财力,和家长拥有一定的工作之外可支配的时间,以及特定阶层内部人群之间流动的信息。
我身边许多人,在考虑“北京户口”这件上时,多少与子女教养扯上关联。比如,拥有北京户口的孩子,能够在北京上学,高考时重点学校的录取比例是显性的优势,还有一些综合培养方面的不明显,但是很能“确定阶级”的方面。比如学校是否会留有足够多的课外时间,而不是挤占孩子所有的时间进行应试教育——我们都知道应试教育是没有办法培养完整独立人格的人,最大的好处是维持公平。比如孩子有时间学弹琴、学跳舞,在北京能够找到国内几乎是最好的课外辅导班的辅导老师,不至于给孩子一开始就教“歪”了。等等等等。
接下来就进入《出身》这本书讨论的范围——求职。在共同的上层教育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孩子,举手投足之间都与别人不一样。其实每一个群体的人,举手投足之间都与其他的群体不一样,只是这个被单拎出来说的群体,收入非常高、具有决定游戏规则的权力。
当下有一个现实,是有更多的双一流学校毕业生留在北京,从比例上来看,即便北京录取率更高,也会有更少的双一流毕业生的子女进入父母毕业的学校,而在外省,由于双一流学校毕业生存量少,他们的子女进入双一流的概率明显更高。看上去是反阶级固化的趋势,可是,有一个现实是北京的双一流毕业生拥有更多的左右和制定规则的权力,是否政策在将来会有所倾斜?是否会通过其他途径录取比例放大(比如上文所述的更加丰富、更加专业化的课外活动加成),进而左右双一流的录取率?造成阶级固化呢?
上文所述的一切,用一个词来总结,就是“势力”,“势利眼”的“势力”。它造成的焦虑已经完全可以用北京的房价来量化衡量。以下3点,是我认为可以治疗这种焦虑的良方:
1. 其实无论是否在北京,或者是否在上流社会,有一些东西是衡量人才的标识,比如恒心、自信心、内驱力、对兴趣的坚持等等。是人才,从哪个角度看都不会被漏掉,被漏掉的那些,一定不是人才。
2. 在中国,你可以说某一个特定阶级固化非常严重,但是它人数是很小的。对大多数人来讲,我们都是被统治的人口。我们所生活的国家最需要的是稳定,而大规模阶级固化,是不利于这种稳定的。
3. 现在的所谓被剥削阶级,与马克思口中所说的被剥削阶级的生活境遇是完全不一样的:普通人治不好的病北京人也治不好、普通人拿不了奥运冠军北京人也一样。普通人的衣食住行都是花费的起的、普通人欣赏不了的高雅艺术,绞尽脑汁变成北京人也欣赏不了。
可能,这是一种不够“上进”的鸵鸟思想。对于一部分人来讲,涉及到子女教育的问题,可能只有两个选择:自己留在北京,将孩子扔给老人(等同于老人接到北京),孩子变成了高水平的留守儿童,就算能够参加一些课外兴趣班,父母也是没有时间陪同的;或者,离开北京,薪水降低,时间变多,能够参与孩子的成长。毕竟,能够在北京享用最好的条件,同时家长还不用一门心思完全扎在工作里,有时间参与孩子成长的那些人,在数量上还是太少太少了。
更何况,在北京之上还有美国、还有欧洲……还有许许多多更加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如果一直竖向的看待这个世界,无论站在哪个位置,无论脚底下踩着多少人,头顶上还会有许许多多人踩着你,长此以往,心态迟早有一天会崩。我记得《梅尔罗斯》的男主人公,一个标准的上层阶级评价过自己的阶级——最后的马克思主义者。唯有所谓“上层阶级”才会真的非常在意自己的阶级地位,普通人来说,幸福快乐不是更重要吗?除了受人敬仰之外,其他获得幸福快乐的手段也有很多很多。
补充一下:
我不知道是不是有社会学大咖的名字翻译错了,因为我没有社会学背景。只是路人观感,这两本书翻译得都挺好的。内容上,对于探索什么是“人才”的价值探讨非常值得学习。从教育的角度,非常推荐阅读。我的3星是针对“阶级”这件事以及这件事造成的焦虑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