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为什么拿不了诺贝尔文学奖
刺杀骑士团长在日本出版的时候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主要原因在于书里对日军犯下的南京大屠杀事件做了一定的描述。作为目前日本文学界顶峰的人物,在作品中公然承认了南京大屠杀还是非常需要勇气的。在看了日本引起轩然大波后的新闻,我以为村上春树的这部新作品将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文风、构架、精神内核。毕竟都牵扯到南京大屠杀事件了,这让我在看这本书之前就怀有相当的期待。
结果却是失望,随着阅读的深入越来越失望-----村上春树依然还是他惯有的模式。
一个爱好艺术、对性很随意管不住下半身(或者说根本也没想管)、带着点后天性精神创伤的男主角;
带着相当浓厚神秘色彩的都市魔幻主义;
推动剧情依然极其生硬,反正就不停的赋予男主角“感觉”就好了,我不管什么原因我的感觉告诉我剧情要这么往下走了!!
文学姿态、艺术姿态永远十足(我真的觉得村上春树每本书都会把“符号”、“隐喻”、“象征”等诸多概念拿来加以利用);
精神内核越发的乏善可陈;
感觉村上春树的小说只剩下一个优点就是好读了,十足的一个通俗文学了。连“二流作家”毛姆的尾灯都赶不上。
所以整个小说没有什么是成功的,比如
1。艺术的刻画是失败的。这次是想突破一下么?不花篇幅讲文学和音乐改美术了?
2。反战的表达是失败的。刻画战争创伤的篇幅甚至还没有男主角在混沌中瞎**爬的篇幅多!
3。精致利己主义的精英阶层的刻画也并不成功。
4。感情线的刻画也是失败的。人物线条上除了主角和免色、真理惠,其他人物没什么人格性格线条。
这可是一本780页的书!!!给真正的大师这个篇幅,绝不至于是这个完成度吧?
更别提书中还有不少令人作呕,无法理解的桥段了。真的,村上春树你安排主角和真理惠(初一,是主角的学生)聊性器官我真的不理解你脑子里想什么?看的让人觉得恶心。
结尾我也无fuck说
真的,村上春树陪跑诺奖和小李子陪跑奥斯卡真tm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