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女主外、男主内的家庭后来都怎样了?

在外面奔波的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但是如果没有家里人在后面支撑的话,你顶不住。
“我们的社会,很容易忽略掉全职妈妈这个职位。”
这句话是李承铉在某档综艺节目里说的,当时让我很受触动,再加上《我家小两口》的热播,就关注起戚薇、李承铉这对情侣来。
戚薇和李承铉是典型的女主外、男主内的生活模式,李承铉是一位全职爸爸,平时戚薇出去打拼事业,都是李承铉在家照顾小孩。

为此,李承铉还曾被网友指责为“吃软饭的”,其实,李承铉在成为全职爸爸以前并非没有工作,他在韩国既做歌手又做主持人,自己还在上海开了一家火锅店,不愁经济来源,做全职爸爸,只是他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戚薇对老公的付出十分理解,她曾在节目中坦言:“因为有我老公和我妈妈在,我会很放心,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我并不觉得,在家里操持家务,带小孩是一件轻松的事。”

因为经常自己照顾女儿,让李承铉对全职妈妈这个角色有了更深的理解。的确,全职妈妈对这个角色被社会忽略得太久了。人们习惯于听男人们说自己一个人扛起了养家的责任,四处奔波,却忽略了全职妈妈对家里的付出。
全职妈妈们一天要做的工作并不比在外打拼事业的丈夫少,而且这份职业全年无休,有时甚至还不分白天黑夜,个中辛苦,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有资格评说。
好在新一代的爸爸们对育儿问题越来越关注了,前一阵梨视频的一个采访曾登上新浪热搜,七成受访九零后男性更愿意带娃。

那么,爸爸带娃这件事到底靠不靠谱呢?
这不,作家毛利就写了一本叫《全职爸爸》的书,专门聊聊爸爸带娃这件事。

(《全职爸爸》毛利 著)
月薪两万,老公正式转型成为全职爸爸
在大妈们的观念里,青年人年轻力壮理应出去赚钱,带小孩,那不是浪费年轻人赚钱的时间吗?
起初毛利一家也不例外,儿子艾文是在姥姥姥爷的呵护(shi feng)下长大的,从早上一睁开眼睛,就有人从头伺候到脚,俨然一个家里的小皇帝。
即使有老一辈人帮忙,毛利和老公小陈的新手爸妈生活依旧过得手忙脚乱,于是两人做了一个约定:将来谁成功了,另一半就回来带孩子。
几年后,毛利的一本小说卖出版权,入账一百多万, 于是毛利带着胜利的喜悦让小陈兑现承诺:做一名全职爸爸。
为了理直气壮地把带小孩的任务交到小陈手上,毛利每月给小陈支付2万元的薪水,自己则扛起了养家的责任。
其实,兑现承诺只是一方面,关于做全职爸爸,小陈有自己的想法:
首先,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和小孩一起玩; 其次,曾经在饭桌上,小陈亲眼看到毛利在吃鱼的时候丈母娘叮嘱她要小心刺,由此可见,培养儿子自主独立的习惯迫在眉睫; 最后,如果不适应这种生活方式,大不了一年之后在回去上班嘛。
全职爸爸这份工作,并非想象得那么简单!
带小孩像一场苦行。整个过程有如走在318国道徒步去西藏。
小陈在带娃的朝圣路上还没迈出第一步,大爷大妈们就打着关心的旗号来了一拨实力拆台:
大男人在家待着干嘛?小孩上了幼儿园,还需要陪吗?前两年没辞职,小孩不也带得挺好吗?……这些舆论追根究底还是那句全职妈妈们都曾面临过的灵魂拷问:你一天到晚到底都在忙些什么?
无数女人只要一听到这句话,立刻觉得气不打一出来,自己跟二十四小时保姆一样忙忙碌碌转来转去,在别人眼里只是无头苍蝇。
小陈听到这话会迅速弹起来反问:“你不知道我有多忙吗?”

看看这张时间对比表,小陈的档期可谓排得满满当当。 全职爸爸这项工作不仅全年无休,包揽照顾孩子、做家务、陪孩子写作业、陪拍皮球、陪练自行车、陪放风筝、给孩子挑学校、制定学习计划、陪上辅导班、哄睡等多种业务,而且还十分考验爸爸们的学识、技术、品德、情商、智商、体能、脾气等多种技能。
小陈没当全职爸爸以前,听到毛利有时抱怨带小孩是世界上最大的苦役,会不痛不痒地在旁评论:“你啊,太没有耐心了!”
结果转型以后画风突变,迅速从慈父“魔化”成了虎父:
“九加二到底等于几!你为什么要睁眼说瞎话啊!这到底是几?”
半夜十二点,小陈还在为一道二十以内的加减法题和儿子发脾气,这回换成毛利揉着惺忪的睡眼批评小陈:“你为什么对小孩这么凶?你就不能耐心一点吗?”
你看,全职爸爸这份工作可谓腹背受敌,前有大婶大妈虎视眈眈随时盼着你出差错,后有家里亲人时不时怪你对小孩管得太狠,小孩还会因为你批评他跟你不亲,可能你忙活半天最后还会落得一句:“爸爸讨厌!”
当个讨孩子喜欢的爸爸并不难,孩子想吃冰激凌就去买、想吃糖就给他,周末陪孩子捉捉蝴蝶,捞捞鱼,看孩子一边玩一边回过头对你甜甜一笑,不必为难自己更不用强求孩子,只要你能阻止时光流逝,就能跟孩子一直待在童话世界里。
可现实是孩子总会长大,家里还总还是需要一个人,把这只小动物,慢慢教养成人。
并不是一个男人选择回家带孩子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全职爸爸的,教养孩子不仅需要投入时间、还更需要耐心。用小陈的话说就是即使气到内伤,也要笑着吐血。

简单来说,想当一个全职爸爸,你得具备以下素质:
●无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 ●面相极具亲和力;●脾气爆好,孩子不听话、哭闹的时候你得有耐心,保持冷静和孩子好好沟通;●积极乐观,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的心态也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体能要好,孩子奔跑、骑车、玩滑板或做各种其他运动时你得能跟得上;●知识面要广:最好能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历史储备横跨上下五千年,再懂点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诗词歌赋要能倒背如流,而且要有强大的搜索能力,总之,孩子能想到的各种问题,你都得接得住!●有童心和责任心:有童心才能和孩子玩到一块去,有责任心则能保障全职爸爸玩到尽兴时依然保持理智,不至于把孩子丢了。 每个爸爸都是育儿奇才 如何让孩子有个最好的开端呢? 蒙田在《论教育》里的第一点忠告就是:“您应该充分克制自己的母性。” 其实,每个爸爸都能成为育儿奇才,因为只有爸爸拥有女人没有的定力。
小陈做了全职爸爸以后,给儿子艾文制定了全面的培养计划,而且落实得非常彻底,连外出旅行也不忘在行李箱里装上数学题、认知图册,每天盯着孩子练习。
每天儿子从幼儿园回来,训练一项接着一项,骑车两小时,拍皮球两小时,无论拖延多长时间都要吃完碗里的饭,还有时不时的英文训练……
在教孩子骑车这件事上,小陈更是展现出了他的核心优势:懂得放手。
一群大妈叫起来,“哎哟哎哟小孩摔下去啦。”小陈遗世而独立,轻喝一声:“没事,他会自己站起来的。”儿子带着全套护具,在地上摔成皮蛋,他往前摔、往后摔、连环摔、跳着摔、滚来滚去摔。摔得大妈都看不下去纷纷领着自己小孩回家了。摘自《全职爸爸》毛利 著
在这样的严格要求下,艾文在两天内就学会了骑自行车。虽然摔得乱七八糟,但是一点都没受伤。对此,小陈爸爸颇为得意:
艾文骑车摔跤,我是从来不扶他的,不是我不担心,而是根本无需担心。其一,我在后面跟得紧,摔得重不重我心里有数;其二,每次摔完之后我会让他确认护具是否复位,以保障下一次不受伤。摘自《全职爸爸》毛利 著
上岗半年多,小陈成功把儿子从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训练成了一个吃喝拉撒睡全自理的小男子汉,还教会了他拍皮球、骑车,带他体验了冲浪、高球,并且在大上海“血雨腥风”般残酷的幼升小竞争中,凭借自己多年的职场经验与追求结果的精神,于不利局势中弯道超车,帮助艾文闯过重重面试官,拿到了心仪学校的offer。
而毛利则把他们一家的故事写成了自己的又一部新作《全职爸爸》,并且在写作事业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撑起一个家,并不是光有一根顶梁柱就可以了 戚薇曾在采访里说:“在外面奔波的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但是如果没有家里人在后面支撑的话,你顶不住。”
毛利也在新书中坦言:“如果现在让小陈出去上班,我的家庭生活会原地崩溃,很可能再也没办法好好写东西。”
常有记者向事业有成的女性发问:“请问你是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的呢?”
其实,事业与家庭从来都无法平衡,只有选择。那些所谓成功的事业女强人,身后一定有家人或者是助理、保姆在帮她打理家庭,她才能把精力都投入在工作上。
一个家总需要两个人互相磨合、彼此体谅才能找到那个能让彼此舒适的平衡点,在外冲刺事业的那个人并不比在家全职带娃的人付出更多、更伟大,因为四面墙中间空有一根顶梁柱还是四面围墙,称不上是一座房子,在家里为你撑着的那个人,才是构成房顶的那片瓦。
家,就是两个人互相支撑,没有谁比谁强这回事。有人出钱,有人出力,并不用分男女,更不用分胜负。
关于新书:

《全职爸爸》 当你还在丧偶式育儿,有人已经开始全职爸爸了 人物、澎湃、界面新闻争相报道全职爸爸工作一年的观察与记录实力证明爸爸育儿的核心优势 关于作者:毛利。知名作家、自媒体人,曾任《我们相爱吧》文字总撰稿。长期担任《Vista看天下》《ELLEMEN》《中国青年报》《腾讯·大家》撰稿人。著有《我在三十岁的第一年》《一纸谈欢》《当待业女遇上草食男》等作品。所主理微信公众号“和毛利午餐”,现已成为情感、家庭领域头部公众号之一,影响力极大,深受读者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