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需践行其中的修身之道

比较快的翻完了这本古代知识分子的格言集,固然有一些受时代局限性的内容,也有一些古代儒家的很形而上的内容。但是读完还是非常的有收获,有好多的修身养心的道理是不以时间为转移的,即使在数百年之后依然值得我们去奉行,这类的书也读过一些,希望能真正地去践行那些修身方法。
读书摘抄:
人之念头,与气血同为消长。四十以前是个进心,识见未定而敢于有为;四十以后是个定心,识见既定而事有酌量;六十以后是个退心,见识虽真而精力不振。
命本在天,君子之命在我,小人之命亦在我。君子以义处命,不以其道得之不处,命不足道也;小人以欲犯命,不可得而必欲得,命不肯受也。但君子谓命在我,得天命之本然;小人谓命在我,幸气数之或然。是以君子之心常泰,小人之心常劳。
学者支事事留心,一毫不敢苟且,德业之进也,如流水矣。
不动气,事事好。
防欲如挽逆水之舟,才歇力便下流;力善如缘无枝之树,才住脚便下坠。是以君子之心,无时而不敬畏也。
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真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天地间真情景,惟静者能题得破。
自家好处掩藏几分,这是涵蓄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躁心、浮气、浅衷、狭量,此八字,进德者之大忌也。去此八字,只用得一字,曰:主静。
恕心养到极处,只看得世间人都无罪过。
为恶唯恐人知,为善唯恐人不知,这是一副甚心肠,安得长进?
尧眉舜目、文王之身、仲尼之步,而盗跖其心,君子不贵也。有数圣贤之心,何妨貌似盗跖?
百尺竿头着脚,千层浪里翻身。个中如履平地,此是谁何道人。
有云: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予笑曰:君依旧是利心,子孙安得受福?
处世莫惊毁誉,只我是,无我非,任人短长;立身休问吉凶,但为善,不为恶,凭天祸福。
才有一分自满之心,面上便自带自满之色,口中使出自满之声,此有道之所耻也。
惟得道之深者,然后能浅言。凡深言者,得道之浅者也。
百毒惟有恩毒深,万味无如淡味长。
今人才有一善,便向人有矜色,便见得世上人都有不是,余甚耻之。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古之居民,上者治一邑则任一邑之重,治一郡则任一郡之全,治天下则任天下之重。朝夕思虑其事,日夜经略其务,一物所失不遑安席,一事失理不遑安食。限于才者求尽吾心,限于势者求满吾分。不愧于君之所托、民之仰望,然后食君之禄,享民之奉,泰然无所歉,反焉无所愧,否则是食浮于功也,君子耻之。
称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称人之恶,我有一恶,又何毁焉?
攻我之过者,未必皆无过之人也。苟求无过之人攻我,则终身不得闻过矣。我当感其攻我之益而已,彼有过无过何暇计哉?
乾坤尽大,何处容我不得?而到处不为人所容,则我之难容也。
凡智愚无他,在读书与不读书;祸福无他,在为善与不为善;贫富无他,在勤俭与不勤俭;毁誉无他,在仁恕与不仁恕。
贫不足羞,可差是贫而无志;贱不足恶,可恶是贱而无能;老不足叹,可叹是老而虚生;死不足惜,可悲是死而无闻。
取善而不用,依旧是寻常人,何贵于取?譬之八珍方丈而不下着,依然饿死耳。
闻世上有不平事,便满腔愤,出激切之语,此最浅夫者薄子,士君子之大戒。
无责人,自修之第一要道;能体人,养量之第一要法。
本分之内,不欠纤微;本分之外,不加毫末。
智者不与命斗,不与法斗,不与理斗,不与势斗。
人不自爱,则无所不为;过于自爱,则一无可为。自爱者,先占名,实利于天下国家,而迹不足以白其心则不为;自爱者,先占利,有利于天下国家,而有损于富贵利达则不为。
只人情世故熟了,什么官做不到?只天理人心合了,什么好事做不成?
无愧心,无悔言,无耻行,胸中何等快乐。
悔前莫如慎始,悔后莫如改图,徒悔无益也。
无识见底人,难与说话;偏识见底人,更难与说话。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世道、人心、民生、国计,此是士君子四大责任。这里都有经略,都能张主,此是士君子四大功业。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当局之君子不如旁观之众人者,有心有我之故也。
精神爽奋,则百废俱兴;肢体怠弛,则百废俱废。圣人之治天下,鼓舞人心,振作士气,务使天下人如含露之朝叶,不欲如久旱之午苗。
小人只怕他有才,有才以济之,流害无穷。君子只怕他无才,无才以行之,斯世何补?
权之所在,利之所归也。圣人以权行道,小人以权济私。
为人上者,最怕器局小,见识俗。
多事之秋,用无才之君子,不如用有才之小人。
莫向落花长太息,世间何物无终尽。
弄潮于万层波面,进步于百尺竿头。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是以君子之心常泰,小人之心常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