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骗与原谅,怨恨与亲情,约翰欧文《直到找到你》中对父爱的追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 《直到找到你》:“最单纯作家”约翰欧文的寻“父”之旅
父爱如山,对于父亲的崇拜是每个孩子幼小心灵中都存在的,是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父亲象征着一种精神力量,象征着孩子心中的英雄形象与气质,象征着家庭的爱。
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迷失了这份爱,那么在成人后,也会追随着父亲的足迹,去寻找,去探索,力求补上人生中的缺憾。
中国作家的笔下有很多这种形象。
比如说余华,王安忆曾说,在余华的作品中,“寻找和认同英雄父亲是他的一个母题。”,从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很多小说中,都能很明显的看出对于“寻找父亲”精神之旅的一种追寻;
在金庸的笔下,这种“寻父”的情节屡见不鲜。乔峰一直在寻找自己身世的真相,在这个过程中有那么多人为了保守他身世的秘密而死去,最终的结果让人唏嘘不已;段誉从小锦衣玉食,身为大理小王子,王爷段正淳却不是自己的亲生父亲,他愤而出走去找生父;丑和尚虚竹自小佛门中长大,皈依佛门,对于父亲还是有着一丝执念的,但是却在一个意外的情况下知道了自己的父母都是谁,也只能眼睁睁看着父母在自己的面前身死命殒却无能为力。
在这些小说的情节中,对于父亲的追寻并非单纯的作为血缘上的一种寻找,更多的是因为内心的需求而追寻,渴望着父亲的爱与力量。
无独有偶,在国外的作品中,也有追寻父亲脚步的作品。这就是被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称之为 “单纯作家”约翰欧文的《直到找到你》。
这部作品是一部半自传体小说,借用主人公杰克幼年时期跟随母亲去寻找父亲未果,最终阴差阳错下成长为一名著名的好莱坞演员。在事业达到高峰的时候,他却得知,幼年时期的记忆很多都是错误的,为了寻找真相,也为了找到父亲,他再次踏上了北欧大陆,开启那中断多年的寻父之旅。
既然是一部半自传体小说,那么在作者约翰欧文的生活中,肯定有着类似于杰克幼年生活场景的存在,才会导致他一直对成长过程中缺失的父爱念念不忘。
而现实中也确实如此。
2. 一个缺少父爱,有阅读障碍的少年,最终成为了名扬天下的作家
约翰欧文的生父是一名飞行员,在他两岁的时候,父母离婚了,他从六岁开始跟随母亲与继父生活。
由于母亲在离婚协议上写明父子间不能互相探访,欧文从未见过自己的父亲。
母亲的这种剥夺父子相见的做法让年幼的欧文很难理解,也让欧文自小对于父爱极度的渴望。
这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写作风格,在他的不少作品中,都有着对于父亲角色的追寻,在《直到找到你》中,欧文直接是按照自己的想象,与文中的母亲一直追寻父亲的脚步,小说的结尾处,分离多年的父子终于团聚,也算是终于圆了自己儿时的一个梦。
欧文的母亲是一名剧场的提词员,在他幼年的生活中,睡前故事是母亲和外祖母每晚都要进行的重要家庭教育,这让欧文从小就接触大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而母亲与外祖母这种教育方式,也为欧文后来的以“讲故事者”风格为特点的写作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在母亲工作的剧场后台,各种经典戏剧在欧文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欧文在后来回忆的时候说,早在他能够读懂文学作品之前,他已经从戏剧的舞台上汲取到了足够的营养。
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如此优秀的一名作家,在少年时期曾经是“阅读拼写障碍症”患者。学校要求欧文去看精神科医生去加以治疗,这曾经让他对于精神医生和心理学科都产生了极大的方案。这些在欧文的另外一部自传性散文《努力拯救皮基·斯尼德》中如实加以记录。
“阅读拼写障碍症”患者的身份,让欧文养成了写作文章的时候,会反复加以推敲,并对文稿反复修改,确定没有任何拼写错误。这种有点类似于“强迫症”的心理因素,反而让欧文的文章极其的扎实,精益求精的态度使得欧文收获了许多精品。
欧文先后曾经获得美国书卷奖、国家图书基金奖等奖项,由《苹果酒屋的规则》改编的影片最终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及最佳男配角奖在内的数项奥斯卡金像奖。
就像是《直到找到你》的杰克成长为著名的演员一样,欧文经历了种种生活的磨炼后,成长为实至名归的国际上享有知名声誉的大作家。
3.放荡不羁的外表下,是嬉皮士对于亲情的珍惜
欧文被文坛认为是既继库尔特·冯内古特以及约瑟夫·海勒之后最富有想象力和娱乐性的美国当代小说家。
在欧文的笔下,主人公们往往具有很离奇的人生经历,充满了戏剧性,吸引着读者能够沉浸在欧文的故事中不能自拔。
同时欧文的文字也能够深刻地表现美国那个年代的社会现实,管中规豹,他将自己亲眼见证的美国20世纪的历史呈现在读者面前。
欧文反复强调,艺术作品必须要能娱乐,而为了能娱乐也就必须要有可读性。在写作中,欧文也是这么实践的。
《直到找到你》是欧文创作的一部很典型的关于嬉皮士风格的作品,在他的书中,塑造出很多个性鲜明,形象饱满的嬉皮士形象,堪称是嬉皮士年代的一面镜子。
嬉皮士是美国六十年代由黑人所兴起的,并很快席卷了全美国。欧文作为嬉皮士运动的见证者,在《直到找到你》能够感受到美国那个基情无限的年代。
大家可能还记得中国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大波浪卷、喇叭裤、提着录音机、跳着迪斯科,这不过是对美国的嬉皮士运动的一种的模仿而已。
嬉皮士精神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反叛、特立独行以及与周围社会格格不入的特点,体现出了对个性的追求,对自由的向往。
在《直到找到你》中,杰克的爸爸妈妈都是嬉皮士,也正是因为如此,两个人之间的情感才能如此深刻,如此有戏剧性吧。
杰克的妈妈爱丽丝在寻找杰克父亲威廉的过程中,一直以给人刺青为生,在生活中也是自由不羁,极其有个性。
为了与同性爱人奥斯特勒太太同居生活,艾丽斯让年仅十岁的亲生儿子离开家,进入学校开始寄宿生涯;
为了报复威廉,她不让杰克与威廉见面,并编造了一系列的谎言来欺骗杰克。
除了熟悉的人对爱丽丝的性格极为了解,连杰克的朋友艾玛都能从生活中的蛛丝马迹推断出爱丽丝的性格来。
““她好像是个嬉皮士,你妈妈——是吗,杰克?” 艾玛说。
杰克之前从来不觉得他妈妈是个嬉皮士,但事实上艾丽丝确实算是某种嬉皮士。
对一个当刺青师的未婚妈妈来说,嬉皮士的身份可能最恰当不过了。”
而杰克的父亲威廉对于音乐和宗教的追求无比的狂热与强烈,他在教堂中演奏的时候,附近的妓女们在凌晨时分即使不回家也要听威廉的演奏。
威廉极其富有女人缘,杰克在这一点上也随了父亲。他身上的纹身中,就有杰克与母亲的名字,并配上了不同的乐谱。 “威廉的身体好像穿了一件蓝黑色的制服,有些部位已经因褪色而呈现灰色。 杰克看到了威廉左大腿上密密麻麻的音符,如同一张被揉搓过的曲谱。”
在教堂中演奏的时候,威廉随着音乐的越来越激昂,随着气氛的越来越狂热,他的行为也是越来越夸张。
当他开始弹错音的时候,也就是他的个性极度扩张的时候。
“等到出现第四个错音时,霍瓦特医生跑着离开了。“我要趁他开始脱衣服前赶回去!””
直到最后的时候,越来越多的错音几乎要将乐曲的旋律淹没。
“我有个儿子!”杰克在这难以为继的乐声中听见他父亲高喊着,“我有个女儿,还有个儿子!”然后,威廉双手握拳,砸到了管风琴的琴键上。
这是何等的放荡不羁。
这也是一位老嬉皮士对于子女的喜爱,对于亲情的珍惜。
4. 不想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词作家不是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
在201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揭露的时候,村上春树再次成为陪跑者,这点还不是最让人惊讶的,最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文学奖获得者居然是一位民谣歌手,鲍勃〮迪伦!
在全世界的质疑声中,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出的回应是:"鲍勃·迪伦在美式歌谣的传统下,创造了全新的诗意表达……他淘出了诗歌中的金"。
鲍勃·迪伦的音乐史,始于20世纪60年代,与约翰欧文的文学创作历程基本上是重合的,很难说约翰欧文在创作中有没有吸收鲍勃·迪伦的灵感。
在《直到找到你》这部作品中,就出现了很多关于鲍勃·迪伦歌曲的描写,作为烘托人物事件背景的音乐,可以说是自带音效,让作品很独特地呈现出一种多媒体融合的效果。
当爱丽丝报复威廉,准备带着杰克返回多伦多的前夜,她给客人刺青,杰克挑选了一张唱片来听,这张唱片恰好就是鲍勃·迪伦的。
“天色破晓,公鸡开始啼鸣,你看向窗外,而我已远走。”罗比和鲍勃齐声唱着。艾丽丝此时刚刚开始刺大写字母,“因为你,我踏上旅途。别想太多,这样就好。”罗比和鲍勃低吟着。 好吧,这样不好——一点也不好——艾丽丝依然在刺青。
在深夜中,听着民谣歌手在低低地吟唱,闭上眼睛仿佛那旋律就在耳边,听得如痴如醉。
杰克与艾玛的交往中,鲍勃·迪伦也是无处不在的。
艾玛吃东西的时候喜欢唱歌。她嘴里塞满食物时,模仿鲍勃·迪伦模仿得最像了;
杰克播放了唱片《鲍勃·迪伦的另一面》。音量调得很大,艾玛就喜欢这样;
他在浴室里开着洗手池的水龙头刷牙时,都能听见艾玛跟着《摩托狂人的噩梦》唱着。
即使是在睡梦中,杰克的脑子中都是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的声音仍旧在哀号,也可能是在他的梦里唱着。“也许被削平的太阳放出的光彩/洒满了我踌躇的十字路口,”艾玛跟着唱片大声唱着,“差不多是因为这种天气吧,/妈妈,你一直在我脑海。” ”
在《直到找到你》中,迪伦的音乐是各位嬉皮士不可或缺的元素,是他们彰显自己嬉皮士身份的一种象征。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鲍勃·迪伦的音乐不仅仅陪伴着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嬉皮士一生的重要诠释。
随着情节的进行,随着故事的深入,在音乐的衬托下,众多的嬉皮士的形象逐渐丰满,逐渐变的有血有肉。
即使是在爱丽丝的葬礼上,鲍勃·迪伦的歌曲也是不可或缺的,世界各地的刺青师们,听着音乐,缅怀着与爱丽丝的过往。
“圣西尔达体育馆内气氛热烈,不停播放着鲍勃·迪伦的歌曲。
杰克在体育馆另一边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在鲍勃·迪伦《雨天的女人》的歌声中,杰克挤过人群,走向那个害羞的人。”
这是之前与爱丽丝一起共事的罗比,他来陪爱丽丝走完最后一程。
虽然六十年代那个嬉皮士盛行的年代已经成为过往,但是对于那些经历过激情年代的人来说,他们的嬉皮士精神的并没有远去,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相当于是他们精神的一个化身,随着时代而继续发扬光大。
鲍勃·迪伦那带着哭腔的歌声在他们身边回荡。
“但我不觉得自己是那么孤独,
因为每个人都会被人用石头扔。”
5.放下执念选择原谅,发现世间的美好
在杰克的心中,他对母亲的感觉其实并没有那么亲近。
爱丽丝沉迷于追寻威廉,在这个过程中,她靠着刺青为生,为了拉到生意,经常会做一些很出格的事情,这让年幼的杰克很是不解。
另外嬉皮士的特立独行与追求自我自由的想法,让爱丽丝又显得是那么的自私,对于孩子的关心与照顾并不够,这也导致了杰克后来在身体与心灵上都遭受了很大的伤害。
爱丽丝要送年幼的杰克去女校,并说,你和那些女孩子在一起很安全的时候,杰克的反应是,
“想到自己要和圣西尔达的女生(尤其是那些比他大的)待在一起,杰克一阵战栗。他又一次——也是在欧洲的最后一次——伸手去拉他妈妈的手。”
在爱丽丝死去后,在哀悼现场迪伦那哀怨的歌声中,罗比告诉杰克,“你妈妈爱你,杰克,但不及她爱威廉的程度。”这让杰克对于极端嬉皮士的母亲产生了极大的怨恨。也是这种怨恨,支撑着他去寻找自己的父亲。
历尽千帆,终于见到父亲后,他对于父亲控诉了对于母亲的不满。“她没有权利把你从我身边赶走!”
而父亲,这个同样经历了那个年代洗礼的老嬉皮士,却看得很开。
“杰克,如果你不能原谅你母亲,你永远都无法真正忘记她。原谅她,对你有好处,可以让你的灵魂得到升华。当你原谅了伤害过你的人,你就像从你的皮肤中挣脱出来,跳出自我,自由自在地看清一切。”
其实想想,很多时候我们对于身边的亲人,往往会由爱生恨,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其实也是源于对亲人的深爱,源于对一种失望的发泄,往往会让亲人反而承受不应有的伤害。
像书中的杰克一样,当我们放下心中的那些执念,放下心中的那种愤恨,反而会发现世间的美好。
当对母亲不再怨恨,当发现父亲对子女的挚爱,杰克已经不需要心理医生的开导,不需要治疗,他想把自己的快乐与全世界分享,迫不及待地与伍尔兹小姐分享。
当发现人间的真情时候,世界上的一切都会变得极为美好。
这本被欧文称为“一本关于创造我们想要的记忆的书”的《直到找到你》,带给我们一个不一样的嬉皮士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