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给中国流行文化囤了一个大IP

《山海经》:给中国流行文化囤了一个大IP
——九州小说鼻祖
山海经是一部“90%的人都知道,但是90%的人都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奇书,他可以说是古近代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方式,现代人看多了吸血鬼、狼人、僵尸,以为精彩绝伦,但是忘记了中国人才是玩神话的老祖宗,现在流行的九州文学体系也多是参考山海经而来,可见其经典地位。

这本书是神话学大师袁珂先生在《山海经校注》的基础上,精炼了过于繁琐的学术性注释,增加了全文的白话翻译,将博大深奥的《山海经》变得浅显易读。而仔细阅读每一章节,你几乎可以和现行九州体系小说对上号,与其说《蛮荒记》《九州缥缈录》《大荒经》代表着古典神话文学,不如讲他们是依据《山海经》衍生而来,所以称之为 九州小说 鼻祖 不为过。

《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有人称之为上古时代世界地图,其实不为过,因为除了部分地理情况依旧可以对上号,根据《山海经》中的描述,我们能较精确找到原型的动物,多数都在非洲,这也是非常恐怖的。古人不像现代,无法坐飞机无法用卫星航拍,却能真实描绘出几千公里外世界,这也是众多学者的疑问所在。

图为书中描绘 刑天 形象

根据维基百科的介绍,这种叫做Blemmyes的生物,在公元前数世纪,生活在非洲东北部。
《山海经》最重要的价值也许在于它保存了大量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除了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共工怒触不周山等之外,还有许多是人们不大熟悉的,例如共工相柳、十巫大圣,甚至耳熟能详的《牛郎织女》《白蛇传》《嫦娥奔月》等均取材脱胎于《山海经》神话,更别提最近热门IP《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阴阳师》等均将《山海经》作为参考。

尤能可贵的是,本书作为袁珂先生精心整理的一个“译注”本,没有改变经文本来面貌,并且有校、有注、有译,更加适合普通读者阅读。注释在《山海经校注》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删去繁琐的学术性探讨文字;译文则逐字逐句全部翻译,力求能准确达意,以直译为主,小部分译文采用意译。精校的原文附以吸收了袁珂先生研究成果的注释和译文,除了重视学术性和资料性,更强调了通俗性,便于阅读,善于理解。

非常有趣的一点是,尽管《山海经》囊获万千,精彩十分,但是国人真正阅读过的很少,反倒很喜欢类似于《暮光之城》等舶来品,殊不知哪怕好莱坞电影《博物馆奇妙夜3》《神奇动物在哪里》等,以及国内《捉妖记》《西游降魔篇》等诸多大片皆取材于《山海经》,我们有些买椟还珠的感觉了。

山雄伟,海辽阔,经奇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