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的宝藏
顾颉刚先生在《史学研究入门》中说,除了正史之外也要多读其他杂史,其中就包括了体例为笔记的杂史。中国的历代笔记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宝贵遗产,中国的成语、典故、正史的史料、小说的题材等等很多都取自笔记。
然而说起笔记类,似乎又更加复杂,虽然形式一样,内容却千变万化。幸有刘叶秋先生对从魏晋到明清的笔记进行了总结归纳,将其分为三大类。
第一大类,小说故事类的笔记,其中又包括志怪、轶事两小类。第二大类者为历史琐文类的笔记,记野史、谈掌故、辑文献的杂录丛谈。第三大类是考据、辩证类的随笔,所谓读书随笔、札记。虽然笔记大体可如此分类,但实际上有些笔记经常会跨“类别”,毕竟笔记还是以杂著称的。
从魏晋开始直至明清,流传下来的笔记只怕有上千种不止,哪些笔记值得一读,哪些又十分重要,这些笔记的特点各自是什么?能讲这些笔记的脉络整理清楚,如数家珍,必然对于中国的笔记和历史有着极深的造诣。
魏晋南北朝时多志怪小说,例如甘宝的《搜神记》。汉末时小乘佛教传入中国,魏晋时期的人信仙拜佛,修仙炼丹,秦始皇、汉武帝都曾经派人去寻找仙丹,以求长生不老,所以各种宣传长生不老、修炼成仙的故事比较流行。等到唐代时,志怪小说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演化为传奇,今天为人熟知的《西厢记》就是取材于唐传奇。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并非有意创作,而唐传奇则是文人寄意抒情的作品,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复杂。
宋代的历史琐文类笔记最是发达,源于宋代的史学更加昌盛,而传奇渐渐为平话所取代。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中记载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故事。其考据辩证类的笔记如沈括的《梦溪笔谈》、洪迈的《容斋随笔》等都有很大价值。明代的笔记很多水平不佳,因为抄袭严重,又不著名出处,或者引用书证往往只凭自己的记忆,或者随意删改原文,错误百出。但晚明小品文的兴盛,为笔记添加了不少文学的味道,如张岱的《陶庵梦忆》。
清代大兴文字狱,逼得知识分子只好逃到故纸堆里去整理、考证古籍,乾隆、嘉庆一来考据之风盛极一时,所以考据辩争类的笔记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要优于明朝。但志怪小说类的《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都是极为优秀的作品。
这本《历代笔记概述》,可以看作是“笔记研究”的目录之书、版本之书,读过之后对历代笔记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再按图索骥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那些细细读来,在笔记的宝藏中不断挖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