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 传教士

这个假期看了另一本《利玛窦中国书札》,该书更侧重宗教一些(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的),不过其中也折射出中西文化的不同,可以窥见明朝中国的样貌,比如,当时的人们非常害怕外国人,不允许他们居住等(他来中国早期),遭到围观更是很正常。大部分的中国官员对西方文明一无所知,当时利玛窦托其他神父带来的各种“礼物”(比如钟表),成为了他在中国获得认可的某种保障,官员们都表现出很强的好奇。在利玛窦活动的后期,他的日记写道他为了应付络绎不绝甚至是车水马龙的拜访而疲惫不堪,“有一次,一天就收到了20份名帖。而且,新年和重大节日的时候,甚至会达到上百份。但是,这样的交往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声誉。”其实利玛窦不仅是个观察者,他个人的魅力和能力也很得后人书写,他的改换服装,他的诚实,他在巨大的艰难困苦中所表现出的坚忍,而这一切就如他说的,“为了对天主的爱”,他“已经沦为野蛮人”。他的生命和一切活动都基于对天主的忠贞的信仰,一个很值得关注的历史人物。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