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追目张氏的刻薄

没有乌托邦的言辞
--------------------------------------------------------------------------------
尖刻不难,难的是中肯;趣味不难,难的是学理;关注不难,难的是关注后面的厘清。张柠说:“批评的对象并不重要。如果面对的是垃圾,我就要对它进行分类,将可回收的和不可回收的分开。但对于当代中国经验阐释来说,这不过是一些初步工作。”
自动阅读张柠,然后向同好推荐。可能半出于职业使然:我们这些天天出入于平面新闻的老小说爱好者,如何搁平热闹时尚的荒诞与阴谋;我们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跟着瞎转悠,作些花花哨哨的所谓纪录和现场报道,比摄像事倍功半,比电视事倍倍功半半,而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一样地什么也不知道;我们暂时充当晕晕昏昏的记录者,我们永久充当如此多的纪录者的读者,除非非常专业的专家,谁可能一两个月闭目塞听不予新闻?像邓亚萍湖南卫视不识李湘的悖新闻,本身又成新闻。
渴望某种戳穿,渴望某种破解,渴望某种袪魅式的批评。张柠的大众文化批评引人注目----
文化批评的5个基本特点:当代的、大众的、边缘的、动态的、综合的,就是要求批评者积极介入公共领域,参与公共话语建设,在大众传播(报纸、电视、网络)领域,就大众关注的话题进行对话。参与并不等于对大众传播领域的价值完全认同,即使是批评,也必须首先参与。参与的另一曾意思是,写作者放弃"个人英雄主义"和"天才论",以一位"准公民"的身份积极介入正在成型中挣扎的"公共领域"。
关于张广天的小话剧,关于虚头巴脑的短消息,关于张艺谋的红灯笼,关于小资,关于麦当劳,关于蕾丝花边,关于奥斯卡晚会....张柠的专栏文字提供了一位旁观者的冷笑与自嘲;浸润于前苏联文学的诗人与作家老老不拔于东欧的某种苦难情结,而研究生阶段专攻俄罗斯文学的张柠则说:俄罗斯文学的确为我从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巨大而又深刻的参照系...带着这一知识背景去了解欧洲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过渡的情况,就不会被所谓的"形式"问题迷惑。因为俄国理论家最擅长的就是在艺术形式中发现"意识形态"问题,这也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的最初动机。张柠看书极多,加以有意识的理论修养,其文化批评则跳出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就事论事。也可能因匆促高产,张柠的某些文字流于平泛与极端。但即便从阅读快感而言,张柠的极端也有点意思。起码他看到我们许多人看不到的东西。
--------------------------------------------------------------------------------
尖刻不难,难的是中肯;趣味不难,难的是学理;关注不难,难的是关注后面的厘清。张柠说:“批评的对象并不重要。如果面对的是垃圾,我就要对它进行分类,将可回收的和不可回收的分开。但对于当代中国经验阐释来说,这不过是一些初步工作。”
自动阅读张柠,然后向同好推荐。可能半出于职业使然:我们这些天天出入于平面新闻的老小说爱好者,如何搁平热闹时尚的荒诞与阴谋;我们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跟着瞎转悠,作些花花哨哨的所谓纪录和现场报道,比摄像事倍功半,比电视事倍倍功半半,而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一样地什么也不知道;我们暂时充当晕晕昏昏的记录者,我们永久充当如此多的纪录者的读者,除非非常专业的专家,谁可能一两个月闭目塞听不予新闻?像邓亚萍湖南卫视不识李湘的悖新闻,本身又成新闻。
渴望某种戳穿,渴望某种破解,渴望某种袪魅式的批评。张柠的大众文化批评引人注目----
文化批评的5个基本特点:当代的、大众的、边缘的、动态的、综合的,就是要求批评者积极介入公共领域,参与公共话语建设,在大众传播(报纸、电视、网络)领域,就大众关注的话题进行对话。参与并不等于对大众传播领域的价值完全认同,即使是批评,也必须首先参与。参与的另一曾意思是,写作者放弃"个人英雄主义"和"天才论",以一位"准公民"的身份积极介入正在成型中挣扎的"公共领域"。
关于张广天的小话剧,关于虚头巴脑的短消息,关于张艺谋的红灯笼,关于小资,关于麦当劳,关于蕾丝花边,关于奥斯卡晚会....张柠的专栏文字提供了一位旁观者的冷笑与自嘲;浸润于前苏联文学的诗人与作家老老不拔于东欧的某种苦难情结,而研究生阶段专攻俄罗斯文学的张柠则说:俄罗斯文学的确为我从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巨大而又深刻的参照系...带着这一知识背景去了解欧洲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过渡的情况,就不会被所谓的"形式"问题迷惑。因为俄国理论家最擅长的就是在艺术形式中发现"意识形态"问题,这也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的最初动机。张柠看书极多,加以有意识的理论修养,其文化批评则跳出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就事论事。也可能因匆促高产,张柠的某些文字流于平泛与极端。但即便从阅读快感而言,张柠的极端也有点意思。起码他看到我们许多人看不到的东西。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