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重点:民族国家的建立和维护过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读书笔记
之
民族国家的建立和维护
——建构、想象、图腾、体系化
1 民族国家建立进程
有关第六章:官方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王室归化:俄罗斯、英国、日本、奥地利、泰国
作者在前文中强调了美洲的重要性,认为美洲才是第一波民族国家。我们就会疑问,宗教改革之后、19世纪之前,欧洲大地上的那些泾渭分明的王朝国家难道就不是民族国家么?事实上,这些王朝国家已经形成了现代国家体系,然而并非民族国家。
这些王朝国家从1648年的威斯特伐里亚条约开始便形成了现代国家体系,即彼此互相承认主权与领土。1618年开始的三十年战争将几乎所有的欧洲强国都裹挟进去。战争的残酷性和持久性使各国的君主普遍意识到只有确立一个包括共同利益、规则和单一价值观的国家关系体系,才能阻止各自的利益持续受到损害。这就是著名的威斯特伐里亚和约所确定的威斯特伐里亚体系。然而当时,多数欧洲强权尚非民族国家,而只是如战国时代般的王朝国家。王朝国家之下的人民并没有形成民族认同以及民族国家观念。【维基】这也侧面说明了盖尔纳重点论述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在民族主义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
事实是,欧洲王朝国家之所以最终变成民族国家,甚至是欧洲第一波民族国家,乃是欧洲各王室在民族主义浪潮之下做出的民族化转向的后果。而这种转向是如此的迟,让人从历史角度上能够理解现代民族主义之所以是如此年轻的一个概念。欧洲王室的民族转向,使得欧洲各大王朝成为了强大的民族国家。而民族国家的强大也反过来更加强化拉民族主义的合理性。
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到了1832年才有了将全国俄罗斯化的设想,而这种设想由于可行性太低而到1881年才实施。【P84】在俄罗斯化之前,俄罗斯王室说的是法语,而相当部分最忠于王室的地区说的是德语。英国则是到了1813年才开始在印度进行英式教育,而在此之前,英格兰和苏格兰进行王朝合并之后,没有用英格兰民族主义去殖民苏格兰、封闭苏格兰的朝圣直路,这也自然使得苏格兰没有形成“反殖民”的苏格兰民族主义。而英格兰和爱尔兰的合并则是在民族主义浪潮之下进行的,这就造成的一方面不列颠民族主义对爱尔兰产生了排斥和殖民情绪(当然,宗教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及土地政策上的殖民行为,另一方面爱尔兰也很自然地形成了反英格兰的民族主义。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在民族主义浪潮之前,苏格兰可以和英格兰完美合并;而民族主义浪潮之后,情况基本相同的爱尔兰却和英格兰最终分道扬镳。爱尔兰是同海外殖民地不同,它可以说是和英格兰天然紧密相联的,它的分离,体现了民族主义的强大能力。
官方民族主义之下,王朝国家转变成民族国家。与此同时,民族本位使得这些本身多民族组成的王朝国家之下的“反殖民”分离主义愈加兴盛。或者说,民族本位使得有民族基础的王朝更加稳固的同时,使得没有民族基础的王朝更加脆弱。奥地利和奥斯曼帝国不可调和的多民族元素使得两者不可能持续下去,纵然奥地利同大英帝国一样,尽力分权,尽力给予少数民族更多的权利,然而还是不能逃脱分裂的命运。奥地利由于分权地不够造成了一战后的少数民族独立,而大英帝国由于很富有智慧地分权,和平地保留了英联邦结构,然而,统一于英国女皇名下的英联邦也不能否认英联邦是由众多民族国家(甚至是加拿大“民族”、澳大利亚“民族”)组成这个分裂的事实。
关于第七章:最后一波——双语知识分子、亚非殖民地的独立运动、瑞士
在欧洲民族国家建立和稳定之时,殖民地的民族意识也正在产生和发展。殖民地杂乱无章的界线之下的族群混杂使得其民族主义路线必然不同于欧洲而类似于美洲。有关民族国家之前的民族意识建构,下一节再作详细论述。
总之,民族主义浪潮从欧洲吹向的亚非殖民地,欧洲的基于古典民族概念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到了亚非,又得彻底面对美洲式的行政区随意划界。这就使得民族又一次被强调为国界内外的而非文化血统上的排他性观念,使得我们对民族一词的概念又一次模糊,当然,也是又一次丰富。这个时候,原来美洲的公民契约式民族主义已经基本上完全被国家至上信仰化的民族主义湮没了。
这一波独立运动当然不止是亚非殖民地的独立运动,还有欧洲“类殖民地”的独立运动。一战后奥匈帝国的分裂、十九世纪末德国和意大利以及二十世纪南斯拉夫的统一,都是不同的例子。
奥匈帝国的分裂证明了多民族国家在民族主义原则下不可能存在,与此相对的是苏联的存在则是由于俄罗斯化的贯彻。苏联分裂后的种种民族主义对抗,并不是俄罗斯化造成的,而恰恰是自由主义之下人为的去俄罗斯化的结果。德国和意大利的统一是两个拥有越来越深民族认同的跨国民族最终纵容其内部某个王朝统一全民族的过程。这也证明了民族主义原则之下,民族统一这一理想深入人心的程度已经明显超越了王朝忠诚。南斯拉夫更是浪漫民族主义的产物,几个宗教信仰甚至血统有所差别的斯拉夫民族在巴尔干建立了王朝联姻式的共同体并且持续了将近一个世纪。当然,最终也由于民族毕竟有差别而四分五裂。
瑞士这个例子,也放在下一节中论述。
2 民族国家之前的民族(国族)意识建构
前文以欧洲为主的(还有日本、泰国)的民族国家,往往是建立在已有的“民族”基础上。而美洲、亚非殖民地的情况,又有相当大的不同。
以殖民省份、殖民行政区为界线而非以血统、文化为界线的殖民地地区,民族主义更多是被外在构建出的而非内在自然形成的。安德森说,殖民地官方民族主义的系谱应该溯及到殖民地政府【P153】。同样,霍布斯鲍姆也说,殖民地地区的民族主义,除中国、韩国、越南这些拥有深厚文化传统的“民族王朝”统治地,其余大多是帝国主义者的发明。【霍P164】而殖民者是如何“发明”了被殖民者的民族主义呢?第四章有关美洲独立运动的论述中,就提到了受限的朝圣之路这一重要因素。而作为民族主义成熟之后再兴起的亚非殖民地民族主义运动,血统、文化上的民族认同则被认为是自然而然的重点。而作为殖民行政区本不存在的界线分明的血统、文化差别,则被种种被殖民者构建出的社会、政治差别而想象出来。除了同美洲一样的政治上的朝圣之路被限制,以及经济上受到宗主国的割裂,在教育机构上,殖民地也受到了朝圣之路的限制。殖民者通过宗主国化的教育在殖民地教育出一批被限制在殖民地当地的双语知识分子,这些双语知识分子即是殖民地民族主义运动的实践者。
有关第九章:人口调查、地图、博物馆
在这一章当中,作者举出了三个重要的元素,解释在想象中建构民族的过程。有了这种建构的过程,原本只是行政区划分割之下的“朝圣受限群体”,不但会变成新独立国家的新公民,而且会变成新民族成员。
首先是人口调查,书中举出了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即没有现代民族观念的东南亚华裔被荷兰人分类为“中国人”,而这种分类则根本不是那些“中国人”的认同。也就是说,殖民者为了统治方便,进行了一些人为的分类,而这些想当然的分类,却往往忽略了那些“同一民族”人口的异质性。【P157】
然而,这种想当然的分类,却最终使得被分类者确确实实被“养成”了民族。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就是卢旺达的民族划分及其在90年代中期造成的种族屠杀。比利时殖民当局在接管卢旺达后,在1933年进行了一次人口普查,决定通过登记来实施身份证制度。每一个人的身份证上注明胡图族、图西族或特瓦族。统治者用尺量卢旺达人鼻翼的宽、长度来确定身份,还以拥有牛群的数量为标准,其中占有十头牛以上的人被划为图西人。【维基】就是这样相当荒谬的划分,把原本血统一致、语言统一、文化相同的人们变成了互相敌视的“民族”。这样两个民族最终演变成屠杀的结果,追根溯源实在有点匪夷所思,让人更加怀疑民族看似厚重而神圣的意义。
地图和博物馆则是创造了一种视觉上的图腾,这同国歌、国旗一样。当然,殖民者往往给殖民地发明带有殖民色彩的国歌、国旗。而地图和博物馆,前者是中性的,后者则有相当大的地方色彩。地图给人一个地理上想象的限制,从而给人认同感,而博物馆则有点令人费解,为什么殖民者要替被殖民者建立他们的传统呢?
原因很可能跟欧洲的王朝继承观念同诞生不久的现代民族观念相关。欧洲在罗马帝国之后,是由一群群不同的蛮族把欧洲大陆分成了块状进行封建统治。这种统治以成块的划界了的地区为基础,没有民族自治区,只有贵族统治区,不同血统的贵族可以继承和统治任意地域的统治区,而这些统治区只因为“王朝”或“家族”联系在一起而非“国家”。直到大英帝国时期,印度也不是“英格兰帝国”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是同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共处于维多利亚女王统治下的“印度帝国”,而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也是由四个“国家”组成的。在这种王朝继承的观念之下,欧洲国家把对殖民地的占领统治也想象成了对殖民地的继承而非吞并。
既然是继承,首先就要知道是从谁手里继承,于是欧洲殖民者通过考古和展示(博物馆的和考古景点的)追溯出了他们伟大的被继承者。不但追溯出了自己继承的伟大传统,还使被殖民者想象出了殖民者继承这些“伟大传统”的合法性和权威性。而最终,这些被发明和想象出的伟大传统则成了殖民地人民“自然的”归属和认同。而这些殖民者所要继承的“传统”,也最终成为了殖民地新独立国家的“民族传统”。
在欧洲民族主义浪潮之后的殖民地民族主义,明显地采用了血统、文化认同的重要性而非单纯公民国族主义。而第一波浪潮中的美洲独立国家,它们的独立过程中强调的却是后者。于是,这些独立初期尚未“民族化”的不成熟的民族主义国家,随着民族主义在欧洲成熟,也自然或“习得”地在建国后追溯出了自己的“民族传统”。这些西班牙后裔在建立了自己国家之后,把这片土地上的印第安先人追溯成了自己的先人,而忘记了他们真正的先人曾经愉快地想要消灭印第安人。【P187】
在殖民地纷纷独立、世界民族国家化之后,认同、自治的民族主义也自然而然成为了具有全球合法性的自然而然的基本原则。在此情况下,就会使得瑞士这样的国家产生对于自身的民族化想象。瑞士是欧洲大国间的缓冲地带,它甚至只是一个地理概念上的中空地带,是一个自治体而不能说是王朝国家甚至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而只是非王朝的王朝式共和国。而到了民族主义成为全球性原则的时代,瑞士也把自己归化成了瑞士民族的国家,纵然瑞士实际上是由德意志民族、意大利民族、法兰西民族的一些成员构成的契约自治体。比利时同瑞士则类似。
3 具体政治过程
导读提到,本书的缺陷之一是没有详细叙述了民族主义建构民族意识形态的具体政治过程。【P15】这一政治过程,在霍布斯鲍姆和盖尔纳的《民族与民族主义》当中则有论述。霍布斯鲍姆总结出了四点民族国家在建成之后,通过政府角度来完成的民族主义规训方法。
首先是行政管理上为了技术上的方便进行民族国家之内的行政统一体,例如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这样能给民族国家之内人民一种统一体的认同感。民族国家建成之后,又往往宣传和训使国民“效忠”于新的国家(不止是效忠于新的“政府”)。如果说效忠是有点强制性的,那么公民观念的培养则是潜移默化的。公民观念的培养即是培养一种国内人民对于国家政治的参与积极性,让人们产生一种“双向”的归属感。而国语则是把本来限于统治者的“行政语言”扩大到全国公民的“民族语言”,强化了民族国家的文化统一体。【霍P20】
盖尔纳则把重点放在工业资本主义逻辑下,民族主义诞生的必然性。他认为,资本主义力求拉平贵族和平民的阶级界线,把所有人拉平成资本主义“公民”。【盖P16】而资本主义“公民”所需的文化、教育和社会化规训的强制性要求,又使得所有人都无处可逃地被纳入这个体系中。这样,一方面民族的区分被强化,一方面还成为必须。【盖P50】
传媒的力量也是不可小视的。传媒往往不自觉地把民族国家之内的人民作为同质的受众而同外国区分开来,从而无论是报道范围还是报道倾向都是趋向当地的。
4 民族意识的维护
在民族国家建立之后,民族意识的维护也不是自然而然的。民族主义理论在把血统和文化的重要性摆在公民之上之后,每个民族国家就必须在非理性的信仰层面打造一个想象出的历史,把当下国民的血统和文化嵌到这个想象中悠久的国家史里面。这也就是之所以现代民族国家往往声称自己拥有悠久的历史,即使刚刚独立,即使国家内异质族群纷立。
有关第十章:记忆与遗忘译后记——新空间与旧空间(平行、共时、美洲)、 新时间与旧时间(遗产、苏醒)、再次保证时手足相残(记住忘记、手足之情)
有关历史的记忆与遗忘,或者说,选择性记忆和无意识想象,是维护民族意识的方法。新的民族国家建国之后,他的身影就会被无意识地追溯到遥远的过去乃至不复记忆的历史当中去。【P11】就像前面所说殖民地当局为殖民地地区建立考古学和博物馆里的“传统”一样,新的民族国家也会让这片土地上或者这个血统中的“遗产”“苏醒”,成为新国家的图腾。美洲西班牙人国家把自己追溯到了土著人时代【P187】,瑞士把自己的“民族国家史”追溯到了几百年前“瑞士中立区”被认为划分出来的时候。而往往,作为民族一分子,特别是强势民族一分子的人却不止是追求追溯,而是追求信仰般的永恒。
“我生为法国人是偶然的,然而法兰西是永恒的”【P11】。把“法国”代换成“中国”,相信每个平凡的中国人都不会觉得别扭。当然,对于中国来说,无论三千年还是五千年,相对于普通人的寿命来说,的确接近“永恒”了。然而在民族主义语境中,不止是“法国”、“中国”,“台湾”也可以是“永恒”的,即使无论是少数的土著或者多数的闽南移民都没有“永恒”的说服力。而甚至“四川”也可以是永恒的,即使现在的四川(湖广填四川之后)只不过有300多年的历史。这样我们就可以解构出民族主义语境中的“永恒”是怎么样一个缺乏推敲的观念。
不但是民族的想象,连民族的标志都甚至难以推敲。比利时著名的撒尿小孩“于连”雕像,被认为是反抗奥地利统治和比利时独立的民族标志。然而这个雕像实际上是8世纪一座普通的雕像,8世纪的时候,无论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还是比利时这个名词,都还遥遥无期。至于“开国大典”油画这样可以窜改的民族国家“标志”,就更加不必费力解构了。
总之,为了民族认同感,民族国家政权会有意无意地构建出有关民族的预设,而人们也会满怀欣喜地接受这个想象,因为这是世俗社会中需要的信仰和归属。人们不在乎一个标志是否的确代表了人们希望的意义,人们只在乎人们希望的意义有一个标志可以作为代表。民族意识的代表物就像消费社会中的一个商标一个概念,被人们所消费。苏醒的神圣传统被放在世俗的系列里构想,每一个图腾都变成可供无限复制的膜拜物,人们就通过消费和膜拜这些复制品,达到了自己对永恒认同信仰的需求和欲望。【P173】
最新独立的国家——黑山,它采用了历史上唯一以黑山为统治范围的王朝使用过的旗帜为国旗,而非黑山一直采用的红白蓝旗。斯拉夫红白蓝旗从十九世纪黑山从奥斯曼帝国之中独立以来就是黑山的国旗,既没有殖民色彩,又最符合黑山的民族性。但是新黑山放弃了这面旗,而采用具有强烈“封建王朝”色彩的双头鹰旗,怕是只因为最合适的老黑山旗在南斯拉夫时代也一直沿用,所以新黑山要故意忘却。一个即符合民族意识需求的标志,不需要历史上的正确性,只需要当下的代表性。
选择性记忆和想象的同时,当然包含选择性忘却。黑山选择性忘却了南斯拉夫时代,而更大的民族国家则往往选择性忘却了民族国家建成之前国内或疆域之内的族群仇杀和战争。这种忘却,不是真正的忘记,而是在铭记的同时把那些“不愉快”的纷争,解释成家族史中的悲剧。勒南在说“忘记屠杀”的时候,他的真正意思是“记住屠杀是内部矛盾”【P188】。同理,英国的威廉和哈罗德也是以“兄弟的身份”进行征服和反征服战争。如果这样说比较陌生,那我们可以举岳飞兀术、嘉定三屠的例子,这两个例子,对于当下的我们,自然也是“兄弟阋墙”。
5 民族国家体系最终建立及民族主义扩大化
一战前后,威尔逊体系的建立是民族国家世界体系建立和法理化神圣化的标志。哈布斯堡王朝(包括霍亨索伦王朝、罗曼诺夫王朝)崩溃后留下的半人为的“民族国家”(南斯拉夫是有天然区分的几个斯拉夫民族的王朝式联合体;罗马尼亚新扩地中有大片匈牙利人聚居区;波兰划去了大片日耳曼人聚居区;而天晓得奥地利治下的波希米亚人和匈牙利治下的斯洛伐克人为什么要合并成一个“民族国家”),特别是其中实施的民族遣送政策,使得民族统一、自治的观念被技术性地承认、操作和强化。民族主义终于深入了人心,成为一个全球性、指导性的公理。在民族国家意识形态之下,战争不再以生存空间为主要诉求,而是追求有限的、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在民族自治的意识形态之下,战争的失败方不再会亡国,胜利方也不再以大面积割地为惩罚手段。因此纳粹德国吞并日耳曼人聚居区的行为可以被绥靖地接受,而将生存空间拓展到斯拉夫地区则马上被认为是反人类的侵略行为。
有趣的是,和威尔逊相应的,列宁在“重建俄罗斯王朝”的时候,也把民族自治作为一项重要政策。列宁的民族自治政策不但使得俄罗斯在国名中消失,还人为地“圈养”出了一块块民族自治区。
威尔逊-列宁体系让民族主义彻底从国家公民联合体的范畴转向族群统一体范畴。因为它强调的不是已存在的“国族”的神圣性,而是与国家不重复的“民族”变成“国族”的神圣性。十九世纪曾经被意大利民族主义者马志尼等人宣扬的民族门槛——即只有达到一定规模统一体才能被称作民族(能建国的民族)——消失了,所有亚民族、小族群、宗教群体等等都成为了潜在的民族。而这种小众的、非融合而是排异的民族观,一方面使得世界又恢复了小国林立的复杂生态,一方面培养了相当可观的基于民族的极端情绪。在民族统一、自治的光环之下独立的新民族国家,或争取独立的民族,几乎无一例外地呈现出一种“拆除大队”式的情绪性逻辑。【霍P218】原本几无冲突的双方会由于一个虚幻的自治而互相仇恨,更不必说本来就并未和谐的双方。阿尔及利亚独立(作为法国的海外省、而非法国的殖民子国独立)时,原本相当欧式的政治体制马上充满了民族主义排他式情绪,使得几百万(如此之多!)欧洲人迁回地中海彼岸。而戈尔巴乔夫的自由化运动,使得“民族自治”失去了强有力中央集权的监督,这失去监督的民族自治立即就造成了毁灭性的后果(亡国的后果!)。
如今,在全球化资本主义自由民主之下,原本国家行政体的国内经济统一体功能越来越被削弱,全球经济越来越代替了国内经济成为一个普通人生活相关的部分。当国家工具又失去了一项重要功能之后,抛弃母国时牺牲掉的国家工具带来的便利更少了,抛弃母国的代价就变低,这样就使得分离主义成为更加吸引人的选择。在全球化的中心地带,魁北克是否独立、比利时的瓦隆和佛兰德斯是否分离,这样的问题,不但对我们这些旁观者,甚至对魁北克人和比利时人本身,都没有生活上经济上的意义,因为分离与否并不造成不同。
分离能带来利益,支持分离有天然的理由。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分离即使不能带来利益,也难以带来不便了,在利益不会受损的情况下,亚民族们自然跃跃欲试。魁北克分离运动就是因为法裔加拿大人不满法语文化在加拿大只是第二文化这个简单原因,而他们并没有遇到文化歧视,更不存在政策上、社会上、经济上的歧视。
之
民族国家的建立和维护
——建构、想象、图腾、体系化
1 民族国家建立进程
有关第六章:官方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王室归化:俄罗斯、英国、日本、奥地利、泰国
作者在前文中强调了美洲的重要性,认为美洲才是第一波民族国家。我们就会疑问,宗教改革之后、19世纪之前,欧洲大地上的那些泾渭分明的王朝国家难道就不是民族国家么?事实上,这些王朝国家已经形成了现代国家体系,然而并非民族国家。
这些王朝国家从1648年的威斯特伐里亚条约开始便形成了现代国家体系,即彼此互相承认主权与领土。1618年开始的三十年战争将几乎所有的欧洲强国都裹挟进去。战争的残酷性和持久性使各国的君主普遍意识到只有确立一个包括共同利益、规则和单一价值观的国家关系体系,才能阻止各自的利益持续受到损害。这就是著名的威斯特伐里亚和约所确定的威斯特伐里亚体系。然而当时,多数欧洲强权尚非民族国家,而只是如战国时代般的王朝国家。王朝国家之下的人民并没有形成民族认同以及民族国家观念。【维基】这也侧面说明了盖尔纳重点论述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在民族主义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
事实是,欧洲王朝国家之所以最终变成民族国家,甚至是欧洲第一波民族国家,乃是欧洲各王室在民族主义浪潮之下做出的民族化转向的后果。而这种转向是如此的迟,让人从历史角度上能够理解现代民族主义之所以是如此年轻的一个概念。欧洲王室的民族转向,使得欧洲各大王朝成为了强大的民族国家。而民族国家的强大也反过来更加强化拉民族主义的合理性。
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到了1832年才有了将全国俄罗斯化的设想,而这种设想由于可行性太低而到1881年才实施。【P84】在俄罗斯化之前,俄罗斯王室说的是法语,而相当部分最忠于王室的地区说的是德语。英国则是到了1813年才开始在印度进行英式教育,而在此之前,英格兰和苏格兰进行王朝合并之后,没有用英格兰民族主义去殖民苏格兰、封闭苏格兰的朝圣直路,这也自然使得苏格兰没有形成“反殖民”的苏格兰民族主义。而英格兰和爱尔兰的合并则是在民族主义浪潮之下进行的,这就造成的一方面不列颠民族主义对爱尔兰产生了排斥和殖民情绪(当然,宗教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及土地政策上的殖民行为,另一方面爱尔兰也很自然地形成了反英格兰的民族主义。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在民族主义浪潮之前,苏格兰可以和英格兰完美合并;而民族主义浪潮之后,情况基本相同的爱尔兰却和英格兰最终分道扬镳。爱尔兰是同海外殖民地不同,它可以说是和英格兰天然紧密相联的,它的分离,体现了民族主义的强大能力。
官方民族主义之下,王朝国家转变成民族国家。与此同时,民族本位使得这些本身多民族组成的王朝国家之下的“反殖民”分离主义愈加兴盛。或者说,民族本位使得有民族基础的王朝更加稳固的同时,使得没有民族基础的王朝更加脆弱。奥地利和奥斯曼帝国不可调和的多民族元素使得两者不可能持续下去,纵然奥地利同大英帝国一样,尽力分权,尽力给予少数民族更多的权利,然而还是不能逃脱分裂的命运。奥地利由于分权地不够造成了一战后的少数民族独立,而大英帝国由于很富有智慧地分权,和平地保留了英联邦结构,然而,统一于英国女皇名下的英联邦也不能否认英联邦是由众多民族国家(甚至是加拿大“民族”、澳大利亚“民族”)组成这个分裂的事实。
关于第七章:最后一波——双语知识分子、亚非殖民地的独立运动、瑞士
在欧洲民族国家建立和稳定之时,殖民地的民族意识也正在产生和发展。殖民地杂乱无章的界线之下的族群混杂使得其民族主义路线必然不同于欧洲而类似于美洲。有关民族国家之前的民族意识建构,下一节再作详细论述。
总之,民族主义浪潮从欧洲吹向的亚非殖民地,欧洲的基于古典民族概念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到了亚非,又得彻底面对美洲式的行政区随意划界。这就使得民族又一次被强调为国界内外的而非文化血统上的排他性观念,使得我们对民族一词的概念又一次模糊,当然,也是又一次丰富。这个时候,原来美洲的公民契约式民族主义已经基本上完全被国家至上信仰化的民族主义湮没了。
这一波独立运动当然不止是亚非殖民地的独立运动,还有欧洲“类殖民地”的独立运动。一战后奥匈帝国的分裂、十九世纪末德国和意大利以及二十世纪南斯拉夫的统一,都是不同的例子。
奥匈帝国的分裂证明了多民族国家在民族主义原则下不可能存在,与此相对的是苏联的存在则是由于俄罗斯化的贯彻。苏联分裂后的种种民族主义对抗,并不是俄罗斯化造成的,而恰恰是自由主义之下人为的去俄罗斯化的结果。德国和意大利的统一是两个拥有越来越深民族认同的跨国民族最终纵容其内部某个王朝统一全民族的过程。这也证明了民族主义原则之下,民族统一这一理想深入人心的程度已经明显超越了王朝忠诚。南斯拉夫更是浪漫民族主义的产物,几个宗教信仰甚至血统有所差别的斯拉夫民族在巴尔干建立了王朝联姻式的共同体并且持续了将近一个世纪。当然,最终也由于民族毕竟有差别而四分五裂。
瑞士这个例子,也放在下一节中论述。
2 民族国家之前的民族(国族)意识建构
前文以欧洲为主的(还有日本、泰国)的民族国家,往往是建立在已有的“民族”基础上。而美洲、亚非殖民地的情况,又有相当大的不同。
以殖民省份、殖民行政区为界线而非以血统、文化为界线的殖民地地区,民族主义更多是被外在构建出的而非内在自然形成的。安德森说,殖民地官方民族主义的系谱应该溯及到殖民地政府【P153】。同样,霍布斯鲍姆也说,殖民地地区的民族主义,除中国、韩国、越南这些拥有深厚文化传统的“民族王朝”统治地,其余大多是帝国主义者的发明。【霍P164】而殖民者是如何“发明”了被殖民者的民族主义呢?第四章有关美洲独立运动的论述中,就提到了受限的朝圣之路这一重要因素。而作为民族主义成熟之后再兴起的亚非殖民地民族主义运动,血统、文化上的民族认同则被认为是自然而然的重点。而作为殖民行政区本不存在的界线分明的血统、文化差别,则被种种被殖民者构建出的社会、政治差别而想象出来。除了同美洲一样的政治上的朝圣之路被限制,以及经济上受到宗主国的割裂,在教育机构上,殖民地也受到了朝圣之路的限制。殖民者通过宗主国化的教育在殖民地教育出一批被限制在殖民地当地的双语知识分子,这些双语知识分子即是殖民地民族主义运动的实践者。
有关第九章:人口调查、地图、博物馆
在这一章当中,作者举出了三个重要的元素,解释在想象中建构民族的过程。有了这种建构的过程,原本只是行政区划分割之下的“朝圣受限群体”,不但会变成新独立国家的新公民,而且会变成新民族成员。
首先是人口调查,书中举出了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即没有现代民族观念的东南亚华裔被荷兰人分类为“中国人”,而这种分类则根本不是那些“中国人”的认同。也就是说,殖民者为了统治方便,进行了一些人为的分类,而这些想当然的分类,却往往忽略了那些“同一民族”人口的异质性。【P157】
然而,这种想当然的分类,却最终使得被分类者确确实实被“养成”了民族。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就是卢旺达的民族划分及其在90年代中期造成的种族屠杀。比利时殖民当局在接管卢旺达后,在1933年进行了一次人口普查,决定通过登记来实施身份证制度。每一个人的身份证上注明胡图族、图西族或特瓦族。统治者用尺量卢旺达人鼻翼的宽、长度来确定身份,还以拥有牛群的数量为标准,其中占有十头牛以上的人被划为图西人。【维基】就是这样相当荒谬的划分,把原本血统一致、语言统一、文化相同的人们变成了互相敌视的“民族”。这样两个民族最终演变成屠杀的结果,追根溯源实在有点匪夷所思,让人更加怀疑民族看似厚重而神圣的意义。
地图和博物馆则是创造了一种视觉上的图腾,这同国歌、国旗一样。当然,殖民者往往给殖民地发明带有殖民色彩的国歌、国旗。而地图和博物馆,前者是中性的,后者则有相当大的地方色彩。地图给人一个地理上想象的限制,从而给人认同感,而博物馆则有点令人费解,为什么殖民者要替被殖民者建立他们的传统呢?
原因很可能跟欧洲的王朝继承观念同诞生不久的现代民族观念相关。欧洲在罗马帝国之后,是由一群群不同的蛮族把欧洲大陆分成了块状进行封建统治。这种统治以成块的划界了的地区为基础,没有民族自治区,只有贵族统治区,不同血统的贵族可以继承和统治任意地域的统治区,而这些统治区只因为“王朝”或“家族”联系在一起而非“国家”。直到大英帝国时期,印度也不是“英格兰帝国”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是同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共处于维多利亚女王统治下的“印度帝国”,而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也是由四个“国家”组成的。在这种王朝继承的观念之下,欧洲国家把对殖民地的占领统治也想象成了对殖民地的继承而非吞并。
既然是继承,首先就要知道是从谁手里继承,于是欧洲殖民者通过考古和展示(博物馆的和考古景点的)追溯出了他们伟大的被继承者。不但追溯出了自己继承的伟大传统,还使被殖民者想象出了殖民者继承这些“伟大传统”的合法性和权威性。而最终,这些被发明和想象出的伟大传统则成了殖民地人民“自然的”归属和认同。而这些殖民者所要继承的“传统”,也最终成为了殖民地新独立国家的“民族传统”。
在欧洲民族主义浪潮之后的殖民地民族主义,明显地采用了血统、文化认同的重要性而非单纯公民国族主义。而第一波浪潮中的美洲独立国家,它们的独立过程中强调的却是后者。于是,这些独立初期尚未“民族化”的不成熟的民族主义国家,随着民族主义在欧洲成熟,也自然或“习得”地在建国后追溯出了自己的“民族传统”。这些西班牙后裔在建立了自己国家之后,把这片土地上的印第安先人追溯成了自己的先人,而忘记了他们真正的先人曾经愉快地想要消灭印第安人。【P187】
在殖民地纷纷独立、世界民族国家化之后,认同、自治的民族主义也自然而然成为了具有全球合法性的自然而然的基本原则。在此情况下,就会使得瑞士这样的国家产生对于自身的民族化想象。瑞士是欧洲大国间的缓冲地带,它甚至只是一个地理概念上的中空地带,是一个自治体而不能说是王朝国家甚至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而只是非王朝的王朝式共和国。而到了民族主义成为全球性原则的时代,瑞士也把自己归化成了瑞士民族的国家,纵然瑞士实际上是由德意志民族、意大利民族、法兰西民族的一些成员构成的契约自治体。比利时同瑞士则类似。
3 具体政治过程
导读提到,本书的缺陷之一是没有详细叙述了民族主义建构民族意识形态的具体政治过程。【P15】这一政治过程,在霍布斯鲍姆和盖尔纳的《民族与民族主义》当中则有论述。霍布斯鲍姆总结出了四点民族国家在建成之后,通过政府角度来完成的民族主义规训方法。
首先是行政管理上为了技术上的方便进行民族国家之内的行政统一体,例如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这样能给民族国家之内人民一种统一体的认同感。民族国家建成之后,又往往宣传和训使国民“效忠”于新的国家(不止是效忠于新的“政府”)。如果说效忠是有点强制性的,那么公民观念的培养则是潜移默化的。公民观念的培养即是培养一种国内人民对于国家政治的参与积极性,让人们产生一种“双向”的归属感。而国语则是把本来限于统治者的“行政语言”扩大到全国公民的“民族语言”,强化了民族国家的文化统一体。【霍P20】
盖尔纳则把重点放在工业资本主义逻辑下,民族主义诞生的必然性。他认为,资本主义力求拉平贵族和平民的阶级界线,把所有人拉平成资本主义“公民”。【盖P16】而资本主义“公民”所需的文化、教育和社会化规训的强制性要求,又使得所有人都无处可逃地被纳入这个体系中。这样,一方面民族的区分被强化,一方面还成为必须。【盖P50】
传媒的力量也是不可小视的。传媒往往不自觉地把民族国家之内的人民作为同质的受众而同外国区分开来,从而无论是报道范围还是报道倾向都是趋向当地的。
4 民族意识的维护
在民族国家建立之后,民族意识的维护也不是自然而然的。民族主义理论在把血统和文化的重要性摆在公民之上之后,每个民族国家就必须在非理性的信仰层面打造一个想象出的历史,把当下国民的血统和文化嵌到这个想象中悠久的国家史里面。这也就是之所以现代民族国家往往声称自己拥有悠久的历史,即使刚刚独立,即使国家内异质族群纷立。
有关第十章:记忆与遗忘译后记——新空间与旧空间(平行、共时、美洲)、 新时间与旧时间(遗产、苏醒)、再次保证时手足相残(记住忘记、手足之情)
有关历史的记忆与遗忘,或者说,选择性记忆和无意识想象,是维护民族意识的方法。新的民族国家建国之后,他的身影就会被无意识地追溯到遥远的过去乃至不复记忆的历史当中去。【P11】就像前面所说殖民地当局为殖民地地区建立考古学和博物馆里的“传统”一样,新的民族国家也会让这片土地上或者这个血统中的“遗产”“苏醒”,成为新国家的图腾。美洲西班牙人国家把自己追溯到了土著人时代【P187】,瑞士把自己的“民族国家史”追溯到了几百年前“瑞士中立区”被认为划分出来的时候。而往往,作为民族一分子,特别是强势民族一分子的人却不止是追求追溯,而是追求信仰般的永恒。
“我生为法国人是偶然的,然而法兰西是永恒的”【P11】。把“法国”代换成“中国”,相信每个平凡的中国人都不会觉得别扭。当然,对于中国来说,无论三千年还是五千年,相对于普通人的寿命来说,的确接近“永恒”了。然而在民族主义语境中,不止是“法国”、“中国”,“台湾”也可以是“永恒”的,即使无论是少数的土著或者多数的闽南移民都没有“永恒”的说服力。而甚至“四川”也可以是永恒的,即使现在的四川(湖广填四川之后)只不过有300多年的历史。这样我们就可以解构出民族主义语境中的“永恒”是怎么样一个缺乏推敲的观念。
不但是民族的想象,连民族的标志都甚至难以推敲。比利时著名的撒尿小孩“于连”雕像,被认为是反抗奥地利统治和比利时独立的民族标志。然而这个雕像实际上是8世纪一座普通的雕像,8世纪的时候,无论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还是比利时这个名词,都还遥遥无期。至于“开国大典”油画这样可以窜改的民族国家“标志”,就更加不必费力解构了。
总之,为了民族认同感,民族国家政权会有意无意地构建出有关民族的预设,而人们也会满怀欣喜地接受这个想象,因为这是世俗社会中需要的信仰和归属。人们不在乎一个标志是否的确代表了人们希望的意义,人们只在乎人们希望的意义有一个标志可以作为代表。民族意识的代表物就像消费社会中的一个商标一个概念,被人们所消费。苏醒的神圣传统被放在世俗的系列里构想,每一个图腾都变成可供无限复制的膜拜物,人们就通过消费和膜拜这些复制品,达到了自己对永恒认同信仰的需求和欲望。【P173】
最新独立的国家——黑山,它采用了历史上唯一以黑山为统治范围的王朝使用过的旗帜为国旗,而非黑山一直采用的红白蓝旗。斯拉夫红白蓝旗从十九世纪黑山从奥斯曼帝国之中独立以来就是黑山的国旗,既没有殖民色彩,又最符合黑山的民族性。但是新黑山放弃了这面旗,而采用具有强烈“封建王朝”色彩的双头鹰旗,怕是只因为最合适的老黑山旗在南斯拉夫时代也一直沿用,所以新黑山要故意忘却。一个即符合民族意识需求的标志,不需要历史上的正确性,只需要当下的代表性。
选择性记忆和想象的同时,当然包含选择性忘却。黑山选择性忘却了南斯拉夫时代,而更大的民族国家则往往选择性忘却了民族国家建成之前国内或疆域之内的族群仇杀和战争。这种忘却,不是真正的忘记,而是在铭记的同时把那些“不愉快”的纷争,解释成家族史中的悲剧。勒南在说“忘记屠杀”的时候,他的真正意思是“记住屠杀是内部矛盾”【P188】。同理,英国的威廉和哈罗德也是以“兄弟的身份”进行征服和反征服战争。如果这样说比较陌生,那我们可以举岳飞兀术、嘉定三屠的例子,这两个例子,对于当下的我们,自然也是“兄弟阋墙”。
5 民族国家体系最终建立及民族主义扩大化
一战前后,威尔逊体系的建立是民族国家世界体系建立和法理化神圣化的标志。哈布斯堡王朝(包括霍亨索伦王朝、罗曼诺夫王朝)崩溃后留下的半人为的“民族国家”(南斯拉夫是有天然区分的几个斯拉夫民族的王朝式联合体;罗马尼亚新扩地中有大片匈牙利人聚居区;波兰划去了大片日耳曼人聚居区;而天晓得奥地利治下的波希米亚人和匈牙利治下的斯洛伐克人为什么要合并成一个“民族国家”),特别是其中实施的民族遣送政策,使得民族统一、自治的观念被技术性地承认、操作和强化。民族主义终于深入了人心,成为一个全球性、指导性的公理。在民族国家意识形态之下,战争不再以生存空间为主要诉求,而是追求有限的、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在民族自治的意识形态之下,战争的失败方不再会亡国,胜利方也不再以大面积割地为惩罚手段。因此纳粹德国吞并日耳曼人聚居区的行为可以被绥靖地接受,而将生存空间拓展到斯拉夫地区则马上被认为是反人类的侵略行为。
有趣的是,和威尔逊相应的,列宁在“重建俄罗斯王朝”的时候,也把民族自治作为一项重要政策。列宁的民族自治政策不但使得俄罗斯在国名中消失,还人为地“圈养”出了一块块民族自治区。
威尔逊-列宁体系让民族主义彻底从国家公民联合体的范畴转向族群统一体范畴。因为它强调的不是已存在的“国族”的神圣性,而是与国家不重复的“民族”变成“国族”的神圣性。十九世纪曾经被意大利民族主义者马志尼等人宣扬的民族门槛——即只有达到一定规模统一体才能被称作民族(能建国的民族)——消失了,所有亚民族、小族群、宗教群体等等都成为了潜在的民族。而这种小众的、非融合而是排异的民族观,一方面使得世界又恢复了小国林立的复杂生态,一方面培养了相当可观的基于民族的极端情绪。在民族统一、自治的光环之下独立的新民族国家,或争取独立的民族,几乎无一例外地呈现出一种“拆除大队”式的情绪性逻辑。【霍P218】原本几无冲突的双方会由于一个虚幻的自治而互相仇恨,更不必说本来就并未和谐的双方。阿尔及利亚独立(作为法国的海外省、而非法国的殖民子国独立)时,原本相当欧式的政治体制马上充满了民族主义排他式情绪,使得几百万(如此之多!)欧洲人迁回地中海彼岸。而戈尔巴乔夫的自由化运动,使得“民族自治”失去了强有力中央集权的监督,这失去监督的民族自治立即就造成了毁灭性的后果(亡国的后果!)。
如今,在全球化资本主义自由民主之下,原本国家行政体的国内经济统一体功能越来越被削弱,全球经济越来越代替了国内经济成为一个普通人生活相关的部分。当国家工具又失去了一项重要功能之后,抛弃母国时牺牲掉的国家工具带来的便利更少了,抛弃母国的代价就变低,这样就使得分离主义成为更加吸引人的选择。在全球化的中心地带,魁北克是否独立、比利时的瓦隆和佛兰德斯是否分离,这样的问题,不但对我们这些旁观者,甚至对魁北克人和比利时人本身,都没有生活上经济上的意义,因为分离与否并不造成不同。
分离能带来利益,支持分离有天然的理由。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分离即使不能带来利益,也难以带来不便了,在利益不会受损的情况下,亚民族们自然跃跃欲试。魁北克分离运动就是因为法裔加拿大人不满法语文化在加拿大只是第二文化这个简单原因,而他们并没有遇到文化歧视,更不存在政策上、社会上、经济上的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