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上北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阅读《一个人上东京》,从“我要上东京的决心篇——出发篇——自我推销——东京地铁地狱——老爸上东京——黄昏的寿司工厂——伤心的联谊——闪亮的都市人——街头推销骗局——返乡探亲真辛苦——首次展览会”随着高木直子一起回忆起自己上京(偶是偶们伟大祖国首都的北京)的经历。
上京的决定有的时候是难以描述的,就和出国(读书)一样,有的时候就是一种单纯的向往,这是一种称之为梦想而非目标的情绪,现在在北京读书并将要留京工作的我也会和直子在后记里面写道的那样,“不知不觉到东京已经六年了,或许是因为插画工作总算步上轨道,加上已经习惯了东京生活吧,我觉得上东京真好呢!当时如果留在牢记,也许现在的我回国上另一种幸福的生活”,更直观的,观察中学同窗和父母朋友同龄孩子的情况,也会有一种一个决定从此改变人生轨迹的感觉,而当初那种非要上京的决定回想起来不过是一种单纯的意念,甚至找不到确切的理由来支撑。虽然没有像直子在决定上京时对东京生活光明面的种种猜想和期待,但联想到自己对出国留学有猜想过的种种画面就很有共鸣了。
让我觉得很有创意的想法是直子在决心篇里提到自己在家乡搬家公司的短期工作,这样一份蓝领的工作,却能接触到很多的人,通过直子浪漫的眼睛,这些需要搬家的人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旧的居所,也就是离开了旧的生活,每个人都在有点兴奋有点忐忑的心情中奔赴新的生活。
出发篇中临行前夜突然强烈起来的忐忑不安和不真实感是离家者多么真实的感受啊。而自我推销里面那个需要莫大勇气才能拨打的求职电话提醒我回想起自己开始实习时对录电话里自动应答时一遍又一遍的小心翼翼。
东京的地铁让在北京生活的我羡慕不已,去年暑假在东京实习的日子过去之后我曾想过如果让我从东京的一切选取几样搬到北京的话,那一定是东京的地铁、马桶和米饭(衣食住行~我真现实)。但直子对如蛛网般的东京地铁地狱的感叹让我联想起来的并不是在东京的日子,还记得我初到北京的忐忑不安,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www.bjbus.com 上面可以查到所有的公交路线,baidu地图搜索之类的互联网服务那个时候应该还不存在吧,于是趁着开学前和宿舍mm一起去西单逛街却走散、和同样不识路的fenfen一起垂头丧气的打车一起肉疼taxi费用的我啊,一定想不到5年后有着勇气和自信在世界上任何一个都市生存下去的我吧。去年暑假,不懂日语的我,能够在东京如地下迷宫的地铁驾轻就熟,还能纠正懂日语会问路的姐姐错误判断的JR路线。
老爸上东京的篇章很自然让我涌起温馨和辛酸的感觉,从5年前老爸第一次送我上京到去年妈妈来探望生病的我,爸爸妈妈每次上京都张罗着我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漏洞,终于到最近一两年我才有一种可以回护爸妈的感觉,会想对5年前的自己说,不要难过了哦不要自伤了哦,和首次展览会上那样带给父母骄傲的时刻相比较,这样可以回护日渐衰老的父母的感觉才是我最珍惜和骄傲的。
黄昏的寿司工厂中那种因为目标遥遥无期未来无望怀疑自己的心情我已经不记得什么时候经历过了;但伤心的联谊结束时那种好不容易回到都市里自己落脚小窝的感觉却历历在目,有一次黄昏从市中心购物回学校走在当代天桥可以望见宿舍的时候,我也和直子摸到租屋门板的一刻一样,生出来一种“终于到家的感叹”,原来无数次在车上看着黄昏后灯火闪烁的都市感叹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在这个城市拥有一盏灯火的我竟把落脚的地方当成了家。
说道作为上京群体一员,对大都市的种种美好资源——好吃的食物众多的文化展览商场里闪烁的诱惑偶遇的名人和种种生活不便艰辛感叹之外,最需要面对的就是对“京都人”的心态了。大概是我小时候有移居广东的经历,所以这样的心态比较不强烈,因为故乡的概念对我而言本来就很薄弱,不容易有自豪感和被b4之后急于要反驳的情绪,倒是常常要解释家庭所在的地方并不是广州让我很烦,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好像广东=广州……对于北京人,也没有太多的想法,不像直子对走在表参道和新宿的东京年轻人时尚穿着的羡慕,大概是因为我在北京遇到的有钱人有权人有style的人大多并不是北京本地人的原因吧,我也不想学儿化音很重的北京话,我只希望自己的普通话标准的让人不知道我是哪里人,虽然有过好几次被当成北京姑娘的经历,虽然身边有女孩想要嫁给北京人,我对北京本地人身份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想法;但是和直子对东京人“不用有收入就可以在东京有房子”地感叹一样,我也曾经对北京年轻人找工作的便利发出感叹。
直子对返乡探亲的感叹真精辟,不论是从京城回到地方,还是从国外回到国内,人们总是有着各种“衣锦还乡”的预期,于是辛苦了这些离乡的人,好在我脸皮比较厚,不大需要向别人证明什么,而妈妈爸爸似乎也不大需要我撑面子,于是我也就懒散得很,比较麻烦的事,最近出现了我“死读书不会恋爱”的谣言,很让人气愤啊,我明明是个人见人爱车见车载的小小小……美女嘛
最后想说的是,不论是5年前上京,还是现在留京,不管怎么样,作决定改变了我和我相关的人的人生轨迹,我决定要在这里再努力一下!
p.s. http://muku.moo.jp/ 是直子的个人网站,我打算看《一个人住第5年》,因为我也要马上一个人住了呢,而简介里面“一个人住生病的日子”“一个人住看恐怖片的日子”让我想到这些年的一些事,很值得期待呢。
上京的决定有的时候是难以描述的,就和出国(读书)一样,有的时候就是一种单纯的向往,这是一种称之为梦想而非目标的情绪,现在在北京读书并将要留京工作的我也会和直子在后记里面写道的那样,“不知不觉到东京已经六年了,或许是因为插画工作总算步上轨道,加上已经习惯了东京生活吧,我觉得上东京真好呢!当时如果留在牢记,也许现在的我回国上另一种幸福的生活”,更直观的,观察中学同窗和父母朋友同龄孩子的情况,也会有一种一个决定从此改变人生轨迹的感觉,而当初那种非要上京的决定回想起来不过是一种单纯的意念,甚至找不到确切的理由来支撑。虽然没有像直子在决定上京时对东京生活光明面的种种猜想和期待,但联想到自己对出国留学有猜想过的种种画面就很有共鸣了。
让我觉得很有创意的想法是直子在决心篇里提到自己在家乡搬家公司的短期工作,这样一份蓝领的工作,却能接触到很多的人,通过直子浪漫的眼睛,这些需要搬家的人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旧的居所,也就是离开了旧的生活,每个人都在有点兴奋有点忐忑的心情中奔赴新的生活。
出发篇中临行前夜突然强烈起来的忐忑不安和不真实感是离家者多么真实的感受啊。而自我推销里面那个需要莫大勇气才能拨打的求职电话提醒我回想起自己开始实习时对录电话里自动应答时一遍又一遍的小心翼翼。
东京的地铁让在北京生活的我羡慕不已,去年暑假在东京实习的日子过去之后我曾想过如果让我从东京的一切选取几样搬到北京的话,那一定是东京的地铁、马桶和米饭(衣食住行~我真现实)。但直子对如蛛网般的东京地铁地狱的感叹让我联想起来的并不是在东京的日子,还记得我初到北京的忐忑不安,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www.bjbus.com 上面可以查到所有的公交路线,baidu地图搜索之类的互联网服务那个时候应该还不存在吧,于是趁着开学前和宿舍mm一起去西单逛街却走散、和同样不识路的fenfen一起垂头丧气的打车一起肉疼taxi费用的我啊,一定想不到5年后有着勇气和自信在世界上任何一个都市生存下去的我吧。去年暑假,不懂日语的我,能够在东京如地下迷宫的地铁驾轻就熟,还能纠正懂日语会问路的姐姐错误判断的JR路线。
老爸上东京的篇章很自然让我涌起温馨和辛酸的感觉,从5年前老爸第一次送我上京到去年妈妈来探望生病的我,爸爸妈妈每次上京都张罗着我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漏洞,终于到最近一两年我才有一种可以回护爸妈的感觉,会想对5年前的自己说,不要难过了哦不要自伤了哦,和首次展览会上那样带给父母骄傲的时刻相比较,这样可以回护日渐衰老的父母的感觉才是我最珍惜和骄傲的。
黄昏的寿司工厂中那种因为目标遥遥无期未来无望怀疑自己的心情我已经不记得什么时候经历过了;但伤心的联谊结束时那种好不容易回到都市里自己落脚小窝的感觉却历历在目,有一次黄昏从市中心购物回学校走在当代天桥可以望见宿舍的时候,我也和直子摸到租屋门板的一刻一样,生出来一种“终于到家的感叹”,原来无数次在车上看着黄昏后灯火闪烁的都市感叹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在这个城市拥有一盏灯火的我竟把落脚的地方当成了家。
说道作为上京群体一员,对大都市的种种美好资源——好吃的食物众多的文化展览商场里闪烁的诱惑偶遇的名人和种种生活不便艰辛感叹之外,最需要面对的就是对“京都人”的心态了。大概是我小时候有移居广东的经历,所以这样的心态比较不强烈,因为故乡的概念对我而言本来就很薄弱,不容易有自豪感和被b4之后急于要反驳的情绪,倒是常常要解释家庭所在的地方并不是广州让我很烦,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好像广东=广州……对于北京人,也没有太多的想法,不像直子对走在表参道和新宿的东京年轻人时尚穿着的羡慕,大概是因为我在北京遇到的有钱人有权人有style的人大多并不是北京本地人的原因吧,我也不想学儿化音很重的北京话,我只希望自己的普通话标准的让人不知道我是哪里人,虽然有过好几次被当成北京姑娘的经历,虽然身边有女孩想要嫁给北京人,我对北京本地人身份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想法;但是和直子对东京人“不用有收入就可以在东京有房子”地感叹一样,我也曾经对北京年轻人找工作的便利发出感叹。
直子对返乡探亲的感叹真精辟,不论是从京城回到地方,还是从国外回到国内,人们总是有着各种“衣锦还乡”的预期,于是辛苦了这些离乡的人,好在我脸皮比较厚,不大需要向别人证明什么,而妈妈爸爸似乎也不大需要我撑面子,于是我也就懒散得很,比较麻烦的事,最近出现了我“死读书不会恋爱”的谣言,很让人气愤啊,我明明是个人见人爱车见车载的小小小……美女嘛
最后想说的是,不论是5年前上京,还是现在留京,不管怎么样,作决定改变了我和我相关的人的人生轨迹,我决定要在这里再努力一下!
p.s. http://muku.moo.jp/ 是直子的个人网站,我打算看《一个人住第5年》,因为我也要马上一个人住了呢,而简介里面“一个人住生病的日子”“一个人住看恐怖片的日子”让我想到这些年的一些事,很值得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