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一半的《巴登夏日》
《巴登夏日》,这是一本让我很难启齿说些什么的书。苏珊·桑塔格对这本无人知晓的小说推崇至极,在她的帮助下,世界各地都出版了这本书,批评界也称其为“文学史上被遗忘的十大杰作之一”,“扮演了‘伟大的俄罗斯小说’终结者的角色”。
但是我要说,这当然是一本不坏的小说,可也并没有好到如此这般的伟大地步。对于《巴登夏日》,我的喜欢与不喜欢(绝对称不上讨厌)一半一半,这很可能是因为小说本身就是“一半一半”的。
这是一本双重叙事法的双线小说,这是比较专业的说法。通俗一点讲,这本小说就像是把一袋子红豆和一袋子绿豆“哐当”一下倒进一个碗里,读者不得不亲自动手将两种豆子一颗颗分开。
《巴登夏日》其实包含了两个故事。一半是讲述作者本人坐火车从莫斯科去往列宁格勒,到了列宁格勒后游历、参观托斯陀耶夫斯基笔下和曾经生活过的旧地。另一半是讲述托斯陀耶夫斯基和妻子安娜在1867年的游历经历——从圣彼得堡到德累斯顿,再到巴登,接着到日内瓦。这一半内容来源于安娜所写的《日记》,作者列昂尼德·茨普金完全遵照史实,向读者叙述了在此期间托斯陀耶夫斯基的动荡生活。
可茨普金的这本小说完全不像我上面概括起来这么简明扼要,他更像是把所有事件写在无数张小纸条上,接着打乱它们的顺序,随意组合。在小说中,连贯的时间和空间几乎是不存在的,人物肆意游走。讲述一个完整的情节时,会接连不断地插入其他时间、空间内的事情,跳跃性非常强。
这样独特的写作方式就为阅读这本书造成了相当巨大的困难,并且整部小说几乎不分段不分行,大量地使用长句子,只用频繁出现的破折号来表示或长或短的停顿,以及时间空间的转换。
恰巧我同时读了严歌苓的《白蛇》,在这本短篇小说集中有一篇叫《魔旦》,也是这样一个双重叙事的双线小说。《魔旦》中,作者偶然闯进了美国唐人街上一个“华人移民历史展览馆”,在展览馆中她看见一张几十年前的照片,照片上有一个娇娆的唱花旦的戏子,这个戏子叫“阿玫”。作者被阿玫深深吸引,从展览馆看守人那里了解到了许多当年关于阿玫的故事。《魔旦》就是这样交叉写着作者自己的经历,以及关于阿玫的往事。同样是双线结构,《魔旦》读起来就毫不费力,当然这和小说本身格局小也有关系。可与之相比,《巴登夏日》就未免太繁杂了。
我曾经几度怀疑,作者本人根本就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没有逻辑性可言。但实际上,茨普金是位医生,确切地说,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医学研究人员,拥有两个博士学位,发表过上百篇学术论文。对托斯陀耶夫斯基的信仰般的追随使得他执着于文学,在严酷的社会环境下偷偷摸摸地写作。为了写作《巴登夏日》,茨普金苦读了几乎全部能够找得到的有关托斯陀耶夫斯基的研究资料,不断地进行实地考察,用严谨的科学态度来对待这部小说。纵然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小说本身跳跃性强,时间空间随意变换,但作者本人却对他所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再清楚不过了,这是一定的,他是一丝不苟地写下了这个小说的。
小说中关于托斯陀耶夫斯基的那一半是我所喜欢的,确实写得很好。茨普金关注的并不是这位伟人的文学生涯,而是他作为一个“人”,与妻子之间的复杂情感,夹杂着爱与恨,但是不悔。托斯陀耶夫斯基人性中所有美好与丑陋,在小说中都一览无遗。他是怎样将妻子的订婚戒指都当掉了去赌博的,怎样一遍遍残暴地伤害妻子接着又痛哭忏悔的,又是怎样在文坛受人瞩目接着被狠狠排挤的。他的落魄生活,他的小说,他的小说中的人物,都在《巴登夏日》中得到了完美的统一,震撼人心。
然而关于作者本人旅途的那一半我就不怎么喜欢了。这一半内容其实都在记录作者的所思所想,逻辑的不连贯性体现得更为明显。虽然这些内容都是极可贵的,反应了茨普金对于文学和生命的思考。我却始终认为,摘出来单独成书或许更好。茨普金本身的经历也是很值得书写的,他怎样成为被拒移民,怎样身为犹太人却又死衷地热爱反犹的托斯陀耶夫斯基,又是怎样默默地写作——为了写作本身而写,怎样在经历了痛苦之后终于让人把原稿带出国去发表了,又是怎样在作品终于发表了的一个礼拜之后就去世了。可惜《巴登夏日》中并没有看见这样的作者,他没有写自己的经历。他花了一半的笔墨写自己,整本小说中,却还是没有他自己。多遗憾。
《巴登夏日》的后记详细阐述了茨普金这部小说的艺术和思想成就,但我只记住了一个细节,让我对茨普金又多了几分敬佩。
小说的叙述节奏是与火车的运行速度同步的,作者不厌其烦地描写他坐在火车上感受到的开门声、轰鸣声,时而平缓,时而加速,实际上是与他紧接着就写的托斯陀耶夫斯基夫妻的故事相呼应的,形成了一种流动性。比方说茨普金坐的火车忽然剧烈晃动起来,而此时托斯陀耶夫斯基的故事也正发展到一个激烈的情节。
原来如此。看似天马行空的写法其实都是设计好了的。终于把《巴登夏日》读完了,虽然过程并不轻松,但还不至于后悔。茨普金不光态度严谨,还很有想象力。我牢牢记住了小说中这样一个画面,当托斯陀耶夫斯基不断地将衣物等拿去当掉,换来钱去赌博时,茨普金写道,他此时就是一个小丑,抛着手中的东西——不是球,而是帽子、披肩、大衣,他一件一件将东西抛向高空,每抛一次那东西就不见了。形象的一幕。
但是我要说,这当然是一本不坏的小说,可也并没有好到如此这般的伟大地步。对于《巴登夏日》,我的喜欢与不喜欢(绝对称不上讨厌)一半一半,这很可能是因为小说本身就是“一半一半”的。
这是一本双重叙事法的双线小说,这是比较专业的说法。通俗一点讲,这本小说就像是把一袋子红豆和一袋子绿豆“哐当”一下倒进一个碗里,读者不得不亲自动手将两种豆子一颗颗分开。
《巴登夏日》其实包含了两个故事。一半是讲述作者本人坐火车从莫斯科去往列宁格勒,到了列宁格勒后游历、参观托斯陀耶夫斯基笔下和曾经生活过的旧地。另一半是讲述托斯陀耶夫斯基和妻子安娜在1867年的游历经历——从圣彼得堡到德累斯顿,再到巴登,接着到日内瓦。这一半内容来源于安娜所写的《日记》,作者列昂尼德·茨普金完全遵照史实,向读者叙述了在此期间托斯陀耶夫斯基的动荡生活。
可茨普金的这本小说完全不像我上面概括起来这么简明扼要,他更像是把所有事件写在无数张小纸条上,接着打乱它们的顺序,随意组合。在小说中,连贯的时间和空间几乎是不存在的,人物肆意游走。讲述一个完整的情节时,会接连不断地插入其他时间、空间内的事情,跳跃性非常强。
这样独特的写作方式就为阅读这本书造成了相当巨大的困难,并且整部小说几乎不分段不分行,大量地使用长句子,只用频繁出现的破折号来表示或长或短的停顿,以及时间空间的转换。
恰巧我同时读了严歌苓的《白蛇》,在这本短篇小说集中有一篇叫《魔旦》,也是这样一个双重叙事的双线小说。《魔旦》中,作者偶然闯进了美国唐人街上一个“华人移民历史展览馆”,在展览馆中她看见一张几十年前的照片,照片上有一个娇娆的唱花旦的戏子,这个戏子叫“阿玫”。作者被阿玫深深吸引,从展览馆看守人那里了解到了许多当年关于阿玫的故事。《魔旦》就是这样交叉写着作者自己的经历,以及关于阿玫的往事。同样是双线结构,《魔旦》读起来就毫不费力,当然这和小说本身格局小也有关系。可与之相比,《巴登夏日》就未免太繁杂了。
我曾经几度怀疑,作者本人根本就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没有逻辑性可言。但实际上,茨普金是位医生,确切地说,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医学研究人员,拥有两个博士学位,发表过上百篇学术论文。对托斯陀耶夫斯基的信仰般的追随使得他执着于文学,在严酷的社会环境下偷偷摸摸地写作。为了写作《巴登夏日》,茨普金苦读了几乎全部能够找得到的有关托斯陀耶夫斯基的研究资料,不断地进行实地考察,用严谨的科学态度来对待这部小说。纵然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小说本身跳跃性强,时间空间随意变换,但作者本人却对他所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再清楚不过了,这是一定的,他是一丝不苟地写下了这个小说的。
小说中关于托斯陀耶夫斯基的那一半是我所喜欢的,确实写得很好。茨普金关注的并不是这位伟人的文学生涯,而是他作为一个“人”,与妻子之间的复杂情感,夹杂着爱与恨,但是不悔。托斯陀耶夫斯基人性中所有美好与丑陋,在小说中都一览无遗。他是怎样将妻子的订婚戒指都当掉了去赌博的,怎样一遍遍残暴地伤害妻子接着又痛哭忏悔的,又是怎样在文坛受人瞩目接着被狠狠排挤的。他的落魄生活,他的小说,他的小说中的人物,都在《巴登夏日》中得到了完美的统一,震撼人心。
然而关于作者本人旅途的那一半我就不怎么喜欢了。这一半内容其实都在记录作者的所思所想,逻辑的不连贯性体现得更为明显。虽然这些内容都是极可贵的,反应了茨普金对于文学和生命的思考。我却始终认为,摘出来单独成书或许更好。茨普金本身的经历也是很值得书写的,他怎样成为被拒移民,怎样身为犹太人却又死衷地热爱反犹的托斯陀耶夫斯基,又是怎样默默地写作——为了写作本身而写,怎样在经历了痛苦之后终于让人把原稿带出国去发表了,又是怎样在作品终于发表了的一个礼拜之后就去世了。可惜《巴登夏日》中并没有看见这样的作者,他没有写自己的经历。他花了一半的笔墨写自己,整本小说中,却还是没有他自己。多遗憾。
《巴登夏日》的后记详细阐述了茨普金这部小说的艺术和思想成就,但我只记住了一个细节,让我对茨普金又多了几分敬佩。
小说的叙述节奏是与火车的运行速度同步的,作者不厌其烦地描写他坐在火车上感受到的开门声、轰鸣声,时而平缓,时而加速,实际上是与他紧接着就写的托斯陀耶夫斯基夫妻的故事相呼应的,形成了一种流动性。比方说茨普金坐的火车忽然剧烈晃动起来,而此时托斯陀耶夫斯基的故事也正发展到一个激烈的情节。
原来如此。看似天马行空的写法其实都是设计好了的。终于把《巴登夏日》读完了,虽然过程并不轻松,但还不至于后悔。茨普金不光态度严谨,还很有想象力。我牢牢记住了小说中这样一个画面,当托斯陀耶夫斯基不断地将衣物等拿去当掉,换来钱去赌博时,茨普金写道,他此时就是一个小丑,抛着手中的东西——不是球,而是帽子、披肩、大衣,他一件一件将东西抛向高空,每抛一次那东西就不见了。形象的一幕。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