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望可以当归

前几天收拾书柜的时候,翻出一本清代沈德潜编的《古诗源》。我已经不记得这本书在什么时候买的,又是怎样束之高阁,蒙灰被尘,这一段记忆,竟然象从生活中抽离了。反正我的记性,熟悉的朋友都了解,书之于我,也如朋友,想必不会怨怼。
这是一本古诗集,其中不乏大家陶潜曹植辈,更多是无名氏的谣辞俚曲。编者云“予前与树滋陈子辑唐诗成帙,窥其盛矣。兹复溯隋、陈而上,极乎黄轩,凡《三百篇》、楚骚而外,自郊庙乐章讫童谣里谚,无不备采……古诗之雅者略尽于此,凡为学诗者导之源也。”
中学时历史课本上有“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说是那个时代的民歌,略略几句,河山如画。从那时才知道,除了讲究平仄的名人诗词之外,在古代,还有更散漫与自由的民歌存在。而我从小就是个散漫的人,喜欢自由甚于一切。但是喜欢归喜欢,也没有想过去认真搜寻仔细研究,只是从一些杂书杂记中偶尔得见一两首。现在网上流传甚广的——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我是十多年前从一篇论文上看到的。这首诗是在 1974-1978年间出土于湖南长沙铜官窑窑址的唐代瓷器上发现的,可能就是那个年代的民歌。
《古诗源》全书共十四卷,录诗七百余,其中无名作品甚多,且有简明笺释,不仅有诗,亦有源。闲来无事时翻上几页,每每有惊喜。
《夜宴》后,一个朋友的博客名字改为“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句子出于《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古诗源》注释,其事迹载于刘向《说苑》:鄂君子皙泛舟于新波之中,乘青翰之舟,张翠盖。会钟鼓之音,越人拥楫而歌。于是鄂君乃揄修袂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
同一页上有《琴歌》,事出《列女传》:齐人祀梁殖袭莒,战死,其妻哭于城下,七日而城崩。故《琴操》云:殖死,其妻缘琴作歌曰——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这两句也是早就喜欢的句子,但是不知道背后有这样悲伤的故事。
那些超越了平仄的古代歌谣有着炽烈的感情,和怀有这样感情的女子。对喜欢的人,“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上邪》)”对变心的人,“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有所思》)” 卓文君闻司马相如欲纳茂陵女为妾,作《白头吟》以自决,诗云: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日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取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杆何袅袅,鱼尾何徒徒!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也只有这样烈性的女人才可能舍弃富贵,午夜私奔,当垆卖酒。
《上邪》《有所思》皆出自乐府辞。胡兰成《今生今世》写张爱玲章节中,有“来日大难,口燥舌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也是乐府中的句子。乐府辞中我喜欢的还有《悲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沈德潜评曰:起最矫健,李太白时或有之。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炉。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不知道为什么,读这些诗句谣曲,心中隐然有醉意。我常常想自己是不是生错了年代,怎么就无法适应现在的生活?就象《古歌》所唱——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我的家乡不应该是这个样子,我的时代不应该是这个样子,但是有什么办法。我找不到时空隧道,也回不去来的地方,就在歌里重温过去吧。
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
这是一本古诗集,其中不乏大家陶潜曹植辈,更多是无名氏的谣辞俚曲。编者云“予前与树滋陈子辑唐诗成帙,窥其盛矣。兹复溯隋、陈而上,极乎黄轩,凡《三百篇》、楚骚而外,自郊庙乐章讫童谣里谚,无不备采……古诗之雅者略尽于此,凡为学诗者导之源也。”
中学时历史课本上有“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说是那个时代的民歌,略略几句,河山如画。从那时才知道,除了讲究平仄的名人诗词之外,在古代,还有更散漫与自由的民歌存在。而我从小就是个散漫的人,喜欢自由甚于一切。但是喜欢归喜欢,也没有想过去认真搜寻仔细研究,只是从一些杂书杂记中偶尔得见一两首。现在网上流传甚广的——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我是十多年前从一篇论文上看到的。这首诗是在 1974-1978年间出土于湖南长沙铜官窑窑址的唐代瓷器上发现的,可能就是那个年代的民歌。
《古诗源》全书共十四卷,录诗七百余,其中无名作品甚多,且有简明笺释,不仅有诗,亦有源。闲来无事时翻上几页,每每有惊喜。
《夜宴》后,一个朋友的博客名字改为“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句子出于《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古诗源》注释,其事迹载于刘向《说苑》:鄂君子皙泛舟于新波之中,乘青翰之舟,张翠盖。会钟鼓之音,越人拥楫而歌。于是鄂君乃揄修袂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
同一页上有《琴歌》,事出《列女传》:齐人祀梁殖袭莒,战死,其妻哭于城下,七日而城崩。故《琴操》云:殖死,其妻缘琴作歌曰——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这两句也是早就喜欢的句子,但是不知道背后有这样悲伤的故事。
那些超越了平仄的古代歌谣有着炽烈的感情,和怀有这样感情的女子。对喜欢的人,“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上邪》)”对变心的人,“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有所思》)” 卓文君闻司马相如欲纳茂陵女为妾,作《白头吟》以自决,诗云: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日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取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杆何袅袅,鱼尾何徒徒!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也只有这样烈性的女人才可能舍弃富贵,午夜私奔,当垆卖酒。
《上邪》《有所思》皆出自乐府辞。胡兰成《今生今世》写张爱玲章节中,有“来日大难,口燥舌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也是乐府中的句子。乐府辞中我喜欢的还有《悲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沈德潜评曰:起最矫健,李太白时或有之。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炉。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不知道为什么,读这些诗句谣曲,心中隐然有醉意。我常常想自己是不是生错了年代,怎么就无法适应现在的生活?就象《古歌》所唱——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我的家乡不应该是这个样子,我的时代不应该是这个样子,但是有什么办法。我找不到时空隧道,也回不去来的地方,就在歌里重温过去吧。
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