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在最后的时光里

读这本书的初衷是因为洛阳二字,虽然生于洛阳,但位于较偏远的县城,栾川县,加之从小对历史的了解甚少,对洛阳的认知是陌生的。读高中的时候借读于洛阳市一所中学,曾记得一个宿舍五个县城人,各自躺在各自的小床上聊天吐槽,我们想回家,跟家里有人没人无关,就是想回自己的家。后来在洛阳持续读书,生活,渐渐的我们几个都爱上了洛阳,就在这里哪里也不想去,挺好的。后来慢慢的,喜欢的不仅是洛阳,曾经对历史充满抵触的我,不知在何时开始对历史充满了兴趣,从尧舜禹开始,中国的五千年文明连最起码的时间线我都没有,各朝各代发生了何事我不懂,古今中外如何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我不懂...抱着对历史的渴望,对‘‘家’’的过往的好奇,选择了这本书...想知道曾经辉煌的洛阳,曾经做过N个朝代的洛阳,如何繁华,又如何萧条。 看完简介,大概知道作者是位哈佛博士,读书起始,优秀的文字让我不得不感慨,有文化的人的文字就是不一般,如何不一般?就是读起来词藻不是华丽,也不是平铺,可以看出读者是有文学功底的,可是看着看着,就开始有点懵逼,不知读者所讲何事,中心为何。就像看电视剧,希望搜到网页版简介,了解故事梗概才能继续往下观看一样,打开了豆瓣,想看大家的书评,想提前知道重点,结果。。。我后悔了,自己为何手欠,看到大家几乎是吐槽般抨击这篇文章,于是乎,潜意识就觉得,就是,写的什么玩意,看不懂,凌乱。。。。 但是不愿做个人云亦云之人,不愿洛阳的历史就这么被我随意抛于脑后,我还是选择继续读下去,强迫自己刚刚什么都没看到,尽量保持客观的心态去看这本书,进一步去了解作者,想换个角度去了解这本书的意图,因为单从书本的文字,以我浅薄的几乎没有功底的功底来说,确实看不懂在讲什么。作者,唐克扬,尽管是博士,但人是设计学博士...难怪写的东西我不是很能看明白,这中间不只是差了文学的积淀,还有历史,空间各方位的思维差。好在,还是坚持把书啃完了,一本以北魏历史为较多线的书,让我对北魏这个朝代有了兴趣;一本多次提到洛阳伽蓝记的书,让我想再买本洛阳伽蓝记...感谢一位生于南京,留学于美国与洛阳毫无关系的先生写了本关于洛阳的书,抱歉当他亲自到了洛阳看到了一片荒凉。历史的痕迹很多泯然不在,但他不应是洛阳人民要埋的单。历史在发展,时代在改变,每一位出现过的人都是历史的造就者。洛阳昔日有过的辉煌早已不在,曾经甚至被大火焚烧的破损也不复存在,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才能形成对比,给人以反思。但是作为一名小半个洛阳人,见证了洛阳近几年的发展,至少它是让洛阳人可以骄傲的。纵然不如北京西安等等对古物残存或历史见证的保存工作做得好,纵然城市化发展也很缓慢,但是它是在前进的,这个社会都是如此,唯愿洛阳可以有更好的发展,也希望自己能汲取更多的知识,若干年后再翻此书,可以有更深刻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