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并不熟悉的战争
这本书相当厚,资料很丰富。看完以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对德国战时的社会、纳粹运作方式,民众的心理,教会的作用等方面有全景式的了解,而这些对我国民众其实并不熟悉。
之所以这么说,是源于因为历史原因,即使对我们自己100年前的那段历史,我们的回忆一直缺少城市生活部分。我们的政党来自于农村,所以我们的很多历史脉络叙说,影视资料,小说等等通常表现农村生活比较多。
举几个例子。抗战8年,我们脑子里是不是更多想到的是《地雷战》、《地道战》、《小兵张嘎》、《平原游击队》?我们脑海里浮现出来的场景,除了战争场面以外,更多的是乡村生活,或者胸带大红花的战士行进在田边小路。城市生活的场景通常代表着腐朽的国统区,或者是地下党组织与敌人斗智斗勇。除此之外,没有具体的生活。除了敌我斗争场景外,就是舞会,而这舞会同样用于反映敌人的腐朽。
所以当年在苏联《雁南飞》电影里看到市民们去火车站送别红军,觉得这画面很新奇,同时也非常奇怪地很有代入感。尤其是里面一个镜头,一位红军军官抱着小女孩不停地亲嘴,我当时就不禁想到了现在的市民离别场景必定也是如此(当然,背景不一样)。而我进一步联想,同样的场景在我国电影里可能会是群众们敲锣打鼓欢送战士出行,大娘把鞋垫塞进战士的怀里。
我这样说丝毫没有嘲笑我国电影的意思。事实上过去很多作品的质量远超现在。上述场景的差别,我认为,一是因为我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确实远远落后于西方,二是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是国民党的统治区,建国以后我们基本没看过描写城市心理的作品。
啰里啰嗦说了这么多,我想说的是,《德国人的战争》这部书与其他二战书籍相比,最大的特点是生动描述了城市在战争期间如何运作,虽然是纳粹的运作。我们通常都知道二战后期盟军对德国的轰炸,但我们只知道轰炸日期、城市,死亡多少人,摧毁多少间房屋。其实并不清楚这寥寥几句话背后每个人的生活、命运,城市如何恢复,政府以及纳粹党采取了哪些措施,德国人是如何看待这些施加于自身的袭击和死亡打击,他们有无反思,传统的教会有否参与,等等。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纳粹组织的疏散行动以及民众的反应。总体来说,德国人的素养,以及纳粹的所谓国家社会主义,在汉堡、柏林这些大城市被轰炸后对流离失所的难民的疏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整体上来看比较有序。青年团在车站的自愿救援行动,应该比较鼓舞士气。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些来自柏林大城市的居民到了疏散地区(通常是农业区),城乡之间的对立,居然让我觉得有些眼熟。并不是每个乡村家庭都愿意接受疏散人口。这些家庭的妇女指责来自城里的妇女连简单的生火劈柴都不做,似乎就等着别人来服侍。而城里人抱怨农村没有文化,没有娱乐。不少城里女人到了周末就坐火车去德累斯顿看电影或做头发(是的,即使在1944年柏林遭受了几十次重大轰炸后,女士还是会溜回城里做头发。人的天性)。
另外,我们都知道戈培尔是臭名昭著的宣传部长,但只知道他说的“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至于他如何开动宣传机器,在战争各个过程期间的不同策略则并不清楚。本书介绍了戈培尔发动的各种宣传行动,并没有脸谱化地概括,而是详细介绍了在不同的事件前纳粹的采用何种宣传手法去应对。毕竟,对于当时受教育程度很高的德国人,宣传策略肯定不会那么简单粗暴。
你会发现现在的很多手段当时都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比如关于法国行动,德国拍了新闻影片,重现了关键场面。为了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摄影师经常以稍低一点的角度拍德军士兵的脸,使他们棱角分明,受到战火洗礼的容貌更有浮雕感,再加上声音效果和乐曲伴奏,让观众得到了从视觉、听觉到情感的全面体验。所以很多德国人为了看开场前的纪录片,不停地买电影票进场。同时我也有这种感觉,就是在看二战影画的时候,一直觉得德军的形象特别高大帅气,即使是一个普通国防军的照片,他们的颜值、摆位角度、姿势都无懈可击(这也是中国有这么多德粉的原因)。我曾经以为这是因为西方人长得棱角分明的缘故。但看完本书后觉得也不尽然,因为美军、英军再照片里的形象就明显比较普通。所以我猜测我们能看到的这些德军照片可能都是戈培尔的宣传部门摆拍出来的。
还比较有意思的是,书中还提到了纳粹德国对卡廷惨案的宣传难题。这是我们过去没去细想的,但确实会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因为纳粹德国一直不遗余力地宣传丑化波兰人,犹太人以及苏联这些“东方人”,鼓吹种族灭绝,为德意志人腾出生存空间。但戈培尔因为挑拨盟军而揭发卡廷惨案是苏联人所为的时候,他又很难向国人解释德国人自己也是如此对待波兰人的。某种程度上甚至还可以说苏联人帮助德国人肉体清除这些波兰“劣等民族”。书中描述了戈培尔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总体来说,这本书有很多我们平常不关注的细节。但正是这些细节,才构成了二战史。而这样的二战历史,更能深刻地提醒我们,和平的可贵。因为战争将撕毁我们每个人的正常生活。我们对战争的理解,很多时候没有感同身受。如果一天不看微信都那么难,那么我们更应该严肃认真地思考,惨烈的战争将会给人类带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