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飞扬的时候

云飞扬的时候都不是好天气。而天气从来不是只有好天气。
这个故事一共三部:《天蚕变》,《天蚕再变》,《天龙决》(也有叫《天蚕三变》)。完全可以分开看,我想起的是当中的《天蚕再变》。
关于小说
小说很多是为了解决一个矛盾,所以基本干两件事情:首先是制造一个矛盾,然后是解决这个矛盾。一般第一步让你看,第二步让你觉得看了什么。《天蚕再变》的矛盾在于一帮人要“无敌天下,做天下武林的霸主。”,这一帮人大概可包括:孟都。萨高。金发老人。当然另一帮人感觉不能这样,这一帮人大概可包括:点苍清虚(点苍铁雁。)。川东唐百川(唐门二十八宿。)。武当枯木。华山剑先生。华山向左向右。少林百忍。青城玉冠。君山紫龙王。还有一帮人或多或少是被卷入的,瞥如出头的大汉,赶车的老头。譬如唐宁,譬如贝贝,譬如云飞扬。然后解决矛盾的办法自然靠武侠的强项:打。一路打过来,云飞扬打败了所有人,小说结束。几乎每一个结论都会是一个误读。不仅是此一时也,彼一地也,而是结论的代价是泯灭过程,而这个过程往往才是真正的结论。就如这套书还是战争狂人狂嚣“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然后出来一个超人维护世界和平。世界终究得到了和平,狂人毕竟做了一场春梦。但首先这个战争狂人非但不狂,而且可怜。武侠书里苗疆是个出现频率很高的地方,非独比较易于取外景,更有苗汉不两立这个死结一直隐隐作祟。我不记得是谁是这句话的首作俑者: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书里这个苗疆王子的孟都很多时候被骂畜生,倒不是因为他真做了什么畜生不如的事情(真做了, 对方不是挂掉就是逃掉。),而是大家觉得:他本来就是个畜生。然后再是萨高,他做的最坏的事情该是利用贝贝纯洁的爱情对云飞扬下蛊。可是下蛊之人最后竟然自己也进退两难,一连串困扰之后,被蛊虫吃得干干净净。(恩,除了一把乌黑的骨头。)然后还有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外国老武士。他最后自杀的原因不仅是任务失败,而是根本没有人再会在乎什么任务:海那边,武林已被遗忘。回过来看好人。我是向来不喜欢名门正派的,什么少林武当,什么点苍华山,什么青城君山,什么唐门。主要原因大概觉得凡是自以为理所当然的人和事情,翻开金玉其外,往往败絮其中。不过这次是个例外。原因只有一个,当危机来临的时候,他们毕竟选择了面对。无论是点苍清虚,还是整坐华山,当面对孟都的时候,不断地骨骼爆裂,不断地最后一次挣扎,哪怕知道这一定是徒劳。当唐百川缩成枯干的一小团,当枯木被拆碎成四溅的一大片,我更是知道人在江湖,真的不是请客吃饭。当青城君山最后选择了蛰伏, 我也没有鄙夷的意思,倒不是知道他们一定会发愤图强,而是感觉天地还要需要龙套。
好人中的好人自然一般就是书中的超人,这里指的是男一号:云飞扬。上下三部“天蚕”,云飞扬的好日子真是屈指可数,开始是人家看不起他,欺负得久了,然后竟然又看得起他,还是非常看得起,于是换个姿势,再来欺负一次。云飞扬最开心的日子该是山神庙行医的日子。除了可以在瀑布下面冲个凉,还可以替别人手到病除,不花什么力气。可惜云漫漫蒸腾,很多人都来到了武当,不是冬天,也不是为了来看雨。于是他开始不断地遇见,不断地去挣扎。
当然,否则我们还看什么。
云飞扬遇见了枯木,然后枯木重返江湖惨死;云飞扬遇见了唐宁,然后唐宁横死;云飞扬遇见了贝贝,贝贝因为爱他几乎将他害死,然后贝贝又因为爱他,在他面前缓缓而死。这些人死得都很难说是因为云飞扬,他们只是和云飞扬漫漫熟悉,然后在他都猜到为什么死去的时候,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死。
全书可以一气呵成地到了九华决战(也许是实在没力气细看)。其实正战胜于邪的直接原因并不是正有多么强大,而是邪的那边总想来点外力协助,结果,暗算云飞扬的一枪打到了霍都头上,不是碗大的疤,但一切定格。
云飞扬是个好人,所以他觉得还要把引起这一切的那个武林秘籍毁掉(我忍不住想起那个在敦煌壁画上刷油漆的王道士),然后他遇见了那个开枪的坏人,结果。
我看完小说的一个疑惑是为什么就此让云飞扬和宿命同归于尽(第三部里黄鹰终于让他死了)?小说的结尾是这么说的:走不完的江湖路。我恍然大悟:原来他还有路走,怎么有权利选择不走?
“午后的阳光轻柔如水,漫天都是薄纱也似的云层,山风清爽,这个时候走在山野间,无疑是一件很舒服的事。” 在这句话之前之后发生什么事情我不想说,我想说的是:这样的时刻总会有,也因为总会有,人就总要走,值得走,也必须走。
云飞扬的时候都不是好天气。可是云飞扬的时候,我们还是会抬起头来,毕竟远方,我们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天气。
这个故事一共三部:《天蚕变》,《天蚕再变》,《天龙决》(也有叫《天蚕三变》)。完全可以分开看,我想起的是当中的《天蚕再变》。
关于小说
小说很多是为了解决一个矛盾,所以基本干两件事情:首先是制造一个矛盾,然后是解决这个矛盾。一般第一步让你看,第二步让你觉得看了什么。《天蚕再变》的矛盾在于一帮人要“无敌天下,做天下武林的霸主。”,这一帮人大概可包括:孟都。萨高。金发老人。当然另一帮人感觉不能这样,这一帮人大概可包括:点苍清虚(点苍铁雁。)。川东唐百川(唐门二十八宿。)。武当枯木。华山剑先生。华山向左向右。少林百忍。青城玉冠。君山紫龙王。还有一帮人或多或少是被卷入的,瞥如出头的大汉,赶车的老头。譬如唐宁,譬如贝贝,譬如云飞扬。然后解决矛盾的办法自然靠武侠的强项:打。一路打过来,云飞扬打败了所有人,小说结束。几乎每一个结论都会是一个误读。不仅是此一时也,彼一地也,而是结论的代价是泯灭过程,而这个过程往往才是真正的结论。就如这套书还是战争狂人狂嚣“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然后出来一个超人维护世界和平。世界终究得到了和平,狂人毕竟做了一场春梦。但首先这个战争狂人非但不狂,而且可怜。武侠书里苗疆是个出现频率很高的地方,非独比较易于取外景,更有苗汉不两立这个死结一直隐隐作祟。我不记得是谁是这句话的首作俑者: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书里这个苗疆王子的孟都很多时候被骂畜生,倒不是因为他真做了什么畜生不如的事情(真做了, 对方不是挂掉就是逃掉。),而是大家觉得:他本来就是个畜生。然后再是萨高,他做的最坏的事情该是利用贝贝纯洁的爱情对云飞扬下蛊。可是下蛊之人最后竟然自己也进退两难,一连串困扰之后,被蛊虫吃得干干净净。(恩,除了一把乌黑的骨头。)然后还有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外国老武士。他最后自杀的原因不仅是任务失败,而是根本没有人再会在乎什么任务:海那边,武林已被遗忘。回过来看好人。我是向来不喜欢名门正派的,什么少林武当,什么点苍华山,什么青城君山,什么唐门。主要原因大概觉得凡是自以为理所当然的人和事情,翻开金玉其外,往往败絮其中。不过这次是个例外。原因只有一个,当危机来临的时候,他们毕竟选择了面对。无论是点苍清虚,还是整坐华山,当面对孟都的时候,不断地骨骼爆裂,不断地最后一次挣扎,哪怕知道这一定是徒劳。当唐百川缩成枯干的一小团,当枯木被拆碎成四溅的一大片,我更是知道人在江湖,真的不是请客吃饭。当青城君山最后选择了蛰伏, 我也没有鄙夷的意思,倒不是知道他们一定会发愤图强,而是感觉天地还要需要龙套。
好人中的好人自然一般就是书中的超人,这里指的是男一号:云飞扬。上下三部“天蚕”,云飞扬的好日子真是屈指可数,开始是人家看不起他,欺负得久了,然后竟然又看得起他,还是非常看得起,于是换个姿势,再来欺负一次。云飞扬最开心的日子该是山神庙行医的日子。除了可以在瀑布下面冲个凉,还可以替别人手到病除,不花什么力气。可惜云漫漫蒸腾,很多人都来到了武当,不是冬天,也不是为了来看雨。于是他开始不断地遇见,不断地去挣扎。
当然,否则我们还看什么。
云飞扬遇见了枯木,然后枯木重返江湖惨死;云飞扬遇见了唐宁,然后唐宁横死;云飞扬遇见了贝贝,贝贝因为爱他几乎将他害死,然后贝贝又因为爱他,在他面前缓缓而死。这些人死得都很难说是因为云飞扬,他们只是和云飞扬漫漫熟悉,然后在他都猜到为什么死去的时候,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死。
全书可以一气呵成地到了九华决战(也许是实在没力气细看)。其实正战胜于邪的直接原因并不是正有多么强大,而是邪的那边总想来点外力协助,结果,暗算云飞扬的一枪打到了霍都头上,不是碗大的疤,但一切定格。
云飞扬是个好人,所以他觉得还要把引起这一切的那个武林秘籍毁掉(我忍不住想起那个在敦煌壁画上刷油漆的王道士),然后他遇见了那个开枪的坏人,结果。
我看完小说的一个疑惑是为什么就此让云飞扬和宿命同归于尽(第三部里黄鹰终于让他死了)?小说的结尾是这么说的:走不完的江湖路。我恍然大悟:原来他还有路走,怎么有权利选择不走?
“午后的阳光轻柔如水,漫天都是薄纱也似的云层,山风清爽,这个时候走在山野间,无疑是一件很舒服的事。” 在这句话之前之后发生什么事情我不想说,我想说的是:这样的时刻总会有,也因为总会有,人就总要走,值得走,也必须走。
云飞扬的时候都不是好天气。可是云飞扬的时候,我们还是会抬起头来,毕竟远方,我们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天气。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