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路
在白人的枪口下,十五岁的阿曼从酋长沦为奴隶,离开了故乡和族人,与妹妹阿思曼分别,从非洲被卖到美洲。相较其他奴隶而言,阿曼是幸运的,他遇到了好的白人主人。圣经教会他白人的语言,给了他白人的信仰。主妇甚至曾不无同情地说,“如果他们没有自由,他的歌声便和笼中鸟一样。”然而,他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妹妹。 将近四十五年的时光,年近花甲的阿曼终于获得了自由之身。“阿莫斯走出大门,呼吸着充满花香和鸟语的空气,大概是因为自由了,他觉得今天的空气特别新鲜。他注视一只向下飞行的燕子,感觉自己也是一只燕子,阳光洒在一棵开满白花的树上。”然而自由让他感觉年轻,“现在正是春天,阿莫斯的生命也正如春天,将展开全新的旅程。” 努力生涯让阿曼学会了等待,“我们黑人以习惯等待”。他在几年的等待中攒够了钱,娶回了莉莉,一年后莉莉死去。独立战争爆发,阿曼没有参加争取独立的战争,却用自己三年的努力换回了利迪亚的幸福,一年后利迪亚也去世。两次婚姻都非常短暂,尽管十分悲伤,但阿曼还是十分欣慰,因为莉莉和利迪亚死的时候都是自由之身,这自由之身是他换回的。
七十岁前后,阿曼娶回了瓦奥里特,带回了瓦奥里特四岁的女儿西琳迪亚。走出教堂的时候,西琳迪亚在前面追赶一只小鸟,后来又不追了,瓦奥里特问为什么,西琳迪亚说,“它飞到树上去了,我又不会飞。”阿曼平静地说,“会不会飞并不重要,和鸟一样自由自在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在上帝的指引下,阿曼继续他的自由之路。他来到莫纳诺克山定居,建立了家庭,做起了事业。他公道诚信,乐于助人,逐渐被社区接纳,甚至被白人所接受。他让尽管并非奴隶但却始终受困于贫穷和疾病而不得自由的女孩波莉安详愉快地走完最后的时光。在八十岁时,阿曼成为自己土地的主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随着岁月的流逝,阿莫斯已开始感觉到自己的生命之火即将熄灭。”在获得自由后,他因为感觉亏欠阿斯曼,所以把自己奉献给需要帮助的人们。现在,他感觉自己的人生旅途快要结束了。“阿莫斯每天傍晚坐在房前,听着织布机的噼啪声,听着伯都家男孩敲打兽皮的声音,心里想着何时与阿思曼见面。”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阿曼请求上帝来指引他。他发现,尽管他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人们给了他几乎与白人同等的地位,“但无论他对宗教怎样虔诚,或是对教堂如何忠实服务,他仍然没有属于自己的长凳,坐在寒冷的教堂北侧的座位上。”他想起自己和家人仍旧遭受的歧视,为了“不想使自己再受到奴役和不公平的待遇”,他决定做一些事情。他给自己的妻子和女儿留下了生活保障,把余下的钱全部捐给了学校,“请求上帝保佑所有懂得爱与恭敬的孩子们,并希望他们都能得到幸福。”正如阿曼的墓碑上所刻的那样,他“生时令人尊敬,死时充满希望。”
这或许是典型的美国人的自由之路,是一名美国黑奴最理想的自由之路,然而却未必是阿曼真正的或者说本来的自由之路。在阿曼的自由之路上,他失去了妹妹阿思曼,忘记了阿曼斯语,再听不到部落的鼓声,永远无法返回故乡——在黑天鹅绒的夜空中晶莹的繁星下歌唱舞蹈的阿曼斯人,难道不是更自由?淳朴善良甚而保全了阿思曼的阿曼斯人,难道不懂爱与恭敬?赐予他们丰收和人口的生命之神,难道不会为他们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