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彼得林奇教你理财》——理财从娃娃抓起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完了《彼得林奇教你理财》,这是今年所读的第151部书。这篇读书笔记有基础的金融知识就没必要看。我只是在履行我看书写笔记的强迫症。
笔记的前面照例强调下我不炒股,看金融投资类的书籍只是出于个人兴趣。有人说我这是“纸上谈兵”,我这可以算是纸上谈兵,也不算纸上谈兵,具体看怎么理解。赵括是看了兵书觉得自己懂兵就上了战场,然后兵败葬送了赵国的国运。而我是看了投机的书觉得这玩意太凶险所以不入市,所以也就立于不败之地。我不玩投机恰恰是对于《孙子兵法》的实践:如果自身实力驾驭不了投机,不碰才是最佳选择,不要作死。学股票炒股票不是什么本事,人人都可以做到。学股票不入市才是本事,又有几个人耐得住寂寞。人要作为知识的主人,而不是被知识牵着走。我深知自己身上的赌性——每当一个付费游戏变成开箱子时,我都会忍不住剁手,所以现在我连游戏都敬而远之——不适合玩投机,又何必给庄家送钱呢?好好读我的书。
彼得林奇也是一位股神,他被誉为20世纪最优秀的公募基金经理。由于上海图书馆借不到,所以我买齐了他的3本著作:《彼得林奇教你理财》《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今天看完的是《彼得林奇教你理财》。这本书讲得比较浅,林奇写书的目的是面向新手投资者,甚至是还没踏上社会的高中生。所以巴菲特曾经说,这是一本适合买给自己孩子当做纪念日礼物的书。太浅的书的读书笔记实际上比较难写,因为读者往往更加专业。
正是由于本书科普的性质,林奇在书里分了三个方面:首先是美国公司历史,其次是股票基础知识,最后是那个时代——1995年——的成功企业。我简单的做一下读书笔记。
要明白股票,首先就要明白公司是什么,以及美国公司的成长史。当然我们走的是自己特色的道路,国情自然和美国不同。比如《十年一梦》里青泽就说过,中国股市的主要目的是为国有企业融资。基于这点投资者一定要懂政治,否则就会变成徐翔。不过美国发展史还是有其可借鉴的地方,因为林奇认为,美国富甲天下的原因是美国人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储蓄率和最强大工业体系,这两点正好是我国的优势。具体那个工业时代的发展案例,比如美国品牌的兴起、工业时代的暴发户、垄断和反垄断这些内容,都可以在中国当下的经济发展中轻而易举地找到相似命题。
公司诞生的目的,是为了筹集殖民者用于探险的费用。殖民者在印度和美洲带回滚滚财源,而欧洲本土的居民给他们提供前期探险费用。这是一场双赢的合作,已经得到历史证明。东印度公司是史上第一家售卖股票的公司,它发行股票得到了几百万银币,然后用这笔钱建造船只航行到印度,倒卖远东货物。由于利润丰厚,股票的价格水涨船高,于此同时做空和做多就被发明了出来。同时也有了最早的割韭菜的手段,一些公司散播找到金矿的虚假消息,抬高股价然后脱手,最后留下一地鸡毛。南海公司就打造过著名的泡沫事件。牛顿曾在南海公司亏过一大笔钱,然后自嘲道:我可以看透天体的运动,却看不透人性的疯狂。他可以算是历史上最早的最有名的韭菜。
另一批清教徒航行到了美洲,他们占领了无主之地,既是雇员又是拓荒者。投资者要求清教徒每周工作6天,这样清教徒就没空为自己的土地耕耘。与投资人闹翻之后,被断了经济来源。在艰苦的环境下大家只能抱团取暖,于是公社诞生了,也就是最早的合伙企业。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的劳动获得回报。人一旦拥有了地产和股份,就会以没有地产和股份的人更努力工作,更感到幸福。事实上,我认为这种利益分配的方式促进了美国梦的诞生,由于有股有地,你在为公司工作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工作,空闲下来的时候也在耕耘自己的土地。生活并不是完全被无情的剥削。所以越来越多的欧洲移民来到美国追梦,开启如火如荼的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并没有直接导致美国金融市场的繁荣。早期的公司通过银行借债融资。银行吸揽储蓄再把钱贷给各色的基建项目,比如铁路和桥梁。当时人们对股票抱有怀疑,没有人谈论股票,报纸上也没有财经版,也没有财经杂志,更不要说选择股票的书籍。因为也没有什么股票好买。一共只有24家上市公司。直到1835年交易市场才会活跃起来,当时有121只股票在纽交所挂牌。铁路股是当时最受欢迎的股票,无论利弗莫尔还是格雷厄姆的回忆录中,都有操盘铁路股的描述。
虽然如此,但是美国人还是对股票没有信心,由于早期的监管不到位,股灾屡屡发生。如果你在1929年买入股票,需要25年后才能解套。不过吃一堑涨一智,股灾也不是坏处,它揭示了问题在哪里。在一次又一次的股灾中,政府监管职能的完善,审计行业的成立,反垄断法律的通过,银行存款的保险制度,遗产税的征收,都使得市场越来越成熟。与此同时,价值理论也在投资界被提了出来。能在股灾中活下来的公司才是优秀的公司。这些公司的制度也被同业模仿学习,使得行业不断进化。比如A&P百货公司的销售员制度,结账方式从传统的物品柜台结账到现在超市的出门结账。另一方面,品牌的概念在一次又一次股灾中产生,具有较高的客户忠诚度的公司生存能力更强。制度和品牌,都属于企业价值的关键,也就是“无形资产”的一部分。
市场在不断的试错中进化。到1995年交易所所有股票的市值达到5万亿美元。远远超过同样的股票在1980年1.2亿万美元的市值。15年里,在大大小小的投资者在日常工作娱乐睡觉生活的同时,投入股票的资金为他们默默增加了至少4万亿美元的财富。
在书的第二部分一开头,林奇就在讲授货币时间价值给人洗脑子。这种事我做理财经理的时候经常做。只不过我举的例子是银行产品,而林奇举的例子是股市。如果在十年里每年储蓄500美元,那你在第十年结束时将拥有6603.39美元,其中5000美元是你的本金,再加上1603.39美元的利息。如果你将这500美元投入股市,那么你的本金七八年就可能翻一番。这就是货币时间价值,具体的原因是复利增值。一旦你让钱为你工作,他将成为你很好的朋友,不费吹灰之力,你的兜里就会因钱生钱。
很多人直到他们三十几岁四十几岁甚至五十几岁才开始攒钱投资,时至今日,他们总算意识到自己不再年轻,而且很快就需要额外的金钱来应付退休的需要。然而他们已经丧失了投资的最好时期。因为复利公式要发挥作用,有两个前提,第一是时间,第二是折现率。就像巴菲特所说,你需要找到足够长的斜坡,和足够黏的雪。巴菲特在很小的时候就懂得货币的时间价值。刚开始他就像许多其他孩子一样送报纸挣钱。然后他把这笔钱留下来用于投资而不是消费,累积更大的财富。而那些月光族们,当养老压力到来时,不得不缩衣节食,仅靠退休金过日子。
那么,能够有哪些投资呢?一共有五种基本类型的选择:把钱存在银行储蓄账户;购买收藏品;买房;买债券或者买股票。
储蓄货币、市场基金、国库券、定期存单被称为短期投资。短期投资的优点是本金安全,但它的缺点是利息太低。一般来讲,短期投资跑不赢通货膨胀。可以作为短期的资金积累,但长期来看意义不大。
私人收藏品投资,比如古董邮票、钱币、棒球卡和芭比娃娃。这些物品越老越值钱。它们的优点是不受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属于保值产品。缺点是收藏需要精通的专业知识,不然就像邮币卡一样成为智商税。另一种缺点是这些物品可能被随着时间被损坏,比如正常人不会收藏新车作为投资,出了4S店价值减半。
还有房产投资。房子既可以住也可以升值,甚至钱不够还可以贷款购买。因为房子有刚需,所以你有了两手选择——增值或者自己住。一般来讲,一个不会省钱买房子的人通常也不太可能存钱投资股市。一个家庭为了买房可以做出许多牺牲,但是谁听说过一个家庭为了买一只共同基金而做出很多牺牲。
债券投资。债券就是借条,它代表了一份借债的凭证。美国国债有借必有还,所以它是一种非常稳妥的投资。美国地方政府和一些公司也会发行自己的债券。债券和国库券的区别是债券比国库券长的多。债券也有它的缺点,首先是通货膨胀率太高;其次非国债的债券可能违约;然后因为债券的长期特性使得想用钱的时候没办法马上拿出来,也就是流动性风险;最后债券有一个利率波动的风险,也就是期间风险。一般来讲,市场利率的升高会使得债券价值降低,而市场利率的降低会导致债券价值的增高。债券和股票的区别在于刚性兑付,债券投资者只能拿约定的金额而不能分享经营收益。
最后是股票投资。林奇说股票是除了房子以外最好的投资,你不用像养马或者养宠物一样去养一只股票,它也不会像汽车那样发生故障,更不会像房子那样需要修,也不会因为火灾导致洪水,遗失你珍藏的棒球卡。股票购买的凭证也会被偷窃,果真如此也不必惊慌,公司还会给你补一张。如果你买债券的话,只是借出一笔钱。你买股票投资的时候购买的是一部分公司的股权。如果公司繁荣昌盛,你可以分到一杯羹,比如分红时你可以得到回报,甚至还可能不断提高红利,这买债券可享受不到。
林奇说投资股票青年人比老年人有优势,你的父母和祖父母可能对股票要比你更熟悉一些,这可能是太多次失败的结果。虽然他们比你有更多的钱投资,但你有最价值的一样东西,那就是时间。所有股神都试出来的结果,不少在15岁就开始了投资生涯。老年人由于时间制约,已经无法长线投资,而林奇认为长期持股才是关键。年化11%的回报是股市过去的记录,从过去的经验看,20年过去后,投资者1万美元的初始投资将变成8万美元。想要获得年化11%的投资,你必须忠诚的对待你购买的股票,就像忠实对待婚姻一样。只有耐心才能成就你的股票天赋。
第一,你应该选择投资股票;第二,一旦买了要尽可能长期持有。如果实在懒惰,你可以选择基金定投。注意,林奇之所以这么推荐,是因为美股一直在涨的缘故,A股么就只能呵呵。基金一般收取每年2%的管理费,那些专业的投资管理人员比业余的股民更有优势,对业余股民来说投资只是一种兴趣和爱好,而对专业人员而言是一份工作,他们接受过关于分析上市公司及财务报表培训,他们有高性能的电脑和一堆研究员的支持,一旦公司有任何消息,他们第一时间获悉。当然基金经理过于保守也是个问题。不过再保守也不可能保证你盈利,碰上熊市,基金也只能跌,这也就是我对A股呵呵的原因。
林奇对于基金具体给了9条建议。第一,你可以直接在基金公司去购买基金,也可以通过股票经济商购买,有时候你想要的基金未必经纪商承销;第二,股票经济商也要盈利,所以有时候他们会重点向你推荐他们自己的产品,而不是适合你的产品;第三,如果你是长期投资者,就不需要考虑选择债券型基金还是混合型基金,你的终极目标就是股票型基金;第四选择合适的基金比选购好车容易,因为资金有历史业绩可以做参考;第五,长期来看小盘股往往比大盘股更出色——今天的成功小公司可能变成明天的奥尔玛或微软,不过小盘股波动也大;第六,为什么要冒风险去投资新基金,而不是选择那一些历史业绩表现优秀的老基金;第七,有些投资者习惯转换于不同的基金,希望可以挑到表现最好的那一只,但这往往是事倍功半,最好的方法是长期持有;第八,基金的费用中,除了基金资产中例行的年度管理费之外,还有购入费用叫申购费,这使得快进快出会很亏;第九,大部基金经理都想追求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投资回报,这就是你支付他们管理费的原因,因为他们为你挑选了可以战胜市场平均水平的股票。其实基金经理无法战胜市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费率的扣除。所以你可以试着购买指数基金。
如果你想自己挑选股票,那就比共同基金费事得多,但是这可以带来更大的满足感。并不是所有你挑选的股票都能挣钱,换而言之百发百中绝无可能,沃伦巴菲特也可能犯错,彼得林奇也会有很多失败的投资,但只要有几个表现出色就可以。如果你一生可以发现几只可以涨到3n次方倍数的股票,那么基本你就可以衣食无忧了,尽管同时还有几只表现很差的股票。
林奇提供了5种选股方法。首先是投掷飞镖,就是投中哪就随便买哪只。但是如果你习惯于随机选股的话,还不如买共同基金。第2种是打听小道消息,就是别人告诉你买什么股票,就是买什么。一些小道消息道听途说,有时无意上听来的消息,比主动获取的消息更让人兴奋。然而小道消息的真实性有待商榷。第3种是听从专业意见,也就是在财经频道和报纸上提供的消息选股。依靠别人的关键在于如果你听从别人的消息入市,那么你退市也需要依靠别人的消息。如果专家们改变方向而没有告诉你,那你就会因为专家推荐过那只股票一直持有。第4种是参考经纪商的推荐清单。经纪商会定期做股票的评级,从推荐买入到推荐卖出。这种就比听从专家意见好,因为证券公司会及时通知你买出。第5种是自己研究上市公司。自己研究上市公司是选股的最高境界。关键在于你对上市公司了解,比如你可以走进各种上市公司的门店收集信息。如果你自己就在这些门店工作,那就更好。你就可以了解公司的运作是否高效,人员是否充足,公司价格是否合理。如果你面对客户,就可以了解客户的满意度。总的来说可以给上市公司做一个平衡积分卡。
一旦投资者开始以选股的眼光观察世界,潜在的投资机会无所不在,但是你应该先关注那些你熟悉的公司,或者有业务上往来的上市公司。如果你在医院工作,那你就有机会了解医疗产业链上的上市公司。巴菲特就是整天找上市公司的ceo吃饭来评价公司情况。没有投资者可以全面跟踪美国各大交易所上13,000多只股票,你只能选择自己能获得信息最多的上市公司。当然如果你达不到自己挑选股票的程度的话,付钱给经纪商让他推荐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最后具体的选股方法。那就长话短说。你首先要理解的,是企业的生命周期。比如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就是在汽车旅馆里获得的天使投资,天使投资人一般都是熟人,或者专业的风投。这个时候企业处于导入期。此时风险极大,不过普通老百姓也买不到导入期公司的股票,因为他还没上市。公司度过导入期后,就进入了成长期。成长期高速发展,抢占市场,用新产品代替老产品。可是如果竞争力不足,也会破产。有50%的公司在前5年都会倒闭。当然也有风险不这么高的,就是成熟期的公司。成熟期市场格局已经定下,比如百事可乐就是那样,没什么风险,稳定赚钱。所以也被称为现金牛。钱太多就要开始寻找新的机会。百事可乐可乐就并购了肯德基、塔克钟和必胜客,发挥了协同效用。如果成熟期转型失败,就有可能进入衰退期,长江后浪推前浪,被新发明的产品淘汰。选择成熟期公司的股票比较稳重,选择成长期公司的股票则是看中潜力。
林奇的思路是让你了解公司经营背景,把握公司内部情况,最后寻找能够长期成长股票。具体我理解就是以审计的眼光看公司。所以你一定要找自己行业内股票,最好是自己的公司,因为你知根知底,知道报表是否真实。用客流量验证收入,用库存验证是否景气,用客户口碑验证市场地位。甚至管理,流程,成本,新产品都是可以验证的地方。我给大家带来CPA财管的平衡计分卡: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来验证公司的成长潜力。财务维度解决“股东如何看待我们”,具体指标是利润、收入、现金流量、投资回报率、经济增加值、增加的市场份额等。顾客维度回答“顾客如何看待我们”,具体指标是按时交货率、新产品销售占全部销售的百分比、重要客户的购买份额、顾客满意度指数、顾客忠诚度、新客户增加的比例、客户利润贡献度等。内部业务流程维度着眼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解决“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具体指标是生产布局与竞争情况、生产周期、单位成本、产出比率、缺陷率、存货比率、新产品投入计划与实际投入情况、设计效率、原材料整理时间或批量生产准备时间、订单发送准确率、货款回收与管理、售后保证等。学习和成长维度解决“我们是否能继续提高并创造价值”,具体指标是新产品开发周期、员工满意度、平均培训时间、再培训投资和关键员工流失率等。这四个维度一般情况下拿不到具体的数值,让你选你熟悉的公司就是为了对这些方面进行毛估估,然后在行业内比较。
而很多人看不懂财报,我再讲讲财报的内容。就财报看财报没有意义,所以很多人看不懂,财报的意义在于比较。我举个例子,今年收入是20万,这个数字单独看没有意义。你看到去年收入是15万,前年收入是10万,这就有了意义,说明去年收入涨了50%,今年涨了33%。这个公司在前进。那么去年50%今年33%,涨速怎么慢了呢?你查同行业的企业,平均涨速只有两年20%。你就可以知道这个公司可能比其他企业有竞争力。那么再看毛利多少呢?收入涨了33%,毛利涨了20%,那说明成本也涨了,公司运维效率不如去年。再看看同行业毛利涨幅20%,那这个公司就不一定属于优质股。总之一切信息都是比较而来。报表之内的数字比较,比如营业收入除以总资产,那就是总资产周转率;在时间上纵向比较,今年和去年比;在行业里横向比较,和行业里其他公司比。实际上你把几个专门的指标背一背,看财报没有那么难,这是个熟练工。至于报表真不真实,这就很尴尬。所以你一定要找自己熟悉的公司去实地了解。
读书笔记就写到这里,都一些很基础很基础的知识,我都不好意思写这个,写的也不好,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