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从此开始

此书对于住宅、对于建筑有非常多特别的视角和观点,所以就很有启发性;结论就是--不要管风格,喜欢就好(或者象作者所言,所有的都是观点(感觉)不同而已):
实用主义(当下)天经地义,
解构的自得其乐正常,
“工厂”的非日常也是一种选择(可能更适合有条件的艺术家与年轻人),
日式的自制/清教徒是最容易模仿、出效果(就是唬人)、不自然、精神性明显、洁癖、极端、偏执的,但其实它是一种实用主义(这个是我自己加的,书中没有)
现象学之宅为某些人的“乱”(随意/复杂/有机)提供了理由,
实证主义之宅虽然被作者轻视可是仍然顺应一部分人性(以进步为宗旨行保守之事),
.....
总之就是不管别人,只管自己是王道(但难就难在了解自己,西方人希腊人提出“了解自己”的千古名言,东方人我们是否更艰巨呢?)
ps:
海德格尔之宅是天然、实在、诗意、个体、人的本源的代名词,有点理想化,现在已经没几个人可以实现
其中的第一个--查拉图斯特拉之宅是引子,特征并不很鲜明,或者说,意义不明显
最后,个人倾向于,盖里自宅那般看似过分实则有边界的(就是有原则的)“随意”最好
其次是现象学的生命力和实用主义的活力
【中心思想】
多从既有的认识边界以外进行思考,重新相信过往认知所否定过的一切,从而重拾未曾想象的美好生活。只有如此,我们方能构思未曾拥有的理想房屋,从而建造动人的美好住宅。
这书的感觉也挺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翻起来却是轻松。图片黑白且小,但一切细节都有,反而耐人琢磨。大概这就是一种实用主义精神的体现吧。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半痘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