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书 | 《向美而生》:寂然相对,物我两忘

技可进乎道。
这是一本能让人安静下来的书——《向美而生:众人受美的召唤》。
自春节以来,心情免不了会随着新闻坐过山车,一个方法便是不时地翻开这本书,投入到它的文字中去。
钻进它的文字中,仿佛感受到一团和煦的气体包裹在周围,让人暂时远离了那些忧恼,而在心中开出花来。

这本书看起来绝不沉闷,因为是十六位文化名士的访谈录,字字句句间透露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感受到他们每人独特的辽阔又丰富的精神世界。我还收获了一位文字底蕴深厚的作者,即这本书的访谈者——周华诚先生。我曾试图改写某段人物描写,却发现不能动,也不用动,简洁到位的刚刚好,用词丰富而充满韵味。
这十六位名士的共同点是都为灵山梵宫的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并不了解灵山梵宫,引用一段吴国平先生在开篇序言中的话。
“梵宫的建设,在中国佛教文化史或传统文化建筑史上,都是一个从未有过的项目。许许多多各个领域的大师,包括一些中国文化艺术的顶级巨匠们汇聚一堂,把他们最好的水准,在梵宫这个空间里展现出来,共同成就了一座艺术的神圣殿堂。”
喜欢这本书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看到有这么多国人在坚守工匠精神,继承了中华祖先的道统,中华传统文化绽放出它美丽而又迷人的底蕴。
本书分为天、地、人三部分。

为了不过多的剧透,因此仅选取一些引人思考的段落分享。(为便于本文阅读,会有增删与改动)

我们最终是要成长的,别人的知识、别人的生活、别人的状态,是别人的,冷暖自知,只有靠自己在生活当中转化成个人生活的体验、生命的体验、提升生命的质量,才能达成生命的理想。一个普通人,只有在生活和生命众多切实的体验当中,才能够领悟,自己这一辈子应该如何度过,哪一种生活和生命状态更适合自己,自己应该追求哪一种生活和生命状态,而不是人云亦云,互相攀比,失去自我,迷失方向。
我认为焦虑之心,包括我们每一个人,总有或多或少的攀比心在里面。被生活的这种外象迷惑,而失去了我们更高层次的生命的追求。
你的人生理想、生命诉求,最重要的是归结到我们的生命应该何去何从。……试想,如果没有一种生命价值观的正确选择,我们面对挫折时,怎么会不紧张?因为怕失去,面对一点不愉快,就烦恼,就不满足,并因此而痛苦。当你确立了生命价值乃至终极关怀的时候,这些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可能遇到的东西算什么,只能算是我们行走时脚下的沙粒而已。

我们现在有很多人已经不是自己,但他认为是他自己。自己头脑里装满他人对世界的感知,唯独没有自己对世界的感知。
你自己感受到的东西,才是最具有价值的东西。
大部分人不理解什么叫“做自己”。如果你是玫瑰花,你的肉身和想法是相吻合的,但如果你觉得桃花很好,想学,那不可能。你不可能是一个玫瑰花的肉身搭配一个桃花的想法,那是浪费时间。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很少。
寻找自己的芬芳,玫瑰花不错,狗尾巴花也很好,没有区别。

你说云南山区的人,真的就不如北上广的人幸福吗?大城市很多年轻人,有文化,却在疲于奔命,赶这个赶那个,没有真正静下来,做我们要做的事。
时间是一个人最大的投资,这种投资的成本放进去,你能够获得什么?第一是健康,第二才是财务。上帝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就是阳光、空气和水,如果没有健康资源,这些礼物都收不住,你拿不了,你说你在干什么。
……你得打开,你要忠于自己的身体,你连自己的身体都不了解,你就没有办法忠实它。……生活不是越贵越好,往往最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

你跟着潮流去学,你就永远超越不了,也学不着。现在所谓的创新,我认为是一个伪命题,如果没有根基,没有传统的来源,你创什么新?只能是廉价的、低端的模仿。
当今社会确实存在美育不足的问题。不像西方,大家是在博物馆里长大的,都看着好东西长大的,所以眼睛都很好。我们是好赖不识。你看孩子刚学画,画的简笔画,从头就错了。再加上见识。我们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被电视搞坏了。我们很喜欢炫,越炫越廉价。
我们这个民族,原来是很有品位的,喜欢的是石头、玉。玉是最温润的,也只有这类石头才产生这种光泽。我们喜欢,这是高品位的东西。

我能够到今天,能有机会做这么多事情,是因为我没有把传统的丢掉,是传承了传统的实践的艺术。
接触多了,思考多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就更坚定了。
日本人很聪明,他们会为每个行业设立一个最高的标准,像做茶的有茶道,学剑的有剑道,做寿司的有寿司之道。只要是有人在做的行业,就有他们的“道”。这是行业的最高标准,同时也是从业者的人生最高追求。这点其实是向中国学来的,日本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国家,他们更多是学习了中国汉唐时期的文化。
对于这种“技可进乎道”,中国历史记载很多,像陆羽、庖丁。……
通过这些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实践,我除了越发感叹古圣先贤的智慧伟大,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单薄。

很少有人能安安静静坐下来为自己煎一碗茶,为自己焚一炉香,为自己弹一支曲,甚至为自己吃一顿饭。
我们现在缺少诗意。诗意不仅仅是一种文学的概念,也是一种哲学的追求。……
光强调心,会落入顽空的概念,所以必须结合具体的一种事物。我把它称为艺能,给他一条到达的途径。
往期回顾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小书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