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现形记——《十面埋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就是权力犯罪的可怕和可恨。权力可以使犯罪的过程天衣无缝,无懈可击。即使暴露,也一样可以利用权力逢凶化吉,化险为夷。”最震动人心、令人毛骨悚然的事实。
到目前为止,是看过的和《人民的名义》不相上下的反腐小说,作者很大胆,有的东西说的很直白,很露骨,比如描写官场的通病,那些官场隐晦的、暧昧弊端,很大胆,让我看到了官场的黑暗,官场的腐败,体制的弊端,为作者点赞。让我们看看其中的精彩片段:
【官场体制的腐朽】 “一把手,在中国这样的国情里,尤其是在一个特殊的情况下,你要想干什么事情,如果没有一把手的同意,几乎会寸步难行!当一个权力机关的一把手出了问题时,对这个权力机关来说,几乎会成为一场巨大的灾难!因为没有一把手的同意,别说你想采取什么行动了,你连召集开会,研究讨论的份儿也没有。而没有一把手参加,你的任何决定和行动,都只能是非法的、无效的。没有人会听你的,更没有人会跟着你干!说不定还会把你拘禁起来,就像现在这样缴了你的枪。一个权力机关的组织程序又是如此的严密和等级森严,尽管你面对的也许只是一个或者几个具体的个体,但他们所代表的却是一个集体、一个组织。作为一个下级,你反对他、抵制他,就等于是在反对集体、反对组织!尽管你捍卫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但你代表的却是个人;他们谋取的是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代表的却是国家和人民! 也许全世界都是这样的一个通则和通例,当一个个体面对一个集体,一个下级面对一个上级,两者之间发生抵牾和抗衡时,首先付出代价的只能是个体和下级。 这就是权力犯罪的可怕和可恨。权力可以使犯罪的过程天衣无缝,无懈可击。即使暴露,也一样可以利用权力逢凶化吉,化险为夷。”
“先宣布一条纪律。”单昆突然这么说了一句,算是会议开始。“今后不论是涉及单位,还是涉及咱们科里的事情或者案情,一律不准私自向外界任何机关透露消息。凡是需要同外界联系的,必须经过监狱本科室研究,并经监狱主管单位审批同意后,才可进行。同外界机关联系时,必须有两个以上的监管干部参加……”
“你辛辛苦苦、细针密缕、谨慎再谨慎、保密又保密所做的这一切,闹了半天,原来都在人家的包围和掌握之中。纵使你有七十二变,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用尽了浑身解数,结果还是在人家的掌心里!
这些天来,你几乎每一步行动、每一个点子、每一次发现,都要给人家认真请示、详细汇报、解释了再解释、分析了再分析,哪想到所做的这一切竟会是为虎傅翼,开门揖盗,几近于卖身投靠、认贼作父。你踌躇满志在那儿一副英雄状,人家却暗里偷笑拿你当猴耍。”
“罗维民静静地听着,他明白,这些话都只是桌面上的官样文章,正儿八经的真正实质性的内容,大都会在这些官话套话后面才会给你说出来。但你也别指望这些实质性的内容会给你讲得非常透彻,常常只是一笔带过。而这一笔带过的东西,则往往才是这次会议最为重要的内容。
……几乎可以说,除了这些桌面上的套话外,别的什么内容也没有。”
再让我们看看省委书记对体制的反思。
“事情越堆越多,工作越拖越乱,问题越压越大,盖子越捂越厚。一方面,我们的干部对任何事情都司空见惯,麻木不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另一方面,又谁也不相信谁,不是装神弄鬼,就是疑神疑鬼,一级哄一级,一级推一级,上级敷衍下级,下级蒙骗上级。是非不分,好坏不分,什么话也敢说,什么事也敢做。小道消息满天飞,国家机密、政府机密,统统成了夸口和炫耀的资本。这里的会议还没有开完,决定还没有做出来,会议内容在那里就早已成了人人议论的话题。权钱交易,跑官卖官,助桀为虐,结党营私,吃吃喝喝,吹吹拍拍,你护着我,我保着你,傍大款,泡小蜜,几乎成了一些人的追求和时尚;责任感,使命感,组织观念,法律意识,反倒成了让人嗤笑的迂腐行为和陈旧观念。做事情,干工作,客观为社会,主观为自己,纯粹成了一种装饰和摆设。有人说这是官僚主义,仅仅用‘官僚主义’这几个字就能推脱掉这一切?这是腐败,严重的腐败!这是政府和权力机关工作作风上的最大腐败!亡国之兆!如果不及时把这种风气扭转过来,有朝一日非出大问题不可。如果整个政府机构、权力机关都是这样的风气,那么,整个社会肯定都会出问题,每一个环节都会有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体制的踢皮球】
“一级一级地往下批,还得一级一级地往下审。苏厅长,其实你也知道的,我们现在的一些事情,想像往往跟现实有很大的距离。有时候上面是声嘶力竭,震天撼地;而到了下面可就成了和风细雨,温文尔雅。或者是干打响雷不下雨,光点捻子不放炮。看上去轰轰烈烈,其实是什么也没做。何况,你有你的说法,人家有人家的说法。平时两家就常常争长论短、吵来吵去,到今天你又怎么能说得清?就算有哪个领导给你批了下去,其实又能怎么样?县官不如现管,批到最下面还不是得让人家来处理?推来拖去,转了一大圈,等于把你的想法明明白白地转到了人家手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别说省里的领导了,中央的领导他们都敢糊弄,你想想他们什么样的事情做不出来?苏厅长,这事情干不得。”
再来看看【清正不阿的悲歌】
“尤其是你越是显得像一个好人,像一个正直的人,就越是没有力量,他们就越排挤你,就越是没人把你放在眼里;反过来你越显得像一个坏人,像一个贪婪的人,却越会让人感到精明强干,越让人觉得龙行虎步、所向披靡,他们就越是向你靠拢。在一个地方,如果一切的是非曲直、观念认识全都颠倒了,那么,好人也就成了坏人,坏人也就成为好人了。所以,当一个地方的好人都变成了“坏人”,都变成了无用的人时,想想你在这种地方还能做成什么?”
父亲本来有养花的爱好和习惯,几十年如一日。但自从楼层采光不足后,父亲的这个爱好和习惯渐渐地也就没有了。父亲说了,不养不养吧,看着那些花草一年四季都见不到阳光,花花草草受罪,自己心里也跟着受罪。
一晃快二十年过去了,爸爸在这个单元房里已经过了他一生的四分之一还多。爸爸老了,房子也一样老了。就像爸爸脸上的皱纹一样,单元房里的一切设置、装饰和摆设,都显得是那么苍老和故旧。
爸爸一辈子刚正不阿,所以,也就只能一生清贫。
【城市化进程背后暗箱操作的农民哀音】
“以前总是觉得,城市的迅猛发展,使得郊区的农民也迅速地富裕了起来。种菜种花,养鸡养鱼,塑料棚,养殖场,城里人越多,赚钱的机会也越多。挨着一个近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近郊的农民还会富不起来?
但今天看来,这似乎都是一种想当然的企望,越是城市近郊的农民,潜伏着的威胁和危机其实也越大。试想,还有比失去土地让一个农民更为感到可怕的事情吗?当一个农民在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甚至连自己的房产都失去了后,除了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外,他还会有什么!没有文化,没有知识,没有技能,没有资本,没有背景,几乎没有任何生存的手段。尤其是当一个城市充塞着愈来愈多的下岗工人和待业青年时,对一个要混迹其中的农民的拒绝往往会更加残酷和彻底。”
“这些年,这些城市边缘的农民,几乎很少有人顾及到他们了。迅猛而至的城市化浪潮,让一少部分人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暴富阶层,而绝大部分的农民不止悄无声息地失去了土地,而且还悄无声息地失去了自己的立足之地,等到最后被挖掘机和推土机强行拆掉推掉自己的住宅院落时,才发现自己真正成了一个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无产者。甚至在自己丢掉了祖辈遗留下来的房产,只能住进别人重新给他安排好的单元房时,竟然还得拿钱来买。他们失去这一切的一个最不可反驳的理由是,这些土地都是国家和集体的,并不是你个人的,国家和集体需要你交出来,你就得交出来。但让农民们百思不解、百口莫辩的是,如果说土地是国家和集体的,那么,我这个人不也是国家和集体的吗?国家和集体的资产不也应该有我一份?为什么在这些国家和集体的土地渐渐不存在了的时候,也就是说等到这些国家和集体的资产悄无声息地消失了的时候,却让我们这些人变得一无所有、赤贫如洗,而让极少数的那些人堆金积玉、富可敌国?本来属于我们大家的这些国家和集体的资产究竟让什么人给抢走了?我们的那一份都到谁手里去了?”
【丑陋官员的丑陋嘴脸】
所以,仅从这一点来看,贺正雄的这一手就实在太险恶太毒辣太虚伪太狡诈了。他在如此关键的时刻,不动声色地把你从公安处的这个位置上一下子揪下来,然后给了你一个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般的“美好前景”,等于什么也没有真正给你,却不仅没让你生气不满,反倒让你感恩不尽、称谢不止地解决了一切问题。比起“杯酒释兵权”的谋略来,似乎还要高明!还有比这更用心良苦、刁钻奸猾的吗?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只注意了前面,却忘记了身后。也许他们早就准备好了,早就拿你当猴耍了,一旦发现异常,就立刻把牵线收紧,然后让你在一瞬间分崩离析,前功尽弃。
贺正雄四十几岁,1977级大学毕业生。据说他曾多次对别人说,在全省1977、1978级的大学生里,级别最高的目前就只有他一个人了。所以,他一定要努力再努力,争取不要再出什么差错,以免1977、1978级大学生里的行政干部在厅局级这一层面上全军覆没。所以,他的工作作风给人的印象是一贯的谨慎细心、一丝不苟,尤其是在原则问题上更是严肃认真、毫不含糊。他极善言谈,讲起话来头头是道,有板有眼,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一如悬河泻水,大气磅礴而又极富感染力。听他报告的人,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发出阵阵掌声。所以,从这一点来看,人们又觉得他是一个有魄力、有活力、有开拓意识、有进取精神的改革型干部。谨慎而不保守,严肃而又热情,小心翼翼而又大胆开放,这便是人们对他的一致看法。
【在人间】
一直等到何波吃完了,才发现老伴一直在身边坐着。
本想开个玩笑什么的,却一时被僵在了那里。
老伴的眼里满是泪水,止不住地在往下流。
【暗箱操作的传统】
一没时间,二没机会,三没这个权力,最主要的是没有一个说法!中国人善于以桌面上的行为解决桌面下的事情,只要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就可以办成任何事情。其实,社会上那许许多多的丑事、坏事、恶事、见不得人的事、十恶不赦的事,大都是在一个个响亮耀眼而又高尚虔诚的名分下干出来的。但反过来,即使是一个真正于国于民极为有利的好事、幸事、善事、至关重要的事、功在千秋的事,假如师出无名,没有一个天经地义的名号,也照样没人跟你去做。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仅仅是因为有了圣人的古训,才使得中国人都成了这个样子?
【头号犯罪分子的日记】
我要活,我不死!白毛女喜儿那样一个受到百般凌辱的脆弱女子,都要忍辱偷生,企盼自由和光明,我一个堂堂的男子更不会就这样让他们折磨致死。我不会死,我明白,如果我死了,说不定他们会高兴得发疯!
现在的那些国家干部、党员干部,我一个个地都看透了,都只为个人利益着想,没有一个人为国家利益着想;都只为自己着想,没有一个人为组织着想。现在的政府,其实早就成了一个空架子。那些砸国库、抢银行的强贼,其实都是政府的人在保护着。犯了国法的人不怕国家,搞垮政府的人不怕政府。犯了弥天大罪的人害怕老百姓,偏偏不怕领导干部!那些抢人偷人的罪犯,一旦被老百姓抓住,不是告饶求救,而是大呼小叫地要去见政府,要去找警察。政府里的人才真正是这些人的保护神,花上几个臭钱,什么法律也能买转了。连那些抢劫杀人的也纳闷,就这么几根骨头,咋就能让一群狗跟着跑?有这么一群狗守着护着,还有什么可怕的,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当前的现实情况就是如此】
当一个地方的公安被坏人掌了权的时候,也就是这个地方的老百姓最寒心、最绝望的时候。政府部门一千个人里头生出十个坏人来,谁也不会把他当做一回事;而公安部门一千个人里头生出一个坏人来,立刻就会吵得满城风雨、沸沸扬扬。其实,也并没有别的,说到底,还是因为老百姓把公安部门看得太重太重。在更多的老百姓眼里,公安部门所做的这一切,代表的其实是国家、是政府。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你想想,要是一个地方的公安部门里的头头出了问题,那这个地方真的还会有什么希望?
我们每天都在嚷嚷社会治安形势日益严峻,社会治安形势正在恶化。究竟严峻在哪里?又到底恶化在什么地方?
我们每天同犯罪分子作斗争,其实,最可怕的并不是那些犯罪分子,而是那些对犯罪分子实施保护的另一个犯罪阶层!这个犯罪阶层比那些犯罪分子凶险一百倍,可怕一百倍!当你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牺牲了生命时,很可能你至死都不会清楚你究竟是栽在了谁的陷阱里,倒在了谁的枪口下……
“继续往前?那又会怎么样?以你目前的身份和力量,要同他们抗衡,很可能是死路一条,等在你前面的说不定不是身败名裂,便是粉身碎骨。就算是把这些家伙一网打尽,一个个绳之以法,最终的胜利属于你,但对你来说,那又能怎么样?又会有什么实质上的好处?说不定还会给你戴上一大串帽子:这家伙爱挑事,爱闹事,心术不正,势利小人,专拣领导的毛病,动不动就上访告状,貌似忠厚,实则奸诈,你看看,这么多年了,有哪个领导敢用他……也许这些话都上不了桌面,但如今的社会现实就是如此。表面上的一些赞誉之词,甚至一些看上去轰轰烈烈的嘉奖和表彰,其实,换来的往往只是让你终生也弥补不过来的实质上的伤害和损失。换来的只是虚的,失去的则是实的。不惜代价,以致流血牺牲得到的所谓的一些赞誉和表扬,其实只是一个摆设,一个中看不中用的花瓶。需要时就把你摆出来做做样子;不需要时,就把你撂在一旁。在现实生活中,这几乎已经成了定式,那些聪明人绝不会冒了风险去干这种得不偿失的傻事。”
最后,以王国炎在审判时说的话来结尾:“在当今中国,谁也不能打倒gongchandang!只有共产党内部腐败,才能不打自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