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序 每个人都可以进行非虚构写作
>> 但时至今日,“非虚构写作”之概念尚未完全厘清。在我看来,仍然存在“窄义”和“广义”之分。“窄义”的非虚构写作,仍然大多数为专业媒体机构所生产,讲求特稿体例,重视多方信源,通常需要较长的操作时间。而“广义”的非虚构写作,则把这一写作类型开放给更多普通写作者,也更与国际上的非虚构写作概念接轨:只要无主观意义上的虚构或者加工,无论日记、书信、散文、回忆录等文字,均可视为非虚构写作。
>> 他们所带来的故事,其题材和震撼力,比起专业媒体,有非常接地气的独到之处,更具有独特的表达力。
◆ 第一章 如何寻找故事?什么是值得写的非虚构题材
>> 而且可以说,电视表达对写作是有破坏力的。因为如果你讲的跟你写的是一样的话,那你的写作就是失败的。你写的,一定是那些你讲不出来的东西。
>> 所以学会使用有效细节是件重要的事情。怎么才能找到有效细节呢?还是观察。我要写这件事情,那么整件事情的框架想表达什么?我观察到的这个细节是不是在框架之内?如果在,这个细节就是有效的;如果没关系,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在改别人的稿件时,我觉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简洁、简洁、简洁,准确、准确、准确”。
>> 动词的使用会使你整个句子变得有骨头,会跟别人的看起来不一样。它能够撑得起来,非常有力,而简洁有力的表达才是最好的。
>> 他的意思就是说,聊天可以,但你不可以把我的意见当作观点去发表。
>> 当你这篇文章写得七七八八了,最后去润色,去打磨时,那个过程我觉得非常开心,因为这时你已经写得比较满意了。修改的时候,因为东西都在那里了,你就不用花太大力气,反而会比较享受那个推敲的过程。
>> 但比如看到一段特别好的文字,我还是会抄录。那个写的过程,好像把那段文字再咀嚼一遍,那种味道很特别。
◆ 发现可写的故事主题
>> 可是如果自己想记录的这个故事,并不只是想要留存在日记本里自我追忆、欣赏,而是希望能够吸引读者来阅读的话,那么就要回到故事的起点——主题——来谈起。
>> 一个故事的选题价值基本上分为以下几点:社会性、时代性、世界性、文化价值、情感共鸣。
>> 一个故事,是一把钥匙,它会带领我们打开人心的大门。
>> 我们也会发现有些作者“野心”很大,当他想要写一个选题的时候,会希望这个故事能够囊括他想要表达的方方面面。但是我们经常劝诫写作者,故事主题要聚焦,不能泛泛而谈。在你下笔之前,先试着问问自己,能否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想要通过这个故事表达的事情。
>> 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曾经在接受《巴黎评论》的访谈时说过:任何艺术形态的最高强度都是由一副深思熟虑的头脑来实现,对故事烂熟于心的作家才能写好故事。当一个写作者去构思一个人物故事的时候,其实你需要去经历漫长的深思熟虑的过程,把所有的细节,归纳成一个主题,然后反反复复地去写。你要对故事的主题有非常确定的概念,把故事烂熟于心,你才能写好它。
◆ 偷拍父母的390天
>> 作为一个只用过傻瓜相机的人,我拍的这些照片缺少构图,人物模糊,从摄影的角度看,可以算技术的废品。但里面藏着肉眼看不到的爱。
>> 每个瞬间都注定要消逝,时间将珍贵的瞬间锁进生活的缝隙,然后将钥匙丢进宇宙。父母是不会被写入宏大历史的平凡个体,没人会觉得他们看似重复的日子有必要记录下来,甚至父母自己都觉得,“每天都这么过,有什么好记的?”
>> 2017年4月26日,是爸妈结婚30周年。这个年份被称为珍珠婚,仿佛珍珠的形成就像婚姻,两个不同个体在机缘巧合下走到一起,经过日日年年的磨合,沉淀出迷人的光彩。
◆ 第二章 开始你的采访,找到你的故事素材
>> 《智族GQ》报道组曾经总结过一套找选题的衡量指标:1.问题足够重要,要建立与时代的关系。2.要展示复杂性,要在坐标系里表达,而不是孤立的一人一事。3.选题要有想象力,不要模式化。4.结论最好意外,有颠覆性。5.要有好的故事,不要堆材料说观点。6.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这一点也很重要。
>> 我们要写一个好的故事,要有逻辑,但不止于逻辑,还关乎情感、审美、人性。写一个好的故事,内在逻辑非常重要。但不要被逻辑的框架遮蔽了故事背后活生生的人。故事最终的落脚点一定要落在人物上。人物的命运才是故事的核心。
>> 故事要足够有意味,要有丰富的指向,这个“指向”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人性本身,能够帮助你去理解人性、社会、时代。能够引发读者共情的作品就是好作品。
>> 可以称之为“共情”的情感可以是多样性的。它可能是悲伤、喜悦、恐惧、愤怒,只要它能够有效地唤起读者的情感,而且这种情感是真正令你回味、思考的,而不是像网络小说或者爆米花电影,那种很直接但很短暂的情感。我所说的“共情”是真正击中一个人内心,唤起他深层情感的东西。
>> 在书写“冰与火之歌”系列时,乔治·马丁引用了福克纳的一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人类内心冲突是真正且唯一值得书写的对象。”
>> 在写一个好故事的时候,一开始要先搞清楚几个问题。如果这几个问题能搞清楚,写起故事来就会更加有把握,更顺畅一些: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想要什么?为什么想要?他会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他将遇到哪些阻碍?他将采取什么样的行动面对这些阻碍?与阻碍抗衡的结果会是什么?
>> 这其实是有方法的,而不是纯粹凭感觉的东西,首先你要明确你的文章是四种要素的组合。这四种要素是直接引语、间接引语、概述和描写。
>> 这一段就是概述,简单理解就是概括性的叙述。打个比方,概述是一部电影中的远景镜头,承载的信息、细节比较多,但相对来讲比较粗略,不那么细致。
>> 这两段是描写,与概述相对应,描写里面有很多的场景、细节,相当于一部电影里的近景、特写镜头。你会发现描写的信息量是少的,叙事的时间推进速度会更加缓慢,但里面有更多的细节,会更加细致。
>> 简单来说,概述的特点是信息密集,但是枯燥;描写的特点是信息量小,但是生动。
>> 区分作者水平高低的一个点,就在于这四种元素到底怎么组合。不同元素间的度怎么去拿捏,哪个多哪个少。这就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
>> 直接引语一般只在几种情况下使用。第一种情况是,这句话可以非常鲜明、直接地体现主人公的个性,可能是他说话的方式非常有特点;第二种情况是,如果采访对象透露了非常关键的信息,而你想把这个信息强调出来。
◆ 采访是非虚构写作的关键
>> 在采访时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可以同时采用开放式和闭合式提问。
>> 要学会控制谈话走向。
◆ 第四章 文章结构的魔力
>> 比如说,我们会收到很多投稿,大概有一半,都是非常个人的,失恋故事或是成长经历。这样的故事除非有一流作家的文笔,否则我们是不太感兴趣的。也有另外一些,写作手法可能还不够成熟,但是其中有一些点,我们觉得是可以和读者。所以,收到这些稿件的时候,我们首先会考虑它的题材,即使是个人经历,有没有社会性?会不会引起共鸣?有没有回答人们关于这件事的疑问?否则除非你写作能力超群,才有可能被采用。
>> 另外一个我们一定会做的,我想你们大概也会这样做,就是分小节。以前我在新闻媒体工作的时候,会特别注重小节。因为人们阅读时是会疲倦的,据说到1500字的时候就会想休息一下,所以我以前工作的杂志,会建议写作者在写足大概1500字时另起一个小节。
>> 细节会让文章变得非常好看,很吸引人,而且细节本身也是准确性的体现。但不是说随便什么细节都可以,一定要是准确的、有效的和独特的细节才可以。
>> 写作的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要素,就是我们通常都觉得写作最重要的是文笔好,有动人的情感,有漂亮的比喻。但其实不是的,尤其是在我们通常的写作里面,最重要的是逻辑清晰。
◆ 第五章 建立你自己的语言风格
>> 生活中,这种被污染过的词语、句式,不胜枚举。警惕某些词语及表达方式上附着的暴力、愚昧或不恰当的价值判断,在日常使用中把它们剔除,是我最近一两年才有的习惯。
>> 除了这种例子,我们的日常写作中,也要谨慎地使用形容词。当我们学会克制,才会渐渐学会用更准确、更鲜活的方式去描述。
>> 其实我们对一个事物、一种现象、一种体验,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不要把它们丢弃。心理学上讲究与自己的痛苦共处并体验它,我们也可以与各种感受共处,而不是因袭现成的写法。
◆ 好的语言风格应该符合三个原则
>> 作家、媒体人袁凌感叹道:“我们已经习惯暴力的词汇,甚至习惯暴力的思考。我们刷微信、网页,使用太多过度的词汇。现在非要用极度的表情,才能表达善意。因为我们的语言被用得太过了,我们一上来要调动别人的情绪。大量的语言都已经没有教养了,正常使用语言的情境已经不存在了。厚道地观察,厚道地使用语言,这个很难做到了。”
>> 写作本身是一件高度个人化的事。我们不希望所有文章都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而想看到更多鲜活的、独特的内容。每个人对于世界都有自己的感受和看法,那么写成文字,也应该带有属于自己的印记。
>> 拉里·布鲁克斯在《故事力学》一书中讲到了他认为好的语言的三个层次: 最好的写作风格:文笔轻松、流畅,暗含幽默风趣,必要时表现出细微差别和微妙之处,需要时又给以直接的力量。文字具有大道至简的特性,没有表现出用力过度。这样的结果是,作者的风格很容易被辨识出来,如歌手的声音一样,清晰明确,有个人特色,因此提升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 平庸的文字大多相似,鲜活的文字却各有各的特别之处。这其中的区别可能在于作者是否对生活有足够深入的洞察,并且找到最准确的词语和意象来刻画这种感受。
>> 在写作中尽量少使用一些空泛的形容词,比如提到海面就是辽阔,提到天空就是蔚蓝,可以具体地去写一写那是什么样的海,什么样的天空,去捕捉视野里、记忆里的具体细节,这才是真正属于你的文字。
>> 写故事的时候,作者就像一个电影导演,要调度镜头去呈现场景,远景与特写结合,视听触闻等多方位捕捉,才能更好地将读者代入其中。
◆ 望明蛇馆
>> 这样的韵事频繁发生,就像一日三餐使用的酱油鸡精,是丰富日常生活的调料。
>> 她差点儿想不起,当初蛇馆给她父母带来过怎样的风光。那几乎是他们存活于世的全部尊严和乐趣,他们共同拥有过的非常有限的金色年华。
>> 这话听来阴森,字字都长了毛。
>> 小镇有这个传统。女人们在过日子的磕绊中,顺手提起墙角的百草枯、速灭威、溴鼠灵,自行了断,待到再次人口普查时,以“病逝”归档。
◆ 一场由杜蕾斯引发的教育风波
>> 课件上写着马尔克斯的一句名言:“人孤独的根源,在于没有爱的能力。”“爱”这个字对学生很提神。袁老师郑重地解释,这里的“爱”不单指“爱情”,应该说,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建立深刻的生命联系的能力。
>> 理解的前提是相似,而使人们相似的,往往不是基因,而是同处一个时代。”
>> 我心疼地看着袁愿,从她身上吃到了一个教训:即便在21世纪上海的国际学校,性教育依然是一块禁地。你不知深浅,稍稍踏足,就会身陷泥沼。
>> 至此,袁老师才第一次理解这份职业的好:因为你可以在后来者身上,看到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看到理想实现的种种可能。
◆ 第六章 什么是好的故事细节
>> 互联网媒体兴起以后,散文就变得更散了,甚至可以说没有任何规则可言,很多时候就是很松散的一些细节穿插起来。这对我们的写作、阅读都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 好的细节可以让人身临其境
>> 细节对于非虚构作品来讲更为重要,它的出现为人物、事件提供了真实的支撑,与小说不同,非虚构文章里的一切细节都要经得起检验,稍有作假也很容易露出破绽。细节通过真实性让人们触景生情,获得共情,这是细节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 对人物的描写没有捷径可走,要通过敏锐的观察力去描写感官细节,通过人物的外表、声音、动作、对话等来描绘一幅“画面”。
◆ 逃避计生三十年
>> 妈妈用普通话一句一句教弟弟背唐诗,那声音像夏天的雨点敲打瓦片,噼啪噼啪欢快跃入耳中。
>> 遗憾的是,大人的心里总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他们无法也没有时间理会你手握一颗糖果的秘密喜悦。
>> 填户口信息时,爸爸记不住我生日,填错了。可我依然很高兴,毕竟户口簿上爸爸妈妈都不对,生日错了又有什么关系呢。户口簿上,我的身份有点绕:我是舅公家的女儿。
>> “这计生政策到底是为了什么?说是控制人口,可在农村任教一辈子的她根本没见到几个独生子女。农村人口那么多,不控制这大部分,光控制少许有工作的人,这有什么效果?
◆ 第七章 如何修改自己的文章
>> 文章的修改:“的”“了”“我”
>> 写作这种东西,表面上的术,是可以学习的。但使你成为一个独特的、成熟的写作者的,最重要的部分还是价值观,是你独特的对世界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对事物的见解。
◆ 抛下一切,到新疆当军嫂
>> 天蓝得实在不像话,宁谧洁白的云朵像永远地定格在那里,两边的油菜花田绵延到天边,宛若画中游。
>> 有时老公不执勤的时候,我们牵着手,在空气中流着花蜜的油菜花田散步,金黄色油菜花绵延至天边,霞光之下,雪山永恒,屹立不倒。
>> 中哈两国边境线上人烟稀少,以山为界,山色苍翠,有一种无人打扰被外界遗忘的静美,这里人迹罕至,偶尔能遇到几个赶着滚滚羊群的哈萨克族牧民飘过。
>> 那是我们认识以来最尖锐也最失败的一次争吵,我决绝地提出分手,恶狠狠地发泄着,牙齿咬得咯吱作响。他沉默许久,开口说:“我啥都不怕,就怕有一天当我脱下这身军装时,已不见你,我该怎么办。”我们都感到疼痛,而在这份疼痛之上,我们能感受到对方比自己更痛。
>> 乌鲁木齐的夏天太长太毒辣,走在太阳下,能听到皮肉吱吱作响的声音。没事谁愿意在太阳下漫步呢?而我就是要在太阳下疾步走过的人。走得越久,太阳越烫,心越凉。我最难受的不是客户直接拒绝,而是客户有时已经在心底拒绝了你,但是不直说,只说“考虑下、商量下、跟领导汇报下”。这满怀希望后的落空,不能和老公说,也不能和妈妈说。
>> 好电影讲究颠沛流离,情节离奇饱含戏剧性,但真实的生活并不如此。很多人把自己当作弱者,不敢去挑战,不敢选择吃苦。直到我开始愿意为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去看一看,究竟“活出来”的奥秘是什么,我才意识到,那些活得全然尽兴的人,并非有多成功,而是生活得很真实。
21.4万字的一本书。
诚实地说,总体水平不如昨天看的那一本。
但也从中得到了不少启发。
本书的每一个章节都遵循写作指南+代表作品的模式;而章节与章节之间也遵循着如何进行写作这一事项,有着顺畅的逻辑:从如何寻找故事开始—到怎样采访—如何写好人物—语言—结构—文章修改。
之前粗浅地看过某个对此书的评论,质疑三明治批量教学生产出的文章是否够格作为非虚构写作指南的范例。
其实我一直都不太懂写作这件事情,究竟是否有规律可循。在指导下写出文章后获得的体会,到底算是标还是本。所谓的批量教学生产,究竟对写者有没有真正的帮助。就像我也不懂,中小学时外面大行其道的作文补习班,到底有没有一点用处。或者是,把一篇作品拆开揉碎了使劲用理论进行多角度分析研究到底有多大的意义。
我是这样想的。对于一件未接触过的事情来说,第一次接触时都是混沌懵懂的,这时候应该是需要一些所谓的教程来帮助启发,让这个混沌变得略微清晰一些,在这之中可能也会得到一个固定的模式。记下来,按照这个模式开始,进行模仿,之后逐渐找到自己的风格。这或许也说得过去。
我倒是觉得本书里面文章中有部分写的还是挺好的,至少在我看来。
本书中的一些经验之谈对我也有相应的启迪。比如说,不要陈词滥调。拣一个比喻来说,在有自己对事物细致的洞察之后,得到自己看到的东西,再原原本本把这个细节给描述出来。不同的人都会有自己的观察,也会有自己的比喻。倒是让我想起之前看张爱玲的文章时,为她精妙绝伦的比喻而叹服。
细节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