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吐槽翻译,不吐槽内容

我对翻译有点无语,果然权威高不一定代表翻译的好。 例如,原理二,“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我现在对你提个问题,你好好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如果你能理解,很不错,如果不理解,那么跟我刚开始是一样的,因为这个句子有两个意思,并发生了歧义。 原因在断句,以下为错误理解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以下为正确理解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或者只讲人话(除去翻译腔)的正确理解 “一个事物的机会成本就是——因为去得到它而所要放弃的另一个事物”
你认为三个句子中哪个最好理解?原句就是歧义句再加翻译腔,要改进的话,必须在“是”字的后面断开,并在“它”字的后面加上介词“而”,以避免歧义。
再者就是激励(incentive),这点翻译的没错,但是对我个人而言可能稍微片面了些,降低了我的理解精准度。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一样的,别骂我,我只是提个建议。
之所以这么认为的原因是,来自心理学中动机的概念——“动机分为推力和拉力”。
推力来自内部,叫做“内驱力”。拉力来自外部,叫做“诱因”。
这里的“诱因”跟“激励”其实是同一英语单词的不同翻译。
心理学“诱因”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经济学“激励”分为,奖励性和惩罚性。听到惩罚性激励我立马蒙了,虽然我明白它是什么意思,但是听着很别扭。为什么呢?
原来“激励”在我心中是带褒义的,是一件好事,突然变贬义就蒙了……
而“负诱因”就没毛病,因为“诱因”是中性词……
所以,我自己把经济学的“激励”理解为中性的“刺激”、“刺激源”或“诱因”,这样更方便。
后面还有很多奇怪翻译我就不说了,自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