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 E.H.Gombrich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从对装饰的批判,到对装饰的争论,再到装饰赋予设计的新地位,纵使贡布里希所引用的学者的观点抨击之猛烈,这些被引用观点依然能从侧面说明装饰从心理能吸引人。反对装饰,反对的可以是非理性,可以是弯曲线条,可以是非功用,可以是无意义,可以是审美的低下。但是,反对非理性,就让它理性,反对弯曲线条就用直线,反对非功用就让它有功用,反对无意义就让它有意义,反对低下的审美就让它优雅,毕竟现在看起来似乎有多得体的,多高贵的抽象艺术,它的“祖先”,就是装饰。“在我们这个社会中,人们总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发现所谓的艺术,以一种特别的谨慎接受艺术,以一种特别的心理定向使用艺术术语。但人们对周围多如牛毛的富于想象的装饰品却从来不可能这么小心对待。”是时候了,是时候像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一样”抛弃“机器”的制造,摒弃所谓的完美主义,把一件作品是否愉快地制造出来这一标准作为检验”风格”的试金石!自“机器与手工的对立”转向“单调的操作和自发的感情、模仿和表现之间的对立”之后,愉悦创造与极简模块的对立同样需要我们去打破!
所以,如何去做?本书第三章,step-1:掌握材料,step-2:了解秩序与法则;step-3:对即将创造进行预见;step-4:了解工具与样本。之后你会发现,你并不能掌握装饰的技巧。因为这不是一本关于如何创造装饰的书,而是一本装饰如何被创造的书。装饰的创造似乎也并不是愉悦的过程,也许,它更像是程序员的编程,密密麻麻的线条符号如同一行一行的方块代码作为那些充满无穷创造力使命的”装饰程序员”发挥着天才般技巧的证明。第三章的论述过程是让审美主体以创作主体的角度对已经创作好了的装饰进行反推分析的过程,而本书的第四章则侧重直接以审美主体的观察过程为切入角度对装饰的表面进行分析,看上去这个过程好像一个循环,大概是这样:整体知觉→秩序感(一种通过对一致与不一致、相同与相反等特征进行判断的我们天生所具有的先验范畴)→观察的观察显著点(焦点)→清晰度的消失→(时间维度的预期与外推+可能与意外)→整体知觉。这个循环可能会作为一种重造的原始印象,使艺术家们进行创作,更可能成为一种不太被注意的艺术,因为装饰难以要求别人注意,它能实现多少,主要看眼睛在扫描时能分出多少注意力。
除此之外,我们需要考虑的是:结构的限制(表面与空间)、颜色的照明暗度对秩序效果的影响、观赏者对视觉效果的熟悉程度或他的欣赏趣味因素、装饰设计出现的场合、“平移”与“反射”的差异、“图形”和“基底”的“平衡”、追踪和预测运动及运动产生的变化、视觉显著点的调整所造成的图案平衡差异、对图案做出的不同解释导致对意义的寻求和对秩序的寻求的分歧、形式的冗余度、重复的瓦解、形式的风格化、位置的加强与衰减、投射的辨认过程对理解装饰图案的破坏作用、自然装饰与再现装饰的鸿沟、物体的制造方法、结构性衔接与伪装、条纹效应、具体化的泛化、生命化的习惯、习惯引发的仿样、建筑语言与装饰语言、纹样的词源性(历史渊源)、纹样的地域性、材料主义还是纹样的造型意志、是知觉还是触觉、风格的渗透、风格与时代风格、纯洁与堕落、象征与设计、设计与符号、得体与反得体、正式性、符号或象征的本身与符号或象征的背景、再现与代替、装饰的威力、“次要面孔”······这本书第二、三部分的信息量太大,实在没法详细叙述。
因此,尽管贡布里希没能明确的给出装饰的定义、也没能明确论证秩序感这样的先验范畴是怎么产生的,还使用类似“力场”这样的既非逻辑性术语也非实实在在类比的比喻,对装饰或者纹样的历史分析中的时间线也很模糊······但这本书真的是包括了装饰研究的方方面面,或许它的重要之处并不在于贡布里希提供了多么独特的观点,而在于他能用自己的三两个观点:例如,秩序感、习惯的力量、力场串起这个领域的各个角落(甚至还在尾声出与音乐进行了类比)。当然,他是受到限制的——贡布里希没办法作为一个科学家剖开人类大脑观察每一丝神经信号是如何处理装饰形象的(即使是当今的科学家也并不能做到)。但,贡布里希依然以他对周边生活环境的观察为代入点完成了从“树林中的完美环形蘑菇”到“斯坦伯格设计的纽约客杂志封面”、”椅中圣母的画框“到“花饰与怪诞图像”的论述。如果伟大的艺术家无论创作什么都要努力设法利用他的节奏感和秩序感,那贡布里希的这本书就包含了他所推崇的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节奏感和秩序感——扎扎实实地论述了十个与秩序感有关的问题:对装饰的批评和争论;创造复杂秩序的方法;如何感知这些复杂的秩序;产生秩序的心理原因及结构效果;纹样是如何进入装饰领域的;装饰纹样的发展历史;装饰风格问题;意义问题;花饰和怪诞图像的传统起源和功能;装饰和音乐的类比,既富有节奏的火花,又带有连续性中的秩序。或许,当我们下次走进一家富有装饰趣味的西式教堂时,当我们看到一块有着大量被无意中断的纹样的波斯地毯时,当我们买到一件拥有豹腿的家具时,沉浸在现代生活中的我们可以发现一丝装饰的趣味,一种人的痕迹,一种文化的延续。